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平方差公式说课稿(第一课时)
葛家学校:张广梅
本节课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第五节《平方差公式》第一课时。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以及新教材的目标要求,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及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平方差公式”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多项式乘法的基础上,把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相乘的式子与其结果写成公式形式。
故属于数学再创造活动的结果。
它在整式乘法、因式分解、分式化简及其它代数式的变形中无处不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上述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熟记平方差公式;
②能说出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运算;
(2)数学思想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建立平方差公式模型,感受数学公式的意义和作用,并在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逆向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
(3)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平方差公式,培养学生理解公式并用公式解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
通过课前自主探究活动以及课堂上的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3、教材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
本课的教学难点:平方差公式结构特点及灵活应用;
本课的教学关键:认清结构,找准a,b对应项;
二、教法分析
运用教学方法:
以导学案引领学生的学习,其中导学案中主要包括:课前自主学习的指导、探究、合作、点拔、评价、总结、提高
我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和我们学校正在试行的六环节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我采用“先学后教,即当堂训练”即先指导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再根据学生课前所学的效果来确定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的教学方法。
即:根据导学案的设计,开课时先由教师进行课前学习也就是预习的检测,根据对预习效果的检测,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的进行合作交流,解决在这一环节中不能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而完成的问题。
然后教师出示验收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即课前自学检测),对于课堂上学生出现的疑问,尽量让学生互相解决,教师起到帮助、组织、合作、协调的作用。
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当堂训练),经过严格有梯度的训练,使学生学会知识、形成能力。
以“学—导—练”三步为主线,以“六环节”为结构,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自学方法的指导,突出对预习的检测,充分发挥以导学案引领学生自学、交流的作用。
以课前自学中出现的问题“引”交流,以自测“显”问题,以优生“带”差生,以点拨“疏”疑点,以训练“巩”新知。
三、学法指导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来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而不是死记结论,死套公式和法则。
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获得知识,懂得公式的意义,掌握公式的应用。
而且通过探求若干公式的活动,可以提高探索能力,也有利于掌握数与代数的运算和规律。
因此,我改变以往的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这一种旧的教学方法,通过指导课前自学教材P20—P21内容,来尝试自主探究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有什么关系,并在自学的过程中做好出现问题的积累工作。
然后在课堂中通过对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交流来引导学生探究“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与这两数的平方差的关系”这一规律,
从而来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法、学法的确定以及可利用的教学条件,进行合理设计。
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出示目标了解新知”“自学检测检查效果提出问题”“合作交流点拨归纳延伸知识”、“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⑴出示目标了解新知
首先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将要学习什么,以便对新知有所了解。
学前做到有的放矢。
(2)自学检测检查效果
在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课前学习的检测,以及对学生课前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的合作交流,达成共识,归纳,从而更进一步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意义。
对于这一环节,我将观察学生在哪些地方仍存在学习困难,并给与适当的个别提示。
如发现存在共性问题,就在点拨环节中重点提示。
(3)合作交流点拨归纳延伸知识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合作交流,展示完成例一、例二共四道计算题和另外设计的四道判断题来检查学生对目标的完成的效果。
让学生自由更正,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误原因及更正的理由。
在学生讨论、归纳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点拨。
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
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这一环节,通过四道有梯度的练习题及一道选做题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的情况,并要求学生在规定20分钟内完成,同时对每道题进行分数量化。
同座位的学生进行作业互相批改。
并把结果告诉老师,以便老师掌握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
对于当堂不能完成任务的学生课下进行适当的补救。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主要起到突出重点,示范解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