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煤厂安全基础教育培训

选煤厂安全基础教育培训


安全,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
分重要的。无论你是刚刚跨人生产经 营单位的新员工,还是工作多载的中 年人,以及面临退休生活的老师傅都 要把保障自己、他人的人身安全,及 工作单位的生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我们知道,当把人的生命比作是“1”时, 事业就是在“l”后面加“0”,后面的 “0”加得越多,说明事业越辉煌。倘若 人的生命不存在了,“l”后面有再多的 “0”还有什么意义呢?这虽然是一道十分 简单的算术题,却说明了“人的生命是十 分可贵的,人人都必须珍惜”这样一个十 分浅显的道理。所以,必须把保护“人身 安全”放在第一位;时刻牢记安全生产, 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松懈。
人的因素


加强从业人员自身安全素质的培养,提高安全 意识,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能够正确处理 生产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这是消除事 故人为因素的唯一办法。“不使用安全装置或 防护用品”、“擅自乱动规定应由专职人员操 作的设备”、“非指定人员擅自进入危险区域” 等等,这类无视规章制度,明知故犯的行为, 往往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 根据分析,造成事故的“人为因素”主要是 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两个方面:
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对本 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意见和 建议,用人单位应重视和尊重职 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做出答 复。
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权利

职工享有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权利。 用人单位应依法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规程及相关标准的教育培训,使职 工掌握从事岗位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安全生 产知识和技能。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对职工 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职工可拒绝上 岗作业。

物的因素
当人的身体不适时,不及时去医院诊治就会耽误病情, 使小病变成大病。同样,“机械设备带病运转”、使 用“失灵的安全装置”,也会造成工伤事故。因此, 一旦发现设备有问题,操作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立 即报告主管领导及时采取措施。 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而产生不利于安全操作的情绪,另外,还会由于别的 原因直接导致作业人员产生不安全行为;一些作业人 员对作业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没有识别能力,不 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也常引发事故。因此,作业 人员有必要掌握识别这些危险有害因素的方法,在工 作中才能及时有效地避免和消除这些因素,确保安全 生产的实现。
违反劳动纪律
劳动纪律是生产经营单位为保证生产活动正常进行而制 定的规章制度,要求每个员工都必须遵守的行为,不遵 守规章制度的行为,就是违反劳动纪律。 违反劳动纪律的主要表现为: ①上班迟到、早退、中途离岗; ②工作时间干私活、办私事,聚集闲谈、嬉戏; ③上班时睡觉、看电视、看书报、下象棋、打扑克; ④工作中不服从管理者的安排,不听从指挥; ⑤无理取闹、纠缠领导,影响正常工作; ⑥聚众闹事、打架斗殴,酗酒肇事; ⑦私自动用他人设备、工具; ⑧不遵守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等。
知情权
职工有权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
在的危险因素、危害后果,以及针对 危险因素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和事故应 急措施,用人单位必须向职工如实告 知,不得隐瞒和欺骗。如果用人单位 没有如实告知,职工有权拒绝工作, 用人单位不得因此对职工做出处分。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职工有权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
自觉坚持安全生产基本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明确规定,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 工作, 必须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近几年 的实践,这一方针进一步完善为: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
安全第一
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始终
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当安全 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 与速度相互发生冲突时,必 须首先保证安全,即生产必 须安全,不安全不能生产。

物的不安全状态具体表现为:
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存有缺陷。设计不当,结 构不合安全要求,例如设备功能上该有联锁装置的没 有安装;强度不够,如机械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用的 绳索吊具不符合安全要求容易断裂,设备在非正常状 态下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有故障(隐患)未予 以及时修复等。 ②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如无防护 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限位装置,无 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电气设备未接地,绝 缘不良,无消声系统等;还有防护不当等情况。 ③劳动防护用品、用具配备缺少或有缺陷;缺乏具体 使用规定。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这一方针明确提出,必须坚持
“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制规定 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在组织生产过 程中,必须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 放在第一位;善意告诫每个从业 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把 保障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安全意识
所谓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头脑
中建立起来的生产必须安全的 观念,也就是人们在生产活动 中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 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 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
安全生产基本常识
中煤洗选公司东露天选煤厂
一、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

生产经营单位中工作在第一线的从业人 员,是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骨干力量,是安 全生产的主力军。处在第一线的员工是防 止、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排头兵,也 有可能是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当事人。 作为一名劳动者,肩负着为本单位、为社 会创造财富的使命;作为一名家庭成员, 承担着维护家庭幸福生活的责任。国家、 单位和家人都期望着我们事业有成,平安 健康。因此,我们自身的安全保障问题, 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认清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
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操作人员缺乏安全生 产知识、疏忽大意或采取不安全的操作而引起 的生产安全事故称为“人的因素”。 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因机械设备有缺陷或工 作环境条件差,而引起的生产安全事故,称为 “物的因素”。 三是环境上的缺陷。 四是管理上的缺陷。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而引 起的生产安全事故,称为“管理的因素”。
管理的因素
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安全生产组织不健全; 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合格; 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 安全生产检查不及时; 劳动防护用品无保障等。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十大权利
要求获得劳动保护的权利

职工有要求用人单位保障职工的劳动安全、防 止职业危害的权利。职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 关系时,应当要求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 当载明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 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 品;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及有效的 防护措施;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定期进 行健康检查;依法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等。

“事故苗头”带来的危害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可导致人员的伤害。
物的不安全状态可导致财产的损失。 环境的缺陷可导致工作环境被破坏。 管理上的缺陷可导致迁就作业、制度
不完善、职业病的产生。
消除“事故苗头”避免事故发生


生产过程中,会有各种危险因素产生而使人遭受事 故的伤害。但是,事故的发生都是有各种原因的, 而且在事故发生前都会有各种预兆,正如一个人在 生病前,必然先有各种症状,如“发热”、“身体 不适”等预兆。事故也是如此,每发生一件重大事 故前必然孕育着许多事故苗头。 “事故之前有征兆,征兆之前有苗头”。重视事故 苗头的分析,是消除事故的科学态度。不能对事故 苗头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或者认为发生事故苗头没 有伤人而麻痹大意。如果采取这种态度,那么本身 就孕育着重大事故的先兆。所以,生产经营单位和 每一位从业人员都应当重视事故苗头的分析,建立 事故苗头的登记制度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予以消 除。

环境上的缺陷
作业场所不符合安全要求。没有安全通道, 作业场所狭窄,场地杂乱;物件堆置的方 式或放置的位置不当;操作工序设计或配 置不安全等。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作业环境的照 明太暗或太亮,通风换气差;作业环境的 道路、交通的缺陷,噪声太大;作业环境 存在风、雨、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等。

违章操作

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违反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违反工艺技术、安全 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均属于违章操作。 违章操作的主要表现为: ①不按规定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穿拖鞋、凉鞋、高跟鞋、裙子、 喇叭裤、系围巾以及留长发辫而又不将其放在工作帽内等。 ②发现设备或安全防护罩缺损不能正确处理或不向领导反映,继续冒险操作;或者自作 主张擅自将防护装置弃之不用,甚至随意拆除。 ③忽视安全、无视警告,冒险进入危险区域、场所,攀坐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篮等 不安全位置。 ④不按操作规程、工艺要求操作设备。擅自用手代替手动工具操作,用手清除切屑,不 用夹具固定、用手拿着工件进行机加工等。 ⑤擅自动用未经检查、验收或已查封的设备和车辆,以及未经领导批准,任意动用非本人 操作设备和车辆。 ⑥不按操作规程,擅自在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检查、调整、 焊接、清扫和排除 故障等工作。 ⑦不执行规定的安全防范措施,对违章指挥盲目服从,不加抵制。 ⑧对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按规定进行储运、收发和处理。 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独立操作。特种设备和要害部门,不认真登记和交接班,甚至擅自 离岗或睡岗。 ⑩以拼设备、拼体力来抢时间、赶速度、冒险蛮干或不按工艺要求操作设备,使设备超 负荷运行。
预防为主
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时刻注意预防
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生产的各环 节,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岗位安 全职责,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发 现事故隐患要立即处理,自己不能处 理的要及时上报,要积极主动地预防 事故的发生。
综合治理

就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协 调各条战线和各个系统,调动社会各种积 极因素,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 科技的和行政的等各种手段,采取各种有 效措施,全方位地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有 效的科学管理,主动排查、综合治理各类 隐患,把工作做在事故发生之前,把事故 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生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