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产证券化 (1)

资产证券化 (1)

(二)信用卡资产证券化的特点由于信用卡消费信贷余额随季节变动和使用者支付能力的影响而变动,发行人必须把贷款余额转换为具有固定本金和合理的长期平均期限的证券,因此,以信用卡资产为支撑发行的证券结构非常复杂。

与其他的资产证券化相比,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期限方面。

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不同,信用卡消费信贷的偿付期限通常较短,大约是6-8个月。

而进行资产证券化要求资产池要有一定的存在期限,期限太短不适合发行证券。

因此,发行机构必须针对这一特性加以调整,信用卡资产证券化才能吸引投资人。

一般而言,信用卡资产证券化通常设计成含循环期及本金摊销期的两段式证券:在这个结构下,第一个期限称为循环期,投资者在这个期限内只得到利息收入,不发生本金偿付;资产池产生的资金与投资者得到的资金的差额被用于购买新的应收账款,因而维持资产池产生的规模,这个期限的长短对证券期限有比较大的影响。

循环期的长度一般为18至48个月,此一长度和本金摊销期长度结合成加权平均期限(weighted-average life,WAL),WAL 的设计可依投资人的喜好多样变化。

第二个期限称为摊销期,在这个时间段内,投资者既得到利息支付,又可以得到本金支付。

2.优先/次级结构占有重要的地位。

采用这种结构的原因在于信用卡贷款资产池的不稳定性,而这种不稳定性源于持卡人偿付的不稳定性。

这一结构是指发行者发行A、B两种凭证,前者称为优先级证券,后者称为次级证券,优先级证券拥有第一求偿权,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量会先满足优先级凭证,若发生坏账损失,则A凭证投资人也会先获赔偿,坏账风险则由次级凭证投资人承担,因此次级凭证占总发行额的比例越高,优先级凭证的风险就越小,信用评级也越高;换句话说,要使优先级凭证达到某一水准的评级,可调整次级凭证的比例以达到目的。

优先证券是投资者权益凭证,由投资者持有,有着确定的本息支付;次级证券是卖方权益凭证,由资产出售方持有,偿付级别在投资者权益凭证之后,所得的偿付是资产池资产总价值除去投资者权益凭证持有人所得。

3.资产池中信用卡贷款的数量非常巨大,远非其他资产的证券化能够相比的。

例如,在特拉华州的共和银行实施的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中,账户个数为22万多个,而一般的资产证券化多的也不过几千个。

因此,信用卡贷款组成的资产池的风险更容易分散、对资金流的预测更加容易。

[3]此外信用卡资产证券化特点还有:超额抵押、设定只支付利息的时期、存在付清事件(Payout Event)和清洁回收(Cleanup call)等。

所谓付清事件又称为摊还事件(Amortization Event)或流动性事件(Liquidation Event),是指摊还本金的日期比预定摊还期提前开始。

此条款几乎存在于所有信用卡应收账款证券的发行契约中,此措施用于当现金流入无法支付利息及服务费用,且经过一段时日此现象仍然无法获得改善时,它可说是除上述信用加强的措施外,另一个保护证券质量的防卫手段,其最后目的在于保护投资人,避免受到应收债权质量持续恶化或是服务机构无法履约的影响。

我们已经开始着手信用卡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产品正在研发当中。

”近日,一位不愿具名的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对记者说。

事实上,多家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均已开始这项筹划。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信用卡业务资产证券化是发展趋势。

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资产证券化始于1987年,美国银行意在打销大笔呆账,改善其资产负债表以提高资本充足率。

但对国内市场来说,尚属创新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与一般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不同。

由于信用卡应收账款的特性为循环型的信用,即信用卡持卡人可以随时消费、借款以及还款,因此信用卡应收账款的余额会随着持卡人的不同行为而可能有大幅的波动。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目前国内信用卡应收账款的不良率仍处“低位”,但不可忽略的是,近几年它一直处于上升态势。

“据我们了解,部分同业目前都在筹划资产证券化事宜,希望在监管政策日趋明朗的情况下通过此类业务创新增加信用卡业务收益,缓解资本压力。

”某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信用卡资产支撑技术复杂信用卡应收账款支持证券属于资产支持证券类产品,是以信用卡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发行的证券,即将发卡银行持有的缺乏流动性,但可产生可预见现金流的信用卡应收账款,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其风险与收益进行重组,以原始资产为担保,转换成为可在金融市场上出售的流通证券。

据分析人士介绍,证券资产风险大小的核心因素是基础资产能否产生预期稳定的现金收入。

对于信用卡应收款证券化而言,其基础资产——信用卡应收账款也应该有一些特定的要求。

“对于信用卡应收款证券化而言,其基础资产是信用卡应收账款,这一应收账款来源于持卡人因使用信用卡的取现、支付结算功能及享受其他服务而产生的需在一定期限内归还的本金、利息及其他服务费用。

持卡人的还款行为可为发卡银行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收入,该现金收入是稳定可预期的。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信用卡消费信贷余额随季节变动以及使用者支付能力的影响而变动,发行者必须把贷款余额转换为具有固定本金和合理的长期平均期限的证券,因此,以信用卡资产为支撑发行的证券结构,与其他的资产证券化相比更加复杂。

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等不同,信用卡消费信贷的偿付期限通常较短,而进行资金证券化要求资金池要有一定的存在期限。

上述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发行机构必须针对这一特性加以调整,信用卡资产证券化才能吸引投资人。

一般而言,信用卡资产证券化通常设计成含循环期和本金摊销期的两段式证券。

“在第一阶段循环期,投资者只得到利息收入,不发生本金偿付;资金池产生的资金与投资者得到的资金的差额被用于购买新的应收账款。

”2013年3月,在证监会颁布的《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中首次提出,可以“以基础资产产生现金流循环购买新的同类基础资产方式组成专项计划资产”。

信用卡应收账款证券化所需要解决的“循环购买”问题,在政策层面的壁垒有望消失。

商业银行减压成原动力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就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而言,一方面银行资本总体稀缺与信用卡业务增长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另一方面受2月25日起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标准调整的影响,银行刷卡手续费总体下调,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正面临着来自资本约束和收入增长减缓双重压力的挑战。

”他强调,在此背景下,各家银行将更为关注信用卡业务经营效率的提升,如何提升信用卡资产回报率将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

事实上,资金池中信用卡贷款的数量非常巨大,远非其他资产的证券化能够相比的。

例如,在特拉华州的共和银行实施的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中,账户个数为22万多个,而一般的资产证券化多的也不过几千个。

因此,信用卡贷款组成的资金池的风险更容易分散、对资金流的预测更加容易。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国信用卡授信总额为3.49万亿元,同比增长34.0%,较第三季度末增加1516.03亿元,环比增长4.5%;期末应偿信贷总额11386.69亿元,同比增长40.1%。

据记者了解,美国当年推出资产证券化最大的动力来源于商业银行。

银行出于提高流动性和满足大规模融资需求的目的,先是大刀阔斧地将现有的信贷资产以证券化的方式出售。

随着市场的成熟和完善,银行系统发现,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满足借款人的融资需求不仅效率高,融资规模大,而且可以避免银行资产负债表无限膨胀带来的诸多风险。

上述负责人强调,从境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信用卡应收账款证券化应该说是一条通过提高信用卡业务资产周转率来提高资产回报率的重要途径。

中信建投银行业分析师佘闵华亦表示,信用卡应收账款证券化产品的推出,可以使银行的资金周转加速,把资金循环应用到中高收益的领域。

除此之外,通过将风险分散出去,可以降低个别银行的风险。

但他也指出,“现在进展比较快的还是一些中小银行,信用卡业务本身就不特别大,收益并不是很明显。

因此是一个试水阶段,这个趋势会进展的怎样很难说。

就像资产证券化也提了很多年了,现在做成的也还是很少。

”信用卡资产证券化蓄势“曲线”对接理财产品决策层关于“盘活存量”和推进资产证券化常规化的频频表态,已在银行机构得到积极反响。

《第一财经日报》近日获悉,中信银行(601998.SH,00998.HK)已于近期将其信用卡分期付款形成的基础资产纳入其理财产品投资范围,首期试水的资产规模为3000万元,期限为3年,资产定价为预期年化收益率8.5%。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一份内部资料获悉,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的信用卡分期付款在经过标准化的组合“打包”后,首次实现了与理财资金的对接。

一位中信银行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事实上,该行最初希望尝试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业务,但受目前国内资产证券化政策及商业银行自身能力的制约,最终没能“一步到位”,只是初步形成了新增分期付款业务作为理财产品的基础资产。

理财产品“曲线”对接“考虑了多种因素,我们最终选择了新增分期业务与理财资金对接。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称。

一名资产证券化研究人士表示,该产品只是“形似”,而缺乏标准的资产证券化核心机制,包括资产重组、风险隔离、信用增级,距离真正的信用卡应收账款证券化还有一定的距离。

对此,上述中信银行人士称,这试验性的一步完成了资产重组和设立SPV部分,只是缺乏信用增级来吸收风险。

但为了消化风险,产品设计了引入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对不良资产的清算和收购。

“因为银监会‘8号文’规定,银行要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的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

所以该产品也单独发了一张新卡,单独建账核算。

”上述信用卡中心人士称。

该人士还表示,因为是首次尝试以信用卡分期付款作为投资标的,首期资产的额度仅为3000万元,期限为3年,资产定价为8.5%。

“相比其他资产,信用卡分期付款的定价能力较高,相应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更高。

”事实上,除了投资者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外,信用卡中心也多了一个增加中间收入的途径。

上述资产证券化研究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由于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相比其他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而言,它的管理收益更为可观,包括服务费和超额利差(信用卡应收款的总收益减去支持证券的债券利息、服务费、坏账后的收益)两部分。

“信用卡应收款的服务人(一般为发起人即银行)收取的服务费通常可以达到总金额的2%,是一般住房抵押贷款或汽车贷款证券化产品的两倍。

”上述资产证券化研究人士称,以目前国内信用卡分期付款平均18%的年利率来看,扣除该产品8.5%的收益率、2%的管理费以及券商和信托公司的费用后,超额利差的收益仍然非常可观。

探路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与一般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不同,由于信用卡应收账款的特性为循环型的信用,即信用卡持卡人可以随时消费、借款以及还款,因此信用卡应收账款的余额会随着持卡人的不同行为而可能有大幅的波动,缺乏稳定的现金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