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方归脾汤千古名方——归脾汤工作节奏快,竞争压力大,焦虑、失眠、疲劳、食欲不振、月经失调,该如何面对?500多年前的御医良方归脾汤却可以解决现代人的烦恼。
于女士今年35岁,在北京打拼多年。
最近半年,她感觉身心疲惫,面色憔悴。
白天总是迷迷糊糊,昏昏沉沉,时常感到胸闷、心慌,记忆力严重下降。
最糟糕的是,晚上经常失眠,有一点动静就惊醒。
于女士怀疑是得了抑郁症,她找到杨桢大夫。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杨桢说,于女士顽固性失眠,全身没有力气。
白天、夜晚时间颠倒,白天迷迷糊糊,晚上精神十分好。
杨桢大夫给于女士把脉发现,她脾胃功能虚弱。
于女士说最近一直没有胃口,吃饭几乎都是胡乱对付。
杨大夫观察到于女士脸上有黄褐斑,人很清瘦,并心事重重、郁郁寡欢。
他试探性地询问于女士最近月经如何,她说,月经不调,来后十多天才干净,已持续半年多。
(图1)杨大夫告诉于女士,她没有抑郁症,可能最近有让她特别操心、思虑过度的事情。
听到这些,于女士主动跟杨大夫说出了自己的心事。
杨桢说,一年多前,于女士还是一个所谓的剩女,三十多岁嫁不出去,心情焦虑,可想而知。
通过网络,她和一个美国人相识,并擦出了火花。
这个美国人到中国后,两个人相互感觉很好,于是登记结婚。
大龄女青年能够嫁出去是好事,为什么于女士被爱情折磨成这个样子呢?原来,婚后于女士申请美国签证,却被拒签,只好再次申请。
而美国老公不能长期留在中国。
新婚燕尔,难舍难分,要为了缓解相思之苦,两人只好网络传情。
可是中国和美国的时差,两个人网上见面,只能一个人牺牲睡眠时间,所以于女士常常半夜起来和老公倾诉衷肠。
为此,于女士把稳定的工作也辞了。
全面了解于女士的病因后,杨大夫开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方子一一归脾汤,让她服用一个月。
杨桢说,服用一个月后,她情况基本好转,体重略有增加,这是一个特别典型的归脾汤症。
中医认为,她是心脾两虚,这种病人因为气血不足,养心的能力减弱了,所以引起心的病变。
气血从何而来呢?脾胃生化而来,她因为长期不愿意吃饭,饮食少,脾胃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大大降低,自然心血、气血不足,血不养心,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
杨医生给于女士开的归脾汤,是一剂健脾益气,补血养心的良药。
对心脾气血两虚和气虚出血的病人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绪的变化。
其中思伤脾,于女士是典型的这种情况。
(图2)脾有什么作用呢?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说,脾主运化,帮助整个胃肠把食物中的精华也就是食物的营养向全身输送。
我们喝的水液,也是经过脾吸收后,向上输送到心、肺。
通过心肺的血液循环向全身散布。
这是脾最主要的生理功能。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化生之源。
气血是脾胃吸收食物里的营养物质转化来的,长期伤脾可以导致气血不足。
当脾气不足、气血化生不足时,心神失养,人就会出现心烦、失眠、容易疲劳。
所以,要想养血,一定要调理好脾胃,这就是归脾汤这个方子高明之处。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大量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归脾汤是亚健康人群很好的选择。
杨桢说,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都希望独挡一面,这样的人就要劳心费神,思虑过度,比常人想的就要多,这部分人引起这样的病变非常多。
归脾汤能够应对现代人非常普遍的病症,而且方子中的药物匹配得当,药性柔和,创建至今成了大众喜欢的中成药。
如此神奇的方子是谁创造的?说起这个就要提到两个人,第一个人叫严用和,江西庐山人,南宋时期的名医,用药非常精准。
(图3)杨桢说,严用和著有很有名的书《济生方》。
在《济生方》里,他创作、发明了很多有名的方子,归脾汤是其中之一。
这一方剂出现之后,很多人觉得好用,流传很广。
严用和的书出来之后三四百年间,对宫廷御医们影响也很大。
(图4)严用和创立的归脾汤由9味药组成: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大枣、龙眼肉、茯苓、酸枣仁、木香。
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补气健脾;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茯苓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
这些药组合成方,心脾兼顾,气血双补。
但是真正令归脾汤发扬光大的,却是明代御医薛已。
他又加入了静心安神的远志、养血的当归两味药,成就了今天的千古奇方——归脾汤。
(图5)杨桢说,薛己是一位临床的大家,他以医案第一多闻名。
他的父亲是明代御医。
他从小跟父亲学医,青年时就成了御医。
薛已医术高超,而且著作颇多,医案数量惊人。
他的医案分门别类,内、外、妇、儿、骨伤科,几乎就是他的门诊记录。
从大量的医案中,研究者们发现一个重要现象,薛已使用的方药并不多,但几乎都是现在的名方。
他选用归脾汤、逍遥散、六味地黄丸治疗的医案比比皆是。
而这些方药也正是因为薛已的广泛运用,才使得后世广为接受。
杨桢说,当年有一位先生姓钱,结婚多年,夫妻两个都到了30岁,膝下没有儿女,渐渐地两个人关系不太和睦。
妻子因为月经不调,情绪也不太好,影响夫妻感情,最后两个人分居。
分居几年后,钱先生想纳妾。
凑巧的是,钱先生和御医薛己是好朋友,他把夫人的情况告诉了薛己,并且把自己打算纳妾的想法也和盘托出。
薛已一听,笑着说且慢。
薛已判断,钱夫人肝火旺盛,脾胃不足,导致心神不安。
于是薛已开出两剂名方:归脾汤和逍遥散。
钱夫人很快怀孕了,第二年生了儿子。
薛己巧用归脾汤配合逍遥散不但治好了女性的不孕症,还挽救了一桩即将破碎的婚姻。
但是,不要认为归脾汤只在古代才有神奇的功效,在现代医疗中,它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很多女性都有减肥的经历,有时过度减肥会给身体带来很大伤害。
这和归脾汤又有什么关系呢?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就曾遇到这样一个病例。
郝万山说,一个女孩,她妈妈带她来看病,人很瘦。
我说你吃减肥药了吗?她点点头,我说你什么时候吃的减肥药。
她说半年前。
我问,你的月经还有吗?女孩说,已经闭经3个月了。
她说,吃完减肥药,体重下来了,还觉得胖,就继续吃,结果3个月前就没有月经了。
我之所以来看,是因为学习不下去,精神振作不起来,特别郁闷,感觉活着没意思。
孩子的诉说深深触动了郝大夫,盲目减肥不仅身体出现了问题,还产生了极度抑郁的情绪。
郝大夫决定先给女孩做心理疏导。
郝万山说,她的减肥方式除了吃减肥药以外,就是节食。
她摄入的能量不够五脏六腑消耗的,没有剩余的气血和能量下注胞宫,所以就闭经了。
她之所以课听不进去,郁闷,什么都不想干,特别没劲,我们的大脑思维理解、学习、记忆、情感、情绪,要消耗人体20%的能量。
你1.7米的个子,现在的体重只有80斤,你现在所摄入的能量根本不够你脏腑代谢用,根本没有剩余的能量充养你的大脑。
女孩告诉郝大夫,在大学里自己喜欢一个男孩子,但是那个男孩嫌她太胖,拒绝和她交往。
她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下决心减肥,才导致了今天这样的恶果。
郝万山说,我让她吃了半年归脾汤,先是精神情绪好了,能够听课了。
月经来了,以后还是不太正常,仍然用归脾汤调,现在这个孩子在美国留学,一切正常了。
有时她给我发个电邮,说想起当年就是一个噩梦。
归脾汤另一个重要的功效就是治疗脾虚不统血,比如妇女的崩漏、月经不调、量多色淡等,都可以用归脾汤调理。
曾经有一个生动病例给郝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一位中年女性,20多年被顽固的湿疹困扰。
郝万山说,内科不治喘,说明喘难治。
外科不治癣,癣泛指皮肤病。
这个病太顽固了,要找一个容易攻破的突破口。
打仗不能找最难的地方去攻克,就找个容易突破的地方。
患者说她还睡不着觉,一宿一宿失眠,还有一个问题是月经过多,贫血。
月经的颜色发淡,有时几乎没有血色。
郝大夫觉得自己没有治疗皮肤病的经验,但是患者的月经过多,并伴有乏力,脸色苍白,唇爪不华。
一定是由于气血不足,不能摄血、不能统血导致的月经过多。
于是,郝老师先用归脾汤给患者调理月经,没想到产生了意外的效果。
郝万山说,一个月后,她非常高兴地找到我说,吃了你的药,湿疹减轻多了。
我开始没有想到直接关系,后来突然想到脾是运化水湿的,当脾气运化水湿功能底下的时候,水湿就泛滥于肌肤,因为脾是主肌肉的。
并不是所有的湿疹都可以用归脾汤治疗。
只要是脾气虚、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这一类的湿疹可以用归脾汤治疗。
(图6)郝大夫说,其实很多皮肤病包括湿疹、过敏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牛皮癣、还有白癜风都和精神情绪有关。
当人的精神情绪压力大或者是焦虑紧张的时候,皮肤病就会加重。
所以有人到温泉去疗养一个月,回来说洗温泉后牛皮癣好了、湿疹也好了,实际上是他到那里心情放松了,没有压力了。
所以与其说是洗温泉洗好了,不如说他的身心放松之后,症状改善了。
而归脾汤本身有安神的作用,神志安定了、睡好了,从健脾利湿的角度来说有作用,从调整心态的角度也有作用,所以湿疹减轻了。
通过这些经典的病例,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神医的智慧,创立的归脾汤流传至今已经1000多年,仍在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
尤其现在生活节奏快,各种压力大,过思、过虑、过劳十分普遍。
其实这些病古代也有,称为“劳伤”。
明代御医薛已500多年前就为我们开好了良方。
杨桢说,对于城市中为了工资、房屋,小孩上学等拼命奔波的人,经常吃一些这种药,效果非常好。
如果又有暴怒,经常生气,薛已有个非常出名的方法,就是早晨吃一丸逍遥丸,晚上吃一丸归脾丸,就可以减轻很多愤怒和思虑。
目前归脾汤的成药有归脾丸、人参归脾丸。
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生活压力大,人们感情脆弱,气血消耗过多,很多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而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在当代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过,归脾汤还是要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使用。
归脾汤药方【出处】《正体类要》【类别】补益剂-气血双补。
【组成】白术(3克)当归(3克)白茯苓(3克)黄芪炒(3克)远志(3克)龙眼肉(3克)酸枣仁炒(3克)人参(6克)木香(1.5克)炙甘草(1克)【方组趣味记忆】四君归期早,远知龙眼香。
解:四君(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归(当归),期(黄芪),早(酸枣仁),远知(远志),龙眼(龙眼肉),香(木香)【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1.心脾气血两虚证。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
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方论】本方是在严氏《济生方》归脾汤的基础上加当归、远志而成,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证。
方中以参、耆、术、甘草温补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茯苓、远志宁心安神;更以木香理气醒脾,以防补益气血药腻滞碍胃。
组合成方,心脾兼顾,气血双补。
【方解】本方证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
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盗汗;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均属气血不足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