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分类题型汇总

化学分类题型汇总

化学分类题型汇总(一)【例题】1.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用作干燥剂B.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CH4、C2H5OH、CH3COOH都属于有机物D.KNO3、CO(NH2)2、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

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B.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3.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和干冰都属于有机物B.不锈钢和金刚石都属于合金C.尿素和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料D.锌和碘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4.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Mg、F、Si B.盐:纯碱、小苏打、硫酸铝C.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金训练:说明检测上册:38-5;67-7;74-2;84-13;87-7;90-3二、判断化学方程式中未知化学式的写法、化合价的变化【例题】5.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水澄清;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lO2可由下列反应制取:Cl2+2X=2NaCl+2ClO2,则X的化学式为;除去硬水中过多的(填离子符号)和Mg2+就可得到软水。

求Cl2+2X=2NaCl+2ClO2中X的化学式:原理: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分析:反应前各原子个数:Cl Na O反应后各原子个数:Cl Na O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的差值:Cl Na O同时除以X的化学计量数(系数)“2”,则其化学式为化合价(必须记住):单质化合价为0;H为+1价,O为-2价(一般情况下);一价;二价;三四五价。

原子团:OH SO4CO3NO3NH4标出Cl2+2X=2NaCl+2ClO2中各元素化合价(先标单质,再标氧元素)6.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7.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2Mg+CO2点燃2MgO+C B.2Na+2H2O=2NaOH+H2↑C.Cl2+2NaBr=2NaCl+Br2D.2Na2O2+2H2O=4NaOH+O2↑思考: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化合价变化吗,为什么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是否改变训练:说明检测上册11-18;55-4(3)(5);76-12;77-17;79-15;87-9;88-16三、判断化学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例题】8.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A.铝和硫酸铜溶液B.硫酸和烧碱溶液C.氧化铁固体和盐酸D.碳酸钙和盐酸分析:+3CuSO4== Al2(SO4)3+3Cu +6HCl==2FeCl3+3H2OⅠ.判断各物质的状态:Ⅱ.判断液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或液体中不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分析:+ 2HCl== CaCl2+ H2O+ CO2↑Ⅰ. ;Ⅱ.判断固体和气体的质量大小,进而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训练:说明检测上册14-35;17-66四、粗盐提纯【例题】9.“粗盐提纯”指除去NaCl中的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

某同学设计了除去三种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

请回答:①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②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分析:Ⅰ.用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反应方程式为;Ⅱ.用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反应方程式为;Ⅲ.用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反应方程式为;。

所以:Na2CO3的作用是,Ⅰ、Ⅲ步顺序能否交换,为什么Ⅳ.充分反应后过滤,过滤后的溶液有,加入可除去,蒸发得到纯净的 。

完成例题中的问题。

10.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 2 和Na 2SO 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BaCl 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Na 2CO 3溶液 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提示:BaSO 4、BaCO 3难溶于水) A .③①②⑤④ B .①⑤③②④ C .①③⑤④② D . ①③②⑤④11.食盐水中含有杂质CaCl 2和Na 2SO 4,依次加入过量BaCl 2和Na 2CO 3溶液后过滤,滤液中溶质为____ ___;过滤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

向食盐水中通NH 3和CO 2可制得小苏打和一种氮肥,该氮肥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______。

训练:说明检测上册:71-12;79;16;85-21;87-10 五、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溶液的稀释(浓变稀问题)【例题】12.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B .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20 ℃时,100 g 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 gD .40 ℃时,分别用100g 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 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例题】13.(1)在 时,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将5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分析: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所以:50℃降温到20℃,A 、B 的溶解度变小,有 析出,溶质质量变 ,质量分数的计算时用 点的质量进行计算。

分析: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0℃降温到20℃,C 物质的溶解度变 ,饱和溶液变成 ,溶质质量 ,质量分数的计算时用 点的质量进行计算。

然后比较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

【例题】14.右图是A 、B 的溶解度曲线。

t 2℃时分别将100gA 、B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析出固体质量A B (填“>”、“<” 或“=”);把t 2℃时150gA 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 g 。

分析:浓溶液变稀溶液的计算公式:本题的计算方法:15.下表是KCl 和KNO 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0℃时,KCl 的溶解度大于KNO 3的溶解度B .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C .40℃时,5g KCl 中加10g 水可得%溶液D .50℃时,10g KNO 3中加20g 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30℃,有KNO 3固体析出训练:说明检测上册:27-27;55-4(6);68-17;72-15,19;80-21;87-11 六、金属与金属盐溶液反应【例题】16.分别用不同量的锌加入到一定量的Mg(NO 3)2、Cu(NO 3)2、AgNO 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固体或和滤液成分的探究。

① 若向所得固体上滴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含有的金属为_________。

若向所得固体上滴盐酸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含有的金属为_________。

②猜想:滤液中溶质为Mg(NO 3)2、Zn(NO 3)2、AgNO 3,请分析该猜想不合理的原因。

分析:Ⅰ.将一种金属和三种溶液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序,然后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Ⅱ.向固体中加盐酸有气泡,说明固体中有H 前金属,本题中,H 前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所以固体中一定有 ,(Mg(NO 3)2不参与反应)溶液中一定有 。

向固体中加盐酸无气泡,说明固体中没有H 前金属,则一定没有 ,所以固体中一定有 ,可能有 。

(Mg(NO 3)2不参与反应)溶液中一定有 ,可能有 。

17.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 3和Al(NO 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右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 (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 (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 3和Cu(NO 3)2混合溶液进行了右图实验, 并对溶液A 和固体B 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A 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作出猜想】①只有Zn(NO 3)2 ② Zn (NO 3)2、AgNO 3 ③ Zn (NO 3)2、Cu(NO 3)2 ④Zn (NO 3)2、AgNO 3、Cu(NO 3)2【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 (填标号),其理由是 。

【实验探究】若猜想①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 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19.在Cu(NO 3)2﹑Al(NO 3)3和AgNO 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

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来混合溶液的质量 (填“大”或“小”)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写出一个即可)。

温度/ ℃ 20 30 40 50 溶解度/gKCl KNO 3实验步骤现 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取少量固体B ,滴加 有气泡产生训练:说明检测上册:73-22(3);76-18;80-18;85-2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