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树问题》说课课件

《植树问题》说课课件


模型思想和应用意识、关注数学素养的提升
教材分析
02 教材及学情分析 人教版 冀教版 沪教版 苏教版
学情分析
02 教材及学情分析
调研前测
画图: 对的 列式计算 人数 百分比 5 12% 对的 画图法 人数 12 错的 13 30% 错的 13
百分比
28%
30%
列式: 错例:
建立表象、合作探究
03
归纳讨论结果,建立模型 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回顾总结
5 、回归教材例题
(四)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
观看导学微课,交流收获
激发探究意识,构建新知
基础练习
归纳讨论结果,建立模型 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
拓展练习
联系生活实际,回顾总结
达标检测
(五)联系生活实际,回顾总结
观看导学微课,交流收获
(四)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
(五)联系生活实际,回顾总结
《了解植树问题》
05
设计特点 《植树问题的类型》
《为什么棵数比间隔数多1》
画图 动手操作 |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猜测
探究
归纳
应用
全员参与
合作交流
1
导学引入、自主构建
2
3
动手实践
4
5
层次分明的练习
《植树问题》板书设计
(两端都栽)
同学们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都载)。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构建解题模型 关注核心素养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说课
东城启元学校 说课教师:张伟杰
例1:两端都栽
例2:两端都不栽
例3:封闭图形(只栽一端)
目 录
设计理念
01
设计理念
猜测—探究—归纳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主动构建模型
渗透:“数形结合” “化繁为简” “一一对应”
示意图:
线段图:
5m 10m 15m 20m
5m 10m 15m 20m
10 2 3
15 3 4
20 4 5
……
联系生活实际,回顾总结
(三)归纳讨论结果,建立模型
观看导学微课,交流收获
1 、观察表格,小组讨论
全长(m) 5 10 15 20 ...... 100 间隔数(个) 1 +1 2 +1 3 +1 4 +1 ...... 棵数(棵) 2 3 4 5 ......
全长(m) 间隔数(个)
棵数(棵)
激发探究意识,构建新知
归纳讨论结果,建立模型 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回顾总结
(二)激发探究意识,构建新知
小组探究活动:
观看导学微课,交流收获
全长(m)
激发探究意识,构建新知
归纳讨论结果,建立模型 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
5 间隔数(个) 1 棵数(棵) 2
03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发现并理解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 教学重点: 树的规律。 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策略解决生活中 教学难点: 的实际问题。
04
教学流程
观看导学微课,交流收获
激发探究意识,构建新知 归纳讨论结果,建立模型
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回顾总结
(一)观看导学微课,交流收获
2、引出本课内容,并给出了例题 3、找信息和问题,圈出关键词 4、通过微课《植树问题的类型》介绍类型
1、教具展示
(二)激发探究意识,构建新知
(1)渗透“化繁为简”
2、画出示意图 (2)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画图、列表格) 1、观察表格,小组交流发现
(三)归纳讨论结果,建立模型
2、发现数量关系,教具演示 3、微课《为什么棵数比段数多1》,加深印象 4、回归教材例题 1、分层次进行练习 2、利用问卷星进行达标检测 1、总结:什么是“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 2、思维拓展
观看导学微课,交流收获
激发探究意识,构建新知 归纳讨论结果,建立模型 归纳讨论结果,建立模型 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
导学微课
观看微课 出示例题
联系生活实际,回顾总结
找到信息和问题,圈出关键词。
(二)激发探究意识,构建新知
观看导学微课,交流收获
第一层次:教具展示
激发探究意识,构建新知
归纳讨论结果,建立模型 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
4 、观看微课《为什么棵数比间隔数多 1 》
观看导学微课,交流收获
激发探究意识,构建新知
归纳讨论结果,建立模型 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回顾总结
(三)归纳讨论结果,建立模型
观看导学微课,交流收获
1 、观察表格,小组讨论 2 、发现数量关系:
构建 模型
激发探究意识,构建新知
全长÷间隔长=间隔数 棵数 = 间隔数 +1 3 、教具演示棵树比间隔数多 1 4 、观看微课《为什么棵数比间隔数多 1 》
第二层次: 画出示意图
联系生活实际,回顾总结
100m
化繁为简
20m
(二)激发探究意识,构建新知
观看导学微课,交流收获
小组探究活动:画出示意图—填表格
画图要求: (1) 任意画一条整厘米长的线段。 (2) 以1厘米为一段画上小竖线。 (3) 假设整条线段为一条路,每个小竖线是一棵树,每段 长5米,完成表格。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猜测、试验、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 初步体会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 构建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的 问题中探索规律,利用画线段图初步 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 力。
总结
激发探究意识,构建新知
学生总结,什么是“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 在生活中还见过什么样的“植树问题”? 如:路灯、花盆、锯木头。
归纳讨论结果,建立模型 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
拓展
联系生活实际,回顾总结
猜测一下两端都不栽和只栽一端时,
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
教学环节:
(一)观看导学微课,交流收获
1、观看《什么是植树问题》导学微课
植树问题
化繁为简
一一对应
全长÷间隔长=间隔数 100÷5=20(棵) 棵数=间隔数+1 20+1=2课教师:陈薇先
构建 模型
激发探究意识,构建新知
归纳讨论结果,建立模型
2 、发现数量关系:
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
全长÷间隔长=间隔数 棵数 = 间隔数 +1 3 、教具演示棵树比间隔数多 1 借助:直观演示、画图、小组合作 4 、观看微课《为什么棵数比间隔数多 1 》
联系生活实际,回顾总结
(三)归纳讨论结果,建立模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