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基础》实训指导书主编周理主审刘岳标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一、实训目的 (1)二、实训条件 (1)三、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 (1)四、实训内容及时间安排 (1)五、实训步骤 (2)六、考核方式 (3)七、参考文献 (3)附件1:项目一绘制模具装配图示范 (4)附件2:项目二冲裁模零件绘制示范 (9)一、实训目的通过实训加深学生对模具设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设计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
其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与掌握冲塑模具的组成、结构、动作原理及其设计、加工的方法与步骤等,并将所学的模具知识、零件设计、制图、工艺、刀具、公差与技术测量等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模具零件设计制造、制图、数控编程及测量技术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掌握与应用能力,培养其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条件1.场地条件:模具结构实训室2.设备条件:冲、塑模若干套及相应设备3.工具条件:游标卡尺、角尺、塞尺、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一字旋具、平行铁、台虎钳、锤子、铜棒等常用钳工工具每组一套。
三、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1.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并熟练地拆装冲、塑模,熟悉典型冲模和塑模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拆装方法,熟悉冲模和塑模上各零部件的功用、相互间的配合关系以及加工要求,了解冲模和塑模封闭高度、轮廓尺寸及模柄与压力机以及注塑机技术规格的相互关系。
2.以教材《模具设计基础》结合模具拆装实训,进行一体化教学,使得学生快速掌握冲塑模的基本知识和拆卸技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训报告的撰写和总装图、零件图的绘制。
四、实训内容和时间安排本次实训时间为2个星期(60学时)。
内容和时间安排如下:五、实训步骤1.(1)讲授实训的目的意义,实训的纪律,实训的安全,实训要求。
(2)讲授冲塑模的基本知识,重点冲、塑模(参看教材《模具设计基础》)。
2.仔细观察已准备好的冲塑模具,熟悉其工作原理,各零部件的名称、功用及相互配合关系,并绘出模具结构简图。
3.了解模具所完成的工序、工步排列顺序(级进模)。
坯料和工序件的结构形状。
4. 拟订模具拆卸顺序及方法,然后按拆模顺序将模具拆为几个部件,再将其分解为单个零件。
然后深入了解:凸、凹模的结构形状、加工要求与固定方法;定位与导料零件的结构形式及定位特点;卸料、压料零件的结构形式、动作原理及安装方式;导向零件的结构形式与加工要求;支承零件的结构及其作用;紧固件及其它零件的名称、数量和作用。
在拆卸过程中,要记清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及配合关系。
5.绘制模具装配图。
(1)按1:1比例绘制装配主视图、俯视图,要求清楚表明所有零部件的装配关系,标注零件序号、封闭高度及主要外形尺寸。
(2)明细表内注明零件的序号、名称、材料、规格或标准号、热处理。
(3)注明技术要求。
6.绘制模具工作零件图。
按1:1比例绘制,标注全部尺寸、精度、公差、材料、热处理及技术要求。
7. 拟订模具的装配顺序及方法。
把已拆卸的模具零件清洗后按装配工艺顺序进行部件装配、总装、调整,使模具恢复原状。
8. 装配好的模具采取人工合模验证,必要时再在压力机上试模,验证模具工作是否正常,所冲冲件是否合格。
注射模在注射机上合模。
在拆装过程中,切忌损坏模具零件,尤其是模具的工作零件。
对少量损伤的零件应及时修复,严重损坏的零件应更换。
9. 实训总结、写实训报告、评定实训成绩。
实训总结要根据时间顺序撰写,写出自己的体会。
实训报告要简述模具的工作原理及各主要零件的作用,简要说明典型冲、塑模拆卸和装配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成绩的评定见考核方式。
六、考核方式(1)考查的依据是:实训中的表现,出勤情况,对实训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拆装的熟练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质量,以及对设备工具维护的情况,实训报告的编写水平等。
(2) 参考考核标准:①理论考查(占30%),要求能正确绘制所拆卸模具的装配图、零件图;②模具拆装动手能力(占50%),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模具的拆卸、安装以及维护保养的全过程;③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纪律(占20%)。
(3) 成绩评定可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七、参考文献1.《模具设计基础》陈剑鹤机械工业出版社2.《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杨炎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塑料模设计手册》《塑料模设计手册》编写组机械工业出版社4.《冲模设计手册》《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机械工业出版社附件1:绘制模具装配图示范有了模具结构典型组合图,就可以着手绘制模具装配图。
我们一般应根据模具结构典型组合图绘制模具结构草图,这样无论在布置图面、还是考虑结构细节等问题上都将带来许多便利之处。
一、图面布置规范为了绘制一张美观、正确的模具装配图,必须掌握模具装配图面的布置规范。
图16-技术要求说明处 7-明细表 8—标题栏2处通常布置模具结构主视图。
在画主视图前,应先估算整个主视图大致的长与宽,然后选用合适的比例作图。
主视图画好后其四周一般与其它图或外框线之间应保持有约50~60mm的空白,不要画得“顶天立地”,也不要画得“缩成一团”,这就需要选择一合适的比例。
推荐尽量采用1:1的比例,如不合适,再考虑选用其它《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上推荐的比例。
3处布置模具结构俯视图。
应画拿走上模部分后的结构形状,其重点是为了反映下模部分所安装的工作零件的情况。
俯视图与边框、主视图、标题栏或明细表之间也应保持约50~60mm的空白。
4处布置冲压产品图。
并在冲压产品图的右方或下方标注冲压件的名称、材料及料厚等参数。
对于不能在一道工序内完成的产品,装配图上应将该道工序图画出,并且还要标注本道工序有关的尺寸。
5处布置排样图。
排样图上的送料方向与模具结构图上的送料方向必须一致,以使其他读图人员一目了然。
6处主要技术要求。
如模具的闭合高度、标准模架及代号及装配要求和所用的冲压设备型号等。
7处布置明细表及标题栏。
结合图2标题栏及明细表填写示例,应注意的要点如下。
(1)明细表至少应有序号、图号、零件名称、数量、材料、标准代号和备注等栏目;(2)在填写零件名称一栏时,应使名称的首尾两字对齐,中间的字则均匀插入;图3 倒装复合模1-下模座2、3-导柱4-卸料螺钉5-下垫板6-凹模固定板7-凸凹模8-弹压橡皮9-卸料板10-挡料顶11-推块12、27-冲孔凸模13-冲孔凸模固定板14-开制三叉通孔的垫板15、25、33-圆柱销16-上模座17、18-导套19-模柄20-防转销21-打杆22-三叉打板23-上垫板24-顶杆26-凹模28-内六角螺钉29-活动挡料销30-半圆头螺钉31-扭簧32-内六角螺钉二、装配图的绘制要求图3所示是垫圈冲孔落料复合模的装配图,在绘制模具装配图时,初学者的主要问题是图面紊乱无条理、结构表达不清、剖面选择不合理等,还有作图质量差如引出线”重叠交叉”、螺销钉作图比例失真,漏线条等错误屡见不鲜。
上述问题除平时练习过少外,更主要的是缺乏作图技巧所致。
一旦掌握了必要的技巧,这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结合范例,下面简要地叙述绘制模具装配图的具体要求。
要说清这个问题,先要了解为什么要绘制模具装配图。
绘制模具装配图最主要的是要反映模具的基本构造,表达零件之间的相互装配关系。
从这个目的出发,一张模具装配图所必须达到的最起码要求一是模具装配图中各个零件(或部件)不能遗漏。
不论哪个模具零件,装配图中均应有所表达;二是模具装配图中各个零件位置及与其它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应明确。
下面简要叙述装配图的作图技巧。
(1)装配图的作图状态冲裁模装配图可以画成敞开状态,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敞开10~15mm,具有读图直观的优点。
对于初学者则建议画合模的工作状态,这有助于校核各模具零件之间的相关关系。
(2)剖面的选择图3所示模具的上模部分剖面的选择应重点所映凸模的固定,凹模洞口的形状、各模板之间的装配关系(即螺钉、销钉的安装情况),模柄与上模座间的安装关系及由打杆、打板、顶杆和推块等组成的打料系统的装配关系等。
上述需重点突出的地方应尽可能地采用全剖或半剖,而除此之外的一些装配关系则可不剖而用虚线画出或省去不画,在其它图上(如俯视图)另作表达即可。
模具下模部分剖面的选择应重点反映凸凹模的安装关系、凸凹模的洞口形状、各模板间的安装关系(即螺钉、销钉如何安装)、漏料孔的形状等,这些地方应尽可能考虑全剖,其它一些非重点之处则尽量简化。
图3中上模部分全剖了凸模的固定,凹模洞口形状及螺销钉的安装情况(并在左面布置销钉、右面布置紧固螺钉及另一销钉显得错落有致),对于模柄与上模座的联接情况进行了局部剖(并顺便画出防转销钉显得构图极为巧妙),而对打料系统的装配关系也尽量全剖,使其他读图者一目了然。
下模部分对凸凹模的固定,凸凹模洞口及漏料孔的形状,卸料板与卸料螺钉的联接情况,紧固螺钉与圆柱销的结构情况都进行了全剖。
而对活动挡料钉的安装情况则采取了用虚线表达的方式。
这样的布置需要设计者经过一番精心的运筹后才能获得。
(3)序号引出线的画法在画序号引出线前应先数出模具中零件的个数,然后再作统筹安排。
在图3的模具装配图中,在画序号引出线前,数出整副模具中有33个零件,因此设计者考虑左方布置18个序号,右方再布置15个序号。
根据上述布置,然后用相等间距画出33个短横线,最后从模具内引画零件到短横线之间的序号引出线。
按照“数出零件数目→布置序号位置→画短横线→引画序号引出线”的作图步骤,可使所有序号引出线布置整齐、间距相等,避免了初学者画序号引出线常出现的”重叠交叉”现象。
三、关于螺钉、销钉的画法画螺钉应注意以下几点:(1)螺钉各部分尺寸必须画正确。
螺钉的近似画法是:如螺纹部分直径为D,则螺钉头部直径画成1.5D,内六角螺钉的头部沉头深度应为D+1~3mm;销钉与螺钉联用时,销钉直径应选用与螺钉直径相同或小一号(即如选用M8的螺钉,销钉则应选Ф8或Ф6)。
(2)画螺钉连接时应注意不要漏线条。
以图3中螺钉24为例,螺钉只与尾部的凹模26螺纹连接,而螺钉经过冲孔凸固定板13、上垫板14及上模坐16均应为过孔。
(3)画销钉联接时也要注意不要漏线条。
以图3中的销钉15为例,在销钉经过的通孔凸模固定板13与上模座16零件需用销钉进行定位,而上垫板14则无需用销钉15来定位,所以应为过孔。
模具装配图绘制完成后,要审核模具的闭合高度、漏料孔直径、模柄直径及高度、打杆高度、下模座外形尺寸等与压力机有关技术参数间的关系是否正确。
本例经审核后确认满足J23-16F压力机参数要求。
附件2:冲裁模零件绘制示范一、图形的绘制方法图形的绘制方法虽依各人习惯而不尽相同,以下的观点及建议,可供参考。
件需要画零件图呢?这可用一句话概括:一切非标准件、或虽是标准件但仍需进一步加工的零件均需绘制零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