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数学上册《8加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8加几》教学设计

骨干教师精品教案
学科组:一年级数学备课人:课题:8加几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98~99页。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操作,自主探究“8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8加几”的进位加法。

2.经历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地学习。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质疑、交流和倾听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8加几”的算法。

[教学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1.同学们,在运动会操场的一角,同学们正在领
饮料呢!课件出示情境图。

(见图1)
2.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
学信息?
(一组领8瓶果汁,二组领7瓶果汁。

一组领6瓶矿泉水,二组领8瓶矿泉水。

)
学生说信息时,教师一一板书数学信息。

(二)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1.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果汁?
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矿泉水?)
随着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一一板书出问题。

教师用课件演示和学生一起回顾凑十法的过程,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引导学生把摆小棒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预设:7可以分成2和5,8+2=10,10+5=15。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同桌相互说一说。

(3)推算法。

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7=17,17-2=15。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把8看成10,10+7=17,多算了2个,所以17-2=15。

小结:这种方法我们就叫它“推算法”。

板书:推算
4.算法优化,促进发展
(1)对比算法
刚才的3种算法,你们喜欢哪种?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追问:刚才我们算了8+7=15,那么7+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因为8+7=15,所以7+8=15,交换了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板书:7+8=15
小结:在加法里,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5.解决第二个问题
(1)师:刚才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么你能自己解决“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矿泉水”这个问题吗?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展示学生列式及算法。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预设:① 6可以分成2和4,8加2等于10,10加4等于14。

②10+6=16,16-2=14
6.总结提升,揭示课题。

仔细观察,咱们今天学习的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通过交流引出课题:8加几。

板书+:8加几。

五、巩固强化,拓展思路
1.填一填。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全班交流。

2.想一想,填一填。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全班交流。

3.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8加几
一组领8瓶果汁,一组领6瓶矿泉水,
二组领7瓶果汁,二组领8瓶矿泉水,
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果汁?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矿泉水?接着数
凑十法
推算法 10+7=17 17-2=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