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深浅度异常
• 深度呼吸:又称库斯莫呼吸(Kussmauls)。是
一种深长而规则的呼吸 发生机制:机体内产酸过多,排出少,C02潴 留,使肺换气加深加快,以便排出体内较多的 C02 调节血中的酸碱平衡。多见于尿毒症、糖 尿病等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
• 浅快呼吸: 是一种浅表而不规则的呼吸,有
时呈叹息样。多见于呼吸肌麻痹、某些肺与胸 膜疾病和濒死的患者
正常呼吸运动


● ●
正常呼吸频率、节律均匀平稳,呼 吸运动可受意识的控制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节律规则,呼吸运动均 匀无声且不费力 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1:4 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 以胸式呼吸为主
生理变化
• 年龄: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如新生儿呼 吸约为44次/分 • 性别:同年龄的女性呼吸比男性稍快 • 活动:剧烈运动可使呼吸加深加快;休息和睡 眠呼吸减慢 • 情绪:强烈的情绪变化,如紧张、恐惧、愤怒、 悲伤等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屏气或呼吸加快 • 其它:环境温度升高或海拔增加,可使呼吸加 深加快
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 肺牵张反射:由肺的扩张和回缩所引起的吸气
抑制和兴奋的反射,称肺牵张反射 • 本体感受性反射:是呼吸肌本体感受器传人冲 动参与维持正常呼吸。当呼吸道阻力增加时, 可加强呼吸肌的收缩力量,使呼吸力量增强 • 防御性反射:包括咳嗽反射和喷嚏反射喉 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上皮的感受器受到机械或 化学刺激时,可引起咳嗽反射 鼻粘膜受到刺激时,可引起喷嚏反射 以达到排除呼吸道刺激物和异物的目的
气体运输 (gas transport)
• 通过血液循环将氧由肺运送到组 织细胞,同时将二氧化碳由组织 细胞运送到肺
内呼吸 (internal respiration)
• 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换气交换, 也称组织呼吸 • 交换方式同肺换气,交换的结果动脉 血变成静脉血,体循环毛细血管的血 液不断地从组织中获得二氧化碳,释 放出氧气
生命体征(vitalsigns)定义:
体温、脉搏、呼吸 和血压的总称
概 述
观察生命体征 了解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活动情况 生命体征受大脑皮质控制,是机体内在
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 况的可靠指标 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 正常人生命体征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 防、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变化很小。而在病理情况下,其变化明显
节律异常
• 潮式呼吸 • 间断呼吸 • 叹息样呼吸
• 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Cheyne-Stokes)
是一种周期性呼吸异常,周期约 0.5~2分钟。呼吸由浅慢以致暂停逐渐 加深加快,然后再转为浅慢,再经一段 呼吸暂停(5~30s)后,又开始重复以 上的周期性变化。 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 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巴比妥类药物中 毒等
呼吸调节
• 呼吸中枢 • 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 化学性调节
呼吸中枢
●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
的神经细胞群,它们分布于脊髓、延髓、 脑桥、间脑、大脑皮质等部位,在呼吸 运动调节过程中,各级中枢发挥各自不 同的作用,相互协调和制约 ●延髓和脑桥是产生基本呼吸节律性的部 位 ●大脑皮质可随意控制呼吸运动
化学性调节
• C0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血液中PaC02降低可引起呼 吸暂停;PaC02升高可刺激外周和中枢的化学感受 器,反射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严重时可引起肌肉 强直,甚至惊厥,引起C02 麻醉导致呼吸停止。 C02是调节呼吸最重要的生理性体液因子。 • Pa02降低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 吸加强;如Pa02 过低,则抑制呼吸,使呼吸减弱甚 至停止 • [H+]对呼吸的作用:升高[H+]时,对呼吸的影响和 C02类似,作用不如C02明显
间断呼吸:又称毕奥(Biots)呼吸
• 表现 呼吸与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 • 特点 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
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二 者交替出现。
• 产生机制 同潮式呼吸,但比潮式呼吸更
为严重,多在呼吸停止前出现。常见于颅 内病变或呼吸中枢衰竭的患者
叹息样呼吸
• 表现为一段浅快的呼吸节律中插入一次深 大呼吸,并伴有叹息音。可见于临终者、 精神紧张者、癔病患者。
异常呼吸的评估
频率异常 节律异常 深浅度异常 声音异常 形态异常 呼吸困难
频率异常
• 呼吸过速(tachypnea): 成人呼吸频率超 过24次/分,称为呼吸增快 。 多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缺氧等。 体温每升高1℃,呼吸频率增加3-4次/分。 • 呼吸过缓(bradypnea):成人呼吸频率低于 12次/分,称为呼吸过缓。 多见于呼吸中枢受抑制,如颅脑疾病、 安眠药中毒等
掌握生命体征的观察和异常时的护理, 是临床护理中重要的内容
呼 吸 (respiration)
是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正常呼吸及其生理变化
呼吸过程
外呼吸 气体运输 内呼吸
外呼吸
(external
respiration)
• 指外界环境与血液之间在肺部进行气体 交换的过程,也称肺呼吸。气体交换, 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过程 • 肺通气 指通过呼吸运动使肺与外界环 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 肺换气 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其交换方式通过分压差扩散,即气体从 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扩散。
• 特点:呼吸由浅慢逐渐加快加深,达 高潮后,又逐渐变浅变慢,暂停数秒 (有的长达30~40秒)之后,又出现 上述状态的呼吸,其形态如潮水起伏
潮式呼吸
发生机制:
●由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或严重缺氧时,血液正
常浓度的C02不能通过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 奋,使呼吸逐渐减弱以至暂停。 ●当呼吸暂停时,血液中C02积聚,增高到一定程度 后,通过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 地刺激呼吸中枢,再次引起呼吸。 ●随着呼吸的进行, C02的排出,呼吸中枢又失去有 效的兴奋,呼吸又再次变慢以致暂停,从而形成周 期性呼吸异常
声音异常
• 蝉鸣样呼吸(strident) 表现为吸气时产 生一种极高的似蝉鸣样音响,由于声带 附近阻塞,使空气吸入发生困难。多见 于喉头水肿、喉头异物等 • 鼾声呼吸(stertorous) 表现为呼吸时发 出一种粗大的鼾声,由于气管或支气管 内有较多的分泌物积蓄所致。多见于昏 迷患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