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光电式传感器
光电倍增管组成
❖ 它由光电阴极、若干倍增极和阳极三部分组成。 ❖ 光电阴极是由半导体光电材料制造的,入射光就在它
上面打出光电子。 ❖ 倍增极数目在4—14个不等。在各倍增极上加上一定的
电压。 ❖ 阳极收集电子,外电路形成电流输出
各个电极所加电压情况
❖ 工作时,各个倍增电极上均加上电压,阴极K 电位最低,从阴极开始,各个倍增极E1,E2, E3,E4(或更多)电位依次升高,阳极A电位电 高。
Φ
K
IΦ A
UA
μA
E
R
图6-2 管电管工作原理
伏安特性曲线
❖ 当光通量一定时,阳极电压与阳极电流的关系,叫做光电 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 当阳极电压较小时,只有一部分到达阳极,其余受光子在真空中 运动时所形成的负电场作用,回到阴极; ➢ 随阳极电压的增大,光电流也增大; ➢ 当阴极发射电子全部到阳极时,阳极电流很稳定,达到饱和。
❖ 当hγ小于A时,即使光通量很大,也不可能有 电子逸出,这个最低限度的频率称为红限。当 hγ大于A时光通量越大,逸出的电子数目也越 多,光电流I就越大。
❖ 光电管的阴极和阳极分别接电源 的负极和正极。
❖ 没有光照射时,因光电管光阴极 不发射电子,电路不通;
❖ 有光照射时,光电阴极发射的光 电子,在阳极高电位作用下形成 光电流,可以在电阻R上取出与 光电流成正比的信号电压。
前言
❖ 光电式传感器是能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器 件,简称光电器件。它的物理基础是光电效应
(Photoelectric effect )。在现代测量与控制
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 ❖ 测量非电量的特殊性:用光电器件测量非电量
(如转速、浊度等)时,首先要将非电量的变化 转换为光量的变化,然后通过光电器件的作用, 将光量的变化转换为电量的变化。
Pursue breakthroughs in your life
Optimist: A man who gets treed by a lion but enjoys the scenery
光电式传感器
目录
❖ 光电管 ❖ 光电倍增管 ❖ 光敏电阻 ❖ 光敏二极管和光敏晶体管 ❖ 光电池 ❖ 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 光电耦合器件(补) ❖ 本章小结
光电效应的分类
❖ 外光电效应 external photoelectric effect ❖ 内光电效应 internal photoelectric effect ❖ 阻挡层光电效应(光生伏打效应)
photovoltaic effect
光电元件的优点
❖ 响应快 ❖ 结构简单 ❖ 有较高的可靠性
1mv2 h A
2
爱因斯坦光电方程
由光电效应方程式可得出:①照射在物体上的光线(入射 光)通常不是单色光,而是含有多种频率的光。②光电子逸 出物体表面时具有出速度。当入射光频率大于该金属极限频 率时,光强度再弱也能发射电子;当入射光频率小于该金属 极限频率时,光强度再大也不能发射电子。
❖ 由于逸出功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当材料选定后, 要使金属表面有电子逸出,入射光的频率γ有 一最低的限度
外光电效应
❖ 在光线作用下使物体的电子逸出表面的 现象称为外光电效应。
❖ 例如:光电管、光电倍增管 ❖ 问题:什么条件下会出现外光电效应?
光电管
A
A
A
光
K
K
K
光
(a) 金属底层光电阴极光电管 (b) 光透明光电阴极光电管
(c) 光电管外形
•结 构
图6—1 光电管结构
•原 理
•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 经过n个倍增极后,原先一个电子将变为σn个电子.这些电
子最后被阳极所收集而在光电阴极与阳极之间形成电流。构 成倍增极的材料的σ>1,设σ =4,在n=10时,则放大倍 数为410≈106。可见,光电倍增管的放大倍数是很高的。
光电效应
❖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具有波动性和离子性的两重性质, 是一种电磁波。光是由一定能量的粒子(光子)所形 成,每个光子具有的能量hγ正比于光的频率γ(h为普 朗克常数)。
❖ 用光照射某一物体,可以看作物体受到一连串能量为 hγ的光子所轰击,组成这物体的材料吸收光子能量而 发生相应电效应。
❖ 光电效应就是指在光的作用下,材料或器件的电性能 (包括电导、电势、光电流等)发生改变的特性。
❖ 这些倍增极在受到一定数量的电子轰击后,能 放出更多的电子,称为“二次电子”。
光电倍增管原理
❖ 倍增极的特性:光电倍增管的倍增极设计成每个极都能接受 前一极的二次电子,而在各个倍增极上顺序加上越来越高的 正电压。
❖ 这样如果在光电阴极上由于入射光的作用发射出一个电子, 这个电子将被第一倍增极的正电压所加速而轰击第一倍增极, 设这时第一倍增极有σ个二次电子发出,这σ个电子又轰击 第二倍增极,而其产生的二次电子又增加σ倍。
•充气光电管的优点及缺点
结
构
❖光 电 阴 极 有 的 是 贴 附 在 玻 璃 泡内壁,有的是涂在半圆筒形 的金属片上,阴极对光敏感的 一面是向内的。 ❖阳 极 是 在 阴 极 前 装 有 单 根 金 属丝或环状的金属丝。
工作原理
当入射光照射在阴极上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阴极表面的电 子,当电子获得的能量足够大时,就有可能克服金属表面 对电子的束缚(逸出功)而逸出金属表面形成电子发射。 电子逸出金属表面的初速度υ由能量守恒定律得出:
电离导电
光电倍增管
❖ 在入射光极为微弱时,光电管能产生的光 电流就很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光电流能 被放大,但信号与噪声同时被放大了,为 了克服这个缺点,就要采用光电倍增管。ΦBiblioteka D1D3D5
K D2
D4
D6
(1000~1500)V
(a)
A
IΦ
RL UO +
(b) n
光电倍增图管6—6结光构电倍、增管工结构、作工作原原理理及图及形符图号 形符号
充气光电管
❖ 除真空光电管外,还有一种充气光电管,它的 构造和真空光电管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仅仅是 在玻璃泡内充以少量的惰性气体,如氩或氖。
❖ 当光电极被光照射而发射电子时,光电子在趋 向阳极的途中将撞击隋性气体的原子,使其电 离,从而使阳极电流急速增加,提高了光电管 的灵敏度。
❖ 充气光电管的缺点是其 灵敏度随电压显著变化 的稳定性、频率特性等 都比真空光电管差。所 以在测试中一般是选择 真空光电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