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区委、区政府召开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动员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动员大会精神,全面总结前阶段全区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深刻分析当前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从而进一步统一全区各级、各部门的思想认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快建设,全面提升社区建设水平。
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搞好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社区建设成效显著。
个社区被评为“市××型社区”;个社区被评为市示范社区,占社区总数的;××镇被授予省级社区建设示范镇称号,××社区被评为省“依法治市”模范社区。
总结全区社区建设工作情况,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组织体系比较健全。
全区将社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领导,加强建设。
××年,完成了全区社区居委会的重组,将××个居委会调整合并为××个社区居委会,并基本完成了社区居委会的第一届选举工作,使社区居委会的战斗力明显增强。
二是基础工作比较扎实。
全区各级积极整合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服务,开展了家政、医疗、健身娱乐、文化教育等四大服务;开设了居民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居民健身点等文体活动场所;建立了社区警务室;下岗职工再就业、城镇居民低保等工作重点逐渐向社区转移,社区的社会保障功能不断强化,社区逐步成为居民文化、政治、生活的活动中心。
三是干部队伍比较稳定。
通过第一届社区居委会选举,社区工作者队伍壮大。
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文化程度高的同志充实到了社区工作第一线。
如:××
镇向社会公开招聘了××多名政治素质强、文化程度高的社区干部。
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发展,形成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局面。
虽然我区的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部分地方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充分认识,没有把社区建设放到重要位置。
社区组织机构不够健全;社区干部的报酬待遇落实不够等。
二是硬件设施不够达标。
部分地方的社区办公用房和社区活动中心的设施简陋,功能不够齐全,社区环境卫生情况还有待完善。
三是运作机制不够完善。
社区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社区服务求助网络不够完善;服务功能还比较单一,服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四是社区发展不够平衡。
中心区与各镇政府所在地、各镇政府所在地与被撤销镇所在地之间存在差异,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我们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必将影响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活动的深入开展。
社区是城镇最基层组织。
加强社区建设是解决社
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是满足群众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扩大基层民主,搞好社区自治,提高城镇化管理水平的基础工作。
今年,市决定开展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活动,要求我区创成省级以上社区建设示范区。
应该说,这次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活动,不仅是上级对我们的要求,更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
如何搞好这次创建活动,关键需要我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开展创建活动,一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具体措施。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人”逐步转为”社会人”,大量原先由单位承担的职能由社区来承担。
搞好创建活动,可以完善社区各项机制,使社区成为社会压力的“减压阀”和深化改革的“稳定器”,为“社会人”提供更优的服务,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充分落实。
二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举措。
城镇化战略是我区四大战略之一。
实施城镇化战略必须要进一步提高人的文明程度和城镇的管理水平。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结城镇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是做好城镇各项工作的基本保障。
城镇管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工作的质量。
通过社区创建活动,可以强化城镇基层管理,为城镇化战略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是提高我区社区建设水平的
有效载体。
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的实质,就是通过创建这一过程,来提高全区社区建设水平,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规章制度,促进社区建设更快地发展。
因此,搞好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创建活动,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责任。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固树立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搞好创建工作放到重要位置。
二、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加快推进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创建活动步伐
今年是全区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区社区建设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之年。
开展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创建活动意义重大。
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按照“完善城镇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要求,紧紧围绕“三个自我”、“四个民主”,以服务居民为宗旨,完善基础
设施,规范运作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增强服务功能,落实扶持政策,进一步提升全区社区建设工作水平。
创建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一是组织体系完善。
全面建立社区党的组织,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员实行属地化管理;社区代表大会和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进一步完善;社区中介组织,尤其是各类社区职业介绍中心、社区志愿者协会等发展完好,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的组织体系。
二是服务功能强化。
社区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各类社区服务业进入社区服务网点,各驻社区单位向社区开放服务设施和资源。
中心区设立功能较为齐全、使用面积在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指导中心和社区服务求助网络。
各镇建成使用面积在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活动)中心。
三是基础设施健全。
社区文教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各社区建有图书室(阅览室)以及平方米左右的室内活动室和室外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场地,有可供人以上学习的教室(会议室),人均体育活动经费达元以上。
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建立,满足社区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四是内部环境美化。
社区整体面貌美化整洁,噪声控制达标率达以上,烟尘控制达标区覆盖率达以上,污
染物排放率总量达标,城镇新建绿地率达,旧城镇改造区绿化率达。
五是治安状况良好。
综合治理组织建设健全,群防群治活动广泛展开,以上社区达到安全文明创建标准,可预防性案件得到有效控制,居民对治安状况的满意率达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稳步开展撤村转居试点工作。
随着中心区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理顺中心城区村居混杂的管理体制,已成为当前社区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撤村转居不是简单地通过手续办理改变农民的社会身份,而是要让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居民。
使农民变成居民,虽一字之差,但要做的工作很多。
要坚持试点先行,按照“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点面结合、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区民政部门的指导下,采取“成熟一个,撤转一个”的方法,抓好撤村转居的试点工作,确保社区工作向小城镇覆盖、农村村落延伸,努力形成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的新局面。
一要加快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
认真按照××办发号《关于开展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有关规定,妥善处置好村级集体资产,将村级集体资产折股量化
到每个村民,组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使村民变为“股民”,让农民“持股进城”。
二要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措施。
全面落实农民的就业安置、医疗保险、五保供养、最低保障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为撤村转居提供有效保障。
三要坚持规范运作。
对撤村转居新建立的社区,要按规定建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领导班子,实行社区规范化管理,并按规定落实好居委会必要的办公用房和运转经费。
(二)切实加强社区队伍建设。
一要加强社区居委会班子建设。
通过法定程序,将有文化、素质好、办事能力强、热心居委会工作的人员充实到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
同时,按照“年龄结构合理、资质层次紧密、多种人才并存”的要求,坚持”年轻化、知识化、职业化”的原则,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多种渠道和形式选聘人才,调整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优化队伍结构。
尤其对于至今没有开展社区居委会选举工作的地方,各镇(开发区)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及时做好选举工作,健全社区居委会队伍建设。
二要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完善组织建设,健全社区组织,加强党员属地管理。
大力加强社区党组织的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