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精选】第二章 概念间的关系、限制与概括29
【精选】第二章 概念间的关系、限制与概括29
• 如: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党员、干部等。
• 第二,交叉关系的概念不能表达为属种关系。
• 如:青年人,特别是女同志,很想使自己的形体 健美。
• 第三,汉语中很多概念是通过交叉关系形成的。
• 如:学生党员、党员干部等。
• 以上四种关系都是相容关系。
五、全异关系
• 当S的外延与P的外 延没有任何部分重 合时,S和P之间就 具有全异关系,也 叫不相容关系。
• 他是数学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写 了大量的力学、分析学、几何学、 变分法的课本,《无穷小分析引论》 (1748),《微分学原理》 (1755),以及《积分学原理》 (1768-1770)都成为数学中的经 典著作。他不但为数学界作出贡献, 更把数学推至几乎整个物理的领域。
瑞士数学家欧拉 (1707-1783)
• 全同关系的概念只是在外延上相同,但内涵是不 完全相同的。所以在说话和写文章时可以替换使 用。其作用:
• 第一,可以揭示对象的丰富内涵,多侧面反映对 象,使得被反映对象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
• 比如小说《李双双》中对李双双的描述;再如, 电影《维多利亚女王烈史》中女王敲门时和丈夫 的对话。
• 第二,使表达更加生动灵活,抑扬顿挫。
如:亚洲最大国家→中国; 少数民族人士→中共党员;
• 第三,单独概念不能进行限制。限制的极限。
• 有的限制是通过加限制词实现的,有的是 通过种概念直接替换属概念。
• 如:学生-小学生;法律-宪法
• 并不是所有加限制词就是限制。
如:心狠手毒的“黑社会”;十五的月亮。
• 限制两个特征:内涵增加,外延减少。
三、真包含关系
• 当S的外延完全包含着P的 外延之中,S和P之间就具 有真包含关系,也叫属种 关系。
• 外延较大的概念叫属概念, 外延较小的概念叫种概念。
• 如:“高等院校”和“菏 泽学院”等。
• 与真包含于关系合称为属 种关系
S
P
真包含关系
属种关系的逻辑要求:
• 第一: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一般不宜并 列使用。
矛盾关系
I SP
• 如: 生物,非生物;真理,谬误。
• 一般说来,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一 个是正概念,另一个是负概念。
• 第二,反对关系
• 当S的外延与P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 并且其外延之和小于它们的共同的属概念I 的外延时,S和P之间就具有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
I SP
• 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有以下两点不同:
• 第三,在某些场合成为委婉的代名词。
二、真包含于关系
• 当S的外延全部包含在P 的外延之中,S和P之间 就具有真包含于关系, 也叫属种关系。
• 外延较大的概念叫属概 念,外延较小的概念叫 种概念。
• 如:宪法与法律,大学 与学校,人与动物等。
SP
真包含于关系
• 属概念和种概念应属于同一类事物。 • 种概念和属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 • 如:生物、动物、哺乳动物。
国人民大学
• 基本特征:增加内涵,减小外延
实质:属概念 种概念
• 2、限制的种类:一次限制和连续限制,限制 的极限是单独概念。
• 3、限制的逻辑规则:
• 第一,限制只能有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不是 集合体或整体到个体或部分。
• 中国→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
• 第二,具有全同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的 概念都不能限制,否则就会犯“不当限制”的 逻辑错误。
• 不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 一部分重合的关系。不相容关系也可以称 为全异关系,它可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 系两种。
一、全同关系
• 全同关系也叫做同一关系, 它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 概念之间的关系。
• 如:“鲁迅”与“阿Q正传的作 者 ”,“北京”与“中国的首 都”等。
SP
全同关系
• 欧拉图是瑞士数学家欧拉(17071783)提出的运用圆圈图形来表示 概念外延间的各种关系的图解,是 帮助人们理解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 工具。
• 如:“成年人”和 “未成年人”, “红色”和“黄色” 等。
S
P
全异关系
• 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相对于它们共同 的属概念来说,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矛盾关 系和反对关系。
• 第一,矛盾关系
• 当S的外延与P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 并且其外延之和等于它们的共同的属概念I 的外延时,S和P之间就具有矛盾关系。
• 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 可图示如下 :
•
人 女人 名女人 单身名女人
外延: 最大 大
较小
最小
内涵: 最少 较少 多
最多
• 二、概念的限制。 • 1、涵义:概念的限制就是通过增加概念的
内涵,以减小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
如:生物—动物—哺乳动物—虎—华南虎 高等院校—中国高等院校—中国重点高等院校—中
第三节 概念间的关系
• 普通逻辑不研究概念之间的一切关系,只
研究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
• 根据概念外延之间是否重合,可以把概念
分成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
• 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至少有一部 分重合的关系。根据外延重合的多少,相 容关系又可以分为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和交叉关系四种。
第四节、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 要明确概念,有时还要对概念进行限制和 概括。
•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是明确概念、准确使用 概念的逻辑方法。
• 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单 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
• 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 反变关系: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之间,若其 内涵越多,则其外延越小;反之,若其内涵 越少,则其外延越大。
• 这个商店里出售烟、酒、食品、方便面等。
• 第二:要防止以属代种,外延过宽的逻辑 错误。
• 爱迪生发明了灯。
四、交叉关系பைடு நூலகம்
• 当S的外延有一部分并 且只有一部分与P的外 延重合,S和P之间就具 有交叉关系。
• 如:“共产党员”和 “大学生”等。
S
P
交叉关系
交叉关系的逻辑要求:
• 第一,具有交叉关系的概念,一般不宜并列使用。
• 1、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的外延之和等 于其属概念的外延;而两个具有反对关系 的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
• 2、从概念的分类方面看,两个具有矛盾关 系的概念一般一个为正概念,一个为负概 念;而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概念一般都是 正概念。
• 研究概念间的各种关系,可以有助有于我 们恰当的运用概念,正确地进行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