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慈溪市2008年期末·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书写。
(4分)漂亮的字体,既能陶冶人的情操,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字迹工整美观。
本题将根据你整张试卷的书写情况评定分数。
二、积累与应用。
(20分)1.把下段文字中的拼音写成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话,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yù( )的花瓣,也迅即伸展开来,像一个个ɡōng( )听教诲.()的耳朵。
2.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生活中种种苦涩,_____,历程中多少挫折,______,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______。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曾催人衰老憔悴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B、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曾使人失望流泪C、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曾催人衰老憔悴D、曾使人失望流泪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3.古诗文填空。
(8分)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③《行路难》中最能表达诗人自信、执着精神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由孟子的“舍生取义”我们就能想到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写出古诗中能体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两个相邻句子:,。
4.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B、山路崎岖,很不好走,可我不相信自己还走不过这个背着三十多斤东西的山村女孩子(她才只有十四岁)。
C、麦收以后,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到底种什么?与会者议论纷纷。
D、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儿。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B.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日本首相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6.在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与前后两句构成内容连贯、结构整齐、章节和谐的排比。
(2分)风从水上走过,留下了粼粼波纹;__________,__________;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了声声欢韵……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留下了什么呢?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分)慈溪新闻网讯(记者朱建炯通讯员余建明)昨日,市气象台宣布:我市从3月10日起正式进入春季。
据介绍,今年的春天,比常年提前了十多天,去年本市入春时间为21日。
尽管在节气上早已过了立春,但从气象学上划分,一个地区入春条件并不看节气,而是需要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同时之后的一段时间,气温应保持相对稳定,那么就算达到了气象上入春的标准。
据市气象台预计,今后两三天,我市的日平均气温都将在10℃以上。
所以宣布本市于10日正式进入春季。
8.某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2分)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
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
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二、现代文阅读。
(30分)(一) 黑辫子•红绒鞋(16分)时间会风化记忆,风化情感。
在布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我已经度过了最宝贵的年华。
今天,当我步入了不惑之年时,我始终铭记着一位影响我人生轨迹的人,她就是我的姐姐,一位淳朴、平凡的山区妇女。
我是农民的儿子。
我的故乡座落在宁夏西海固地区一个山旮旯里。
我们兄弟姐妹6人在那块小天地里,从童年时代就见识了生活的艰辛。
记得有一年冬天,终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祖母病倒了,医生诊断是晚期肺癌。
父辈们悄悄地流泪了。
年小的孩子们仿佛在同一天里都变得懂事了。
我们用尽好言好语安慰奶奶,并且和大人们一道严守着病情的“秘密”。
一天深夜,奶奶几次艰难地唠叨:“嘴里发苦啊!想吃点清口的东西!”父辈们个个囊中空空,只好分头去借。
这时候的姐姐已经是16岁的少女,她留着两条又黑又长又粗的辫子,那是她从小就非常珍爱的。
第二天一早,她背着家人偷偷地在磨坊里把辫子剪掉了,双手捧着它跑进了离村子几十里之遥的供销社土产收购站。
两条乌黑的辫子放进了称碎铜烂铁的秤盘里,她换回了两瓶罐头。
可是姐姐的孝心终于没能挽留住祖母的生命。
1975年初冬,我在辍学多年之后重新走进了中学课堂。
然而,贫寒的家境使我无法住校上课,我只好顶着晨曦和夜幕在崎岖的山道上来回奔波。
一天放学后,铺天盖地的雨雪封住了去路,但饥肠如鼓,我只好踩着泥泞往回赶。
当跑进家门时,两只鞋里全是泥水,母亲急忙端下刚刚做完晚饭的铁锅,把我那双湿淋淋的布鞋放在灶膛里烘烤。
第二天清早,鹅毛大雪仍在纷纷扬扬,当我取鞋时,鞋已不复存在,只有化为灰烬的鞋子的模样。
正在我难过流泪之时,即将要出嫁的姐姐拿出了她心爱的一双红条绒鞋让我穿上去上学。
红色的条绒鞋在那白色的世界里分外耀眼。
快要走进学校时,我突然意识到这红鞋即将给我带来“灾难性”的羞辱,为避免同学们的讥笑,我将姐姐最喜欢的红条绒鞋埋在了雪地里,赤脚走进了教室。
谁知放学后,我在茫茫雪海里双手不停地扒开厚厚的积雪,苦苦地寻觅,最终也未能找到那双鞋。
当我忐忑不安回到家中请求姐姐宽恕时,姐姐反倒平静地说:“人一辈子要丢失很多的东西。
只要丢得值得,就不用伤心。
”其实,这双鞋在姐姐眼里,犹如芭蕾舞演员珍惜的红舞鞋一样,平日里她自己也轻易不肯穿。
后来,我走出了大山,姐姐也由少女变成孩子的母亲。
我们姐弟从此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环境里。
那两条乌黑的辫子和一双红绒鞋却一直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么多年来,当时的情形还常常在脑海里闪现。
9.请找出作者概括姐姐形象的一句话,并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分)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两件事的内容。
(4分)①②11.全文语言描写不多,但“姐姐”的话中却蕴含着人生哲理。
谈谈你的理解。
(2分)12.文章标题和内容反复强调辫子的“黑”和绒鞋的“红”,是因为:()(2分)A.来自作者真实的记忆。
B.用鲜明色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突出姐姐的优秀品质。
C.用鲜明的色彩,象征姐姐美好的形象。
D.辫子本来就是黑的,绒鞋本来就是红的,这是写实的方法。
13.结合开头和结尾,联系文章的内容,说说是姐姐的什么思想品质使作者终身难忘?(2分)14.在你的人生经历中,有谁像文中的“姐姐”一样,影响了你的人生轨迹?请用简洁的话概括出你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
(2分)(二)(12分)给女儿的一封信(节选)刘墉┅┅今天我看美国网球公开赛的时候,你过来瞄了几眼,说:“奇怪,这个达文波特为什么没表情?她赢球没露出特别高兴的样子,失分好像也不在乎。
”当时我笑笑,对你说:“就因为她没有得失心,所以能成为世界顶尖高手哇!”其实,很多顶尖高手在赛场上都这样..。
我记得2000年全美高尔夫职业赛时,“老虎”伍兹到最后一天早上,还落后七杆,下午居然反以两杆赢得冠军。
他对记者说:“我完全没有感受到什么戏剧性,因为当时只专心比赛,我关心的就是怎么打好下一杆。
”比赛到最后往往比的是“心理”,谁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发挥出原有的水准,谁就能获胜。
因为比赛时状态容易失常,选手能保持原来的水平就已经不错了。
你看世界溜冰大赛,选手练习的时候,是不是个个神勇?连名不见经传的都能连着三转跳。
但是到了正式比赛,面对满场观众和电视转播,却又一个接一个摔跤。
除了在赛场上要有一颗平常心,赛前保持体力也是重要的。
想想,如果一张弓总被拉满,即使不用时,也用东西撑开,它能有力量吗?当然没有!它平常必须放松,到张弓射箭的时候,才能表现最佳的弹性。
所以好的选手,无论他是运动员,还是作文、演讲比赛的参与者,在他比赛之前,甚至前一阵,都会特意让身体休息。
只有在真正比赛时,才使出全力。
有些人甚至在动静之间,判若两人。
我以前有个学画的女学生就如此,她上课时羞羞怯怯。
好像连有问题都不敢开口,但她居然是华人圈有名的演艺天才。
有一次,我看到她在台上又唱又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后来常想,那些明星之所以在台上能魅力四射,都因为私下尽量收束自己,保留发光发热的能量。
他们的“一飞冲天”,来自“三年不飞”;他们的“一鸣惊人”,来自“三年不鸣”。
你记不记得去年年初我们在北京时,有人在席间谈到太空人杨利伟?说上太空的前一晚,有人偷偷到他房门外听,里面传出呼呼大睡的声音。
第二天,太空船穿出大气层,那最危险的时候,杨利伟的心跳居然也不过七十几下。
养精蓄锐,临危不乱,他才能成功啊。
孩子,你未来会面对许多大的考验、大的比赛,希望你能记住我说的这番道理。
15.第二段中加点的“这样”指的是什么?“戏剧性”在文中指什么? (4分)16.文中“一张弓总被拉满”比喻什么? (2分)17.下列名言中,与文中“女学生”一例所要表达的意思相一致的一项是( )(2分)A.才能是长期努力的报酬。
——福楼拜B.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孙子C.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
——爱默生D.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子18.信中作者希望女儿记住的“这番道理”是什么?(2分)19.向年轻人讲道理的文章不少,而本文耐读又易接受,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2分)①②四、文言文阅读。
(16分)(一)(8分)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