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低年级班主任工作。

切身体会到班级管理的难。

“当一名班主任难,当一名好的低年级班主任更难!”许多老师都不无感慨地这样说。

是啊,小学低年级学生,一下子从幼童变成了一个小学生,对学校“紧张”的学习生活往往会不适应。

有的入学前父母就说:“开学后让老师来收拾你。

”家长管不了的,就说告诉老师,使学生见到老师就害怕。

还有的干脆不愿上学。

那么,如何去培养这些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呢?所谓自我管理能力,就是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安排、自我调整、自我补充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它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最根本的还是与后天的培养有关,它可以由后天的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形成,特别是家长、老师和社会周边环境对它的影响非常大。

学生在低年级能否形成自我管理能力,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

我们经常看到,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得比较自觉,生活方面表现得比较合理。

总之,在言行方面表现出的典型特征就是注重分寸,注重合理,有较强的后果意识,他们能够用正确的标准去衡量和约束自己,是非辨别能力强,在动机和效果方面与众不同,给人的感觉总是比较成熟、稳重,但他们又不属于那种自我封闭、沉默寡言、谨小慎微、不合群的孤独“老年型”学生。

这样的学生只要老师培养方法恰当,引导科学,他们在班集体里很容易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干将,成为班集体良好风气的影响者。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在领早读中,发现有责任性的学生开学不久,随着拼音教学的进行,晨间早读也开始了,由谁来领读呢?刚开始我采用轮流的方法,可不久就出现了问题,有的小朋友轮到早读,可不会领;有的很晚才来校,使早到的小朋友也读不成。

在领早读的过程中,我慢慢地发现了有几个书读得好,而且责任心很强的学生,因为每次轮到他(她)领早读,总是很早就到校,从不迟到。

以后我就培养这些有责任心的小朋友分工轮流领早读,其他小朋友轮流进行检查,这样一来,我班每天早晨总是书声琅琅,小朋友们逐渐养成了习惯。

二、在做值日中,发现爱劳动的学生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动手能力很差,刚开学,一放学家长就来接了,值日生是老师包干的,但是我想总不能一直由老师来做吧,也该让孩子学会劳动,自己的教室自己打扫。

于是几周后,我开始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扫地,一边教,一边扫,教完了,扫完了,孩子走了,我再重新扫一遍,虽说这个教的过程比自己一个人扫还累,但是当看到孩子知道要做值日生,早晨到校要打扫卫生,我的心里还是乐滋滋的,在这一过程中,我还发现了几个平时上课纪律不太好的孩子,每次做值日生却那么积极,发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经过老师的表扬,以后他们劳动的积极性更高了。

三、在检查眼保健操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怎样保证质量,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总得有人检查呀。

可总让一个或几个人检查,一方面这些人自己总不做眼保健操不好,另一方面我还想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

于是,我采用了全班小朋友轮流检查的方法,每一个人既是检查者,又是被检查者。

检查时怎样认真负责、公正合理;被检查时怎样自觉做好,服从管理。

这样做后,绝大部分小朋友做眼保健操时比较认真,只有个别人不太认真,但至少不敢去影响别人。

四、在课间活动中,充分利用活动积极分子自我监督一年级小朋友课间活动能量很大,喜欢追跑打闹,怎样有效地遏制这一现象,光靠护导老师一人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发挥学生的自我监督作用,上课时,当我看到几个跑得满头大汗的学生时,我想到了就利用这几个活动积极分子,进行课间监督。

我任命他们为课间督察员,检查同学们的课间活动,发现追跑打闹的现象进行劝阻,劝阻不听的报告老师。

这些学生当了课间督察员,要管别人,自己先得克制,效果还阵不错。

总之,要在低年级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并要注意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逐渐养成,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要包办代替,要充分相信孩子们的聪明智慧和办事能力。

我想,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其自我管理,那么,我们就能够加快构建和谐校园的步伐,从而使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生机勃勃,绚丽220年------魏黄初元年·正月﹐曹操死﹐子丕袭爵﹐嗣为丞相。

十月﹐曹丕称帝﹐是为魏文帝曹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汉亡。

建国号魏﹐都洛阳·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九品中正制221年------蜀章武元年·刘备称帝﹐是为汉昭烈帝刘备﹐国号汉﹐世称蜀﹐都成都﹐以诸葛亮为丞相。

刘备率兵东进﹐攻孙权·孙权接受魏国封号﹐称吴王于武昌222年------蜀章武二年·蜀军出峡﹐与吴陆逊军相持于夷陵﹐被火攻击溃﹐是为夷陵之战。

刘备败退白帝城223年------蜀章武三年·刘备死﹐太子禅继位﹐是为蜀后主刘禅﹐诸葛亮辅政。

遣邓芝使吴修好﹐共抗曹军224年------魏黄初五年·魏文帝攻吴﹐至广陵﹐临江而还225年------蜀建兴三年·诸葛亮平南中226年------魏黄初七年,吴黄武五年·魏文帝死﹐子叡继位﹐是为魏明帝曹叡·吴交州刺史吕岱遣朱应﹑康泰出使南海诸国。

227年------蜀建兴五年·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上表请伐魏228年------蜀建兴六年·诸葛亮兵出祁山攻魏﹐魏破蜀先锋马谡于街亭。

诸葛亮出散关攻陈仓﹐不克229年------吴黄龙元年·吴王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孙权﹐国号吴﹐迁都建业230年------吴黄龙二年·吴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过海达夷洲231年------蜀建兴九年·诸葛亮出祁山攻魏﹐造"木牛"运粮234年------蜀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由斜谷攻魏﹐屯五丈原﹐卒于军237年------吴嘉禾六年·山越出山。

吴将诸葛恪经过三年围困﹐使十万山越出山﹐其中得甲士四万238年------魏景初二年·司马懿攻辽东﹐杀公孙渊于襄平239年------魏景初三年·魏明帝死﹐齐王芳即帝位﹐太尉司马懿﹑宗室曹爽辅政241年------魏正始二年·魏邓艾兴淮南屯田﹐开渠三百余里﹐溉田两万顷249年------嘉平元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杀曹爽﹑何晏﹐遂专魏政251年------嘉平三年·魏都督扬州诸军事王凌于淮南起兵反司马懿﹐兵败被擒自杀252年------吴太元二年·孙权死﹐太子亮即位253年------建兴二年·吴孙峻杀诸葛恪﹐任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专吴朝政254年------魏嘉平六年·魏司马师废曹芳﹐立高贵乡公曹髦255年------正元二年·魏镇东将军毋丘俭在寿春起兵讨司马师﹐失败被杀257年------甘露二年·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起兵讨司马昭﹐次年失败被杀258年------蜀景耀元年·蜀宦官黄皓开始擅权258年------吴太平三年·吴丞相孙綝废孙亮为会稽王﹐立孙休﹐是为吴景帝孙休﹐景帝杀孙綝260年------魏甘露五年·曹髦率军讨司马昭失败被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是为魏元帝曹奂263年------景元四年·司马昭命邓艾﹑钟会攻蜀﹐后主降﹐蜀亡264年------咸熙元年·魏罢屯田官﹐诸典农官皆为郡守﹑县令264年------吴永安七年·吴景帝死﹐孙皓立265年------晋泰始元年·八月﹐司马昭死﹐子司马炎继相国﹑晋王位。

十二月﹐废魏主﹐称帝﹐是为晋武帝司马炎﹐国号晋﹐都洛阳。

大封宗室诸王266年------晋泰始二年·晋罢农官﹐所统悉属郡县。

至此﹐曹魏屯田前后七十年268年------晋泰始四年·扶南﹑林邑遣使至晋275年------咸宁元年·中原大疫﹐洛阳死者以万数279年------咸宁五年·晋以贾充为大都督﹐大举分道伐吴280年------太康元年·晋灭吴﹐统一全国。

颁布户调式﹐包括占田课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

户调征收时﹐按九品混通的原则281年------太康二年·汲郡战国墓中《竹书纪年》等竹简出土290年------永熙元年·晋惠帝立﹐立贾充之女贾南风为皇后(贾后)﹐武帝杨皇后父杨骏辅政。

以刘渊为匈奴五部大都督291年------元康元年·贾后杀杨骏﹐又杀汝南王亮及楚王玮﹔八王之乱开始296年------元康六年·氐人齐万年起兵于关中298年------元康八年·关中连年饥荒﹐巴賨豪酋李特率流民入蜀299年------元康九年·江统着《徙戎论》﹐提出将氐﹑羌等族徙离关中300年------永康元年·赵王伦杀贾后301年------永康二年·张轨据河西﹐求为凉州刺史·赵王伦废惠帝自立﹐齐王冏等起兵杀伦﹐惠帝复位﹐冏专政·秦雍六郡流民起义爆发。

流民推李特为首﹐起兵于绵竹﹐进攻成都303年------太安二年·李特入成都﹐旋为益州刺史罗尚所杀。

特侄李雄再攻下成都·张昌﹑石冰起义爆发。

五月﹐张昌起义于安陆石岩山﹐后据江夏﹐攻襄阳﹐别帅石冰东进304年------永安元年·李雄称成都王﹐建成汉·匈奴刘渊在左国城即汉王位﹐建国号曰汉。

十六国开始·河间王颙将领张方逼惠帝西迁长安305年------永兴二年·张敏于历阳起兵称楚公﹐为陶侃所败306年------永兴三年·东海王越将领祁弘挟惠帝还洛阳。

惠帝中毒死﹐弟炽继位﹐是为晋怀帝司马炽。

八王之乱结束·并州饥荒﹐诸将率吏民就食冀州﹐号为乞活310年------永嘉四年·刘渊死﹐太子和继位。

刘聪杀和自立311年------永嘉五年·荆湘流民推杜为首﹐据长沙起义·汉刘曜攻下洛阳﹐杀吏民三万余人﹐挟怀帝至平阳313年------永嘉七年·刘聪杀怀帝﹐秦王司马邺在长安即位﹐是为晋愍帝司马邺315年------建兴三年·晋封拓跋猗卢为代王316年------建兴四年·刘曜进兵关中﹐愍帝降﹐被送至平阳﹐西晋亡317年------建武元年·琅邪王司马睿即晋王位﹐史称东晋·祖逖北伐318年------太兴元年·晋王睿称帝﹐是为晋元帝司马睿·刘聪病死﹐太子粲继位﹐旋为靳准所杀﹐汉亡。

刘曜发兵攻准﹐自立为皇帝319年------太兴二年·刘曜徙都长安﹐改国号赵﹐史称前赵·石勒自称赵王﹐定都襄国﹐史称后赵322年------永昌元年·王敦起兵武昌﹐攻入建康﹐还屯武昌﹐遥制朝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