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7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
27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 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站嗥。既乏军储, 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 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郭子仪传》
忆昔 唐·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对比两则材 料,唐朝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2.叛乱的原因
藩镇设立
①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 经略使管理。 ②一镇的节度使不但管理军事还兼管 辖区内的民政、财政。
军事格局
①军力内重外轻→ 外重内轻。 ②安禄山兼任三镇 节度使。
玄宗怠政
①由俭变奢,挥金如土。 ②宠信奸佞,荒废朝政。
将相不和
①安禄山、杨国忠争宠。 ②矛盾不可调解。
4.叛乱对唐朝的破坏
巩固练习
1.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B ) A.开凿大运河 B.安史之乱 C.藩镇割据 D.宦官专权 2.下列时期,不属于中国政权分立阶段的是( A.三国两晋南北朝 B.春秋战国 C.五代十国 D.秦汉
D
)
3.谈谈安史之乱对唐朝以及中国古代史进程的影响
(1)社会混乱。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 (2)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沉重打击了唐王朝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 为军阀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3)剥削加重。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压 榨百姓,使阶级压迫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日益尖 锐化,最后迫使农民发动起义,形成唐中后期农民叛乱的高潮。 (4)边疆不稳。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 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 防空虚,西边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 (5)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促使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北民南迁,致使经济 中心进一步南移。 (6)西域独立。安史之乱前,正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全盛时期,但是此后随 着国内政局的的剧烈变化,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 谷。
二、唐朝的衰亡
①安史之乱 原因: ②藩镇割据 ③宦官专权 ④农民起义
907年, 节度使朱温灭唐, 建立梁朝, 史称“后梁”
统一、繁荣 的 大唐王朝
分裂、战乱 的 五代十国
三、五代十国
根据地 图指出 “五代”和 “十国”分 别指什么?
盛
安 史 之 乱
衰
藩 镇 割 据
亡
这是一 个怎样的时 期?它的出 现跟藩镇割 据有何联系?
开元 武周
安史之乱
贞观
289年
灭亡 (907年)
五代 十国
一、“安史之乱”
1① 玄宗怠政,任人唯亲,政治黑暗;
口蜜腹剑李林甫
专权乱国杨国忠
倾国倾城杨玉环
原因② 地方节度使权力逐渐扩大;
安禄山拥兵约20万 占总兵力的1/3
8万
一、“安史之乱”
1.原因:
①玄宗怠政,任人唯亲,政治黑暗;
身份调查:
安禄山
原籍营州柳城,西域胡人和突厥人的混血,通 晓边境若干少数民族语言。 为人善于取媚,暗中贿赂朝臣,巩固自己的势 力、博得唐玄宗的宠信。 故事链接:你知道安禄山的哪些故事?
擅于筹划谋事,以十年时间积极地做兵变的准备,大 量招收外族人充任战士,并以外族人替换汉人军官的职 位,建立一个完全听命于自己、独立而善战的军事集团。
三、五代十国
说说五代后期,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1)广大人民渴望统一;
(2)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后周世宗柴荣改革
国力大增
统一
反思历史
“创业难,守业更难” 居安思危
长治久安
作业: 1、什么是安史之乱?其结果如何?有 什么影响?(空5行) 2、唐朝灭亡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请 归纳唐朝衰亡的原因。(空5行) 3、五代十国的出现与藩镇割据有什么 联系?
一、“安史之乱”
1.原因:
①玄宗怠政,任人唯亲,政治黑暗;
②地方节度使权力逐渐扩大;
时间: 755—763年=8年
2.经过: 叛乱的首领: 安禄山、史思明 起兵的地点:范阳 攻占的重要地点: 洛阳、长安
3.影响: 安史之乱严重破坏了北方的社会经济
盛
衰
①安史之乱 1.原因: ②藩镇割据 ③宦官专权 ④农民起义 时间: 907年 2.唐朝的灭亡: 人物:唐朝节度使朱温 政权:梁朝 (史称“后梁”) 907年,节度使 朱温灭唐,建立梁 朝,史称“后梁”
3.影响: 安史之乱严重破坏了北方的社会经济
盛
衰
安 史 之 乱 谁 之 过 ?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 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 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你同意这 个观点吗?
①唐玄宗荒于政事; ②权臣把持朝政,政治 黑暗; ③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
二、唐朝的衰亡
①安史之乱
原因:
②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后藩镇图(约50个)
第六单元 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
政治经济: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民族交往: 民族关系和睦 文成公主入藏 “天可汗”
唐朝
对外交往频繁 中外交流: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胡风盛行 社会文化多元开放 社会与文化: 妇女地位提高 唐诗盛行
开放 繁荣
唐朝发展曲线图
唐玄宗
武则天
唐太宗 唐高祖 建立 (618年)
身份调查:
史思明
原名窣干,其后因战功被唐玄宗赐名“思明”。 营州柳城混血胡人,与安禄山为同乡,因而关 系较好。 受安禄山提拔,官至平卢军事。安禄山擅长于 政治而史思明擅长于军事,使他成为安禄山重 要的助手,二人更被胡人尊称为“二圣”。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他与安禄山一道以讨伐杨 国忠的名义,在范阳起兵15万南下反唐。
②地方节度使权力逐渐扩大;
时间:
2.经过: 叛乱的首领: 起兵的地点: 攻占的重要地点:
3.影响:
一、“安史之乱”
1.原因:
①玄宗怠政,任人唯亲,政治黑暗;
②地方节度使权力逐渐扩大;
时间: 755—763年=8年
2.经过: 叛乱的首领: 安禄山、史思明 起兵的地点:范阳 攻占的重要地点: 洛阳、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