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钠及其化合物_教案.doc

钠及其化合物_教案.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适用学科高中化学适用年级高三适用区域沪教版区域课时时长(分钟) 2 课时1.金属钠的性质知识点2.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1.识记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 2. 掌握金属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3.以金属钠为例,掌握第 IA 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重点金属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教学难点第 IA 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知道钠元素化学在等级考的考纲中对学生有如下要求(1)掌握钠的常见物理和化学性质。

(2)知道钠的常见氧化物的基本性质。

(3)掌握钠化合物的性质。

(4)运用简单元素周期律推断第一主族部分元素的化学性质。

使用建议说明:本节课是学生理解学习纯碱工业的基础,上好这节课尤为重要;关于本节课的导入笔者认为有很多种方法,一般控制在十分钟左右为宜,建议如下:1、直接导入法:如本讲事例2、课前小测:针对学生学校里近期讲授的内容进行出题(以简单题和中档题为主,以 10 分钟左右为宜)进行测验,,也可以针对基础知识进行复习提问,检查学生学校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而展开教学二、知识讲解使用建议说明:钠元素化学在高考中多次出现,考纲要求掌握相关重要反应。

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可以用刀切割、密度小于水大于煤油、熔沸点低。

焰色反应为黄色。

2.化学性质:( 1)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2Na+Cl22NaCl(白烟)2Na + SNa2S(研磨爆炸)缓慢氧化: 4Na+O22Na2O(白色固体)剧烈燃烧: 2Na+O2Na2O2(淡黄色固体)( 2)钠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2Na+2H2O2Na++2OH-+H2↑( 3)与酸(主要指非氧化性酸)的反应:钠不足,则反应为:钠与酸直接反应。

2Na+2H+ 2Na++H2↑钠过量,则反应为: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3.钠的保存:少量的钠保存于煤油中,大量的钠密封于固体石蜡中。

4.钠的用途:电光源、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用于原子反应堆导热剂、还原剂用于冶炼金属。

特别提示:1.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用量无关,与反应条件有关。

2.钠与水、酸反应的本质为钠与水电离出的H+反应。

考点 2钠的氧化物钠的氧化物的性质物质氧化钠过氧化钠化学式Na2O Na2O2电子式化合价O(-2) O(-1)阴、阳离子个数1:2 1:2 比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粉末O2 2Na2O+O2 Na2O2 ---化 CO2 Na2O+CO2 Na2CO3 2Na2O2+2CO2 2Na2CO3+O2 学H2O Na2O+H2O 2NaOH 2Na2O2+2H2O 4NaOH+O2↑性2Na2O2+4HClHClNa2O+2HCl 2NaCl+H2O 4NaCl+2H2O+O2↑质SO2 Na2O+SO2 Na2SO3 Na2O2 +SO2 Na2SO4 类别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稳定性不稳定,可继续氧化稳定用途制 NaOH,用途较少做供氧剂、氧化剂、漂白剂等转化关系2Na2O+O2 2Na2O2特别提示:1.Na2O2与 H2O、CO2的反应都是 Na2O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每生成 1molO2都转移 2mol 电子。

2.在研究 Na2O2与其他溶液反应时,要注意到Na2O2的强氧化性和溶液的强碱性。

3.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 Na2O2 分别投入等量且足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考点 3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物质Na2CO3 NaHCO3俗名苏打、纯碱小苏打颜色状态白色固体白色粉末易溶于水能溶于水水溶性溶解度大小比较: Na2CO3 >NaHCO3溶液与变红变红酚酞颜色深浅比较: Na2CO3 > NaHCO3Na2CO3+2HCl NaHCO3+HCl与盐酸2NaCl+CO2↑+H2O NaCl+H2O+CO2↑反应反应速率: NaHCO3 >Na2CO3与氯化Na2CO3+CaCl2 CaCO3↓+ -------钙溶液2NaCl(CO32 - +Ca2 +CaCO3↓)NaHCO3+Ca(OH)2(过量)NaOH+CaCO3↓+H2ONa2CO3+Ca(OH)2 (HCO3 -+OH-与澄清CaCO3↓+2NaOH +Ca2+ CaCO3↓+H2O)石灰水(CO32-+Ca2+2NaHCO3+Ca(OH)2(少量)CaCO3↓)Na2CO3+CaCO3↓+2H2O(2HCO3- +2OH-+Ca2+CaCO3↓+2H2O+CO32- )与氢氧NaOH+NaHCO3 Na2CO3+H2O 化钠溶-----(OH-+ HCO3-CO32-+液H2O)热稳定稳定性2NaHCO3 Na2CO3+CO2↑+ H2O 主要用玻璃、造纸、制肥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途Na2CO3→NaHCO3: Na2CO3+CO2+ H2O 2NaHCO3相互NaHCO3→Na2CO3:转化NaOH+ NaHCO3 Na2CO3+H2O(OH-+ HCO3-CO32-+ H2O)2NaHCO3Na2CO3+CO2↑+ H2O1.分别加热,有气体放出者为NaHCO3(适用于固体)2.分别滴加盐酸,立即有气体放出者为NaHCO3;刚开始无气体放出,一段时间后有气体放出者为Na2CO3,鉴别3.分别滴加 CaCl2 溶液或 BaCl2 溶液,白色沉淀生成者为Na2CO3,NaHCO3无现象4.等浓度溶液,碱性较强的为Na2CO31.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化学上叫焰色反应。

(为物理变化)2.焰色反应的操作顺序可概括成如下几个字:洗-烧—蘸—烧。

3.观察钾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因为钾中常混有含钠元素的杂质,而蓝色钴玻璃可滤过黄光。

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钠――黄色4.碱金属元素简单对比相似性递变性(由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结构最外层均为 1 个电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性质较强的金属性金属性依次增强物理性(除 Cs 外)都呈银白色,密度逐渐增大( K 反常),质密度较小,熔沸点较低熔点逐渐降低单质性都有较强的还原性还原性依次增强,质化学性都与氧气反应与 O2反应越来越剧烈,质都与水反应生成强碱与氢气产物越来越复杂三、例题精析使用建议说明:此处内容主要用于教师课堂的精讲,每个题目结合试题本身、答案和解析部分,教师有的放矢的进行讲授或与学生互动练习。

质例量题相等1、质量分数相同的两份稀盐酸分别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完全反应,消耗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A.碳酸钠多B.碳酸氢钠多C.一样多D.无法确定【答案】 B【解析】利用关系式法: NaHCO3+HCl NaCl+H2O+CO2↑Na2CO3+2HCl 2NaCl+H2O+CO2↑可得 2NaHCO3~~ 2HCl~~ Na2CO316873106显然可见:碳酸氢钠多。

故选:B。

下例列题实验2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 NaHCO3混合物中 Na2CO3质量分数的是()A.取 a 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 b 克B.取 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 b 克固体C.取 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 b克D.取 a 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 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 b克固体。

【答案】 C【解析】 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通过加热分解利用差量法即可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 A 正确;Na2CO3和 NaHCO3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所以 bg 固体是氯化钠,利用守恒法可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B 正确;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也会生成水和二氧化,所以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会混有水蒸气,即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因此选项 C 不能测出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 Na2CO3和 NaHCO3都与 Ba(OH)2 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O32-+ Ba2+BaCO3↓、 HCO3-+ OH-+ Ba2+H2O+BaCO3↓,因此最后得到的固体是BaCO3,所以可以计算出 Na2CO3质量分数,选项 D 也正确。

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例题 3选项A B C D分离植物除去氯化钠晶除去CO2分离 CCl4实验油和氯化体中混有的氯气体中的中的 Br2钠溶液化铵晶体HCl 气体装置或仪器【答案】 A【解析】 B 项,蒸馏的方法是分离互溶的液体,故错误; C 项,过滤的方法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故错误; D项,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

例题1.4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钠块,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减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B.溶液的 pH不变,有氢气放出C.溶液中的 Na+数目减小,有氧气放出D.溶液中的 c(Na+) 增大,有氧气放出【答案】 B【解析】钠放于 NaOH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 NaOH和 H2,由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温度不变,故有 NaOH晶体析出,而析出晶体后溶液仍饱和,故溶液的浓度不变, pH不变。

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例题 5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NaCl 与 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答案】 D【解析】 A 项,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呈现苍白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为淡蓝色的火焰, A 项错误;铂丝的焰色反应为无色, B 项错误;观察钾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时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其他焰色反应不需要,C项错误;焰色反应是元素特有的性质,所以 D 项正确。

四、课堂运用使用建议说明:在对课堂知识讲解完,把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以及练习精讲了之后,再用练习马上进行课堂检测,根据学生情况建议分 3 个难度层次:易,中,难。

基础1、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2、氢化钠( 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元素显+1 价;氢化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NaH中存在 -1 价的氢离子,还原性比氢原子强B. NaH与 H2O反应时水作氧化剂,反应放出热量C. NaH中氢元素的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D.微粒半径: H+> H> H-【答案】1、C2、D【解析】1、解决此题关键要掌握Na2CO3和 NaHCO3的性质异同,特别是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两者都会产生白色沉淀,因此无法鉴别,而加BaCl2 溶液,现象不同,仅Na2CO3与 BaCl2 反应中有 BaCO3沉淀生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