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及社会问题
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及社会问题
第二节当代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在当代社会中,社会政策的重要性与社会问题的增多和复杂化有着密 切的联系。因此,在进行社会政策分析时应该深入了解社会问题及其 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一、社会问题的基本含义及特点 1、社会问题的基本含义 对于什么是社会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在社会问题的解释
上存在着下列不同的观点: 社会病态论——认为其是违背社会道德的现象,社会群体的道德病态
第一节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
2、人的需要与需求 人的需要与需求是两个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差异的概念。对这
两个概念做出区分是有实质意义的。从一般意义上看,需求 (demand)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们现实的、可以指望得到满足 的需要。这种需要能到人的行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社会政策更关注人们的基本需要,而这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不应 该受其本人支付能力的限制:如果本人没有能力满足基本需要, 则应该得到社会的帮助。 3、个人需要的基本类型 英国学者布莱德萧对需要概念进行了分类,他认为存在四种需 要: (1)规范性需要。这种需要是业已建立起来的标准与实际存在 的状况比较之下产生的。即只要个人或团体的现状未能达到理 想中的期望标准,那么需要就会产生。——贫困线
第一节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
2、社会需要与社会政策的关系 当代社会对社会政策具有功能性的需要,而社会政策在满足这
种社会需要方面是有效的。社会政策在满足社会需要方面的确 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来说,社会政策满足社会需要的有效 性表现在: 第一,社会政策能有效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满 足社会的整合需要。 第二,社会政策能够规范社会成员的社会行动,从而满足社会 的秩序需要。 第三,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距离由于社会政策的实施而有缩小 的倾向,有效地消除了社会紧张状态,从而满足了社会稳定的 需要; 第四,社会政策可以有效得调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不 平衡问题,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能同步进行,使人类社会日 益接近既追求效率又追求公平的社会目标,从而满足了社会发 展的需要。——社会控制功能
或社会本身的道德不健康状态就是社会问题。 生物社会论——社会问题是由于人类的生理因素造成的某种行为现象。 社会解组论——社会问题是社会变迁导致的社会失控现象。 文化失调论——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相互关联的各部分的文化变化速
度的不同导致社会整体的混乱现象。 越轨论——社会行为与社会目标和制度化手段,或说社会期待与社会
(4)比较的需要。当一些人所获得的产品和服务 少于同类的其他人时,就会产生需要的感觉。
所有的需要或多或少地都带有主观的性质,即便是 规范性需要,所建立的标准也是人为的,因而也是 社会的、文化的。
第一节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
4、个人的基本需要及其刚性与弹性 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按其对人的生命的意义,从低到高进行了
排列,共有七个层测,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 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些需要有些是基本的,并且具有普遍性,这些需求被界定为 人类的基本需要。基本需要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每个 人都必须得到满足的需要,即如果一个人没有满足其基本需要, 他就没有达到“人”的最低生活状态。社会政策最基本的目标 是要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人类的某些基本需要是整个社会必须保证其满足的,这意味着 人的某些基本需要是社会政策所面对的具有“刚性”的需要。 但基本需要的刚性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差异和变化。在不同的 时代、不同地区,基本需求的刚性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弹性,需 要的满足程度会发生变化。因此,个人的基本需求也是社会定 义的,也是相对的概念。在当代社会中对人们基本需要的测量 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的、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第一节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
2、社会需要对社会政策的导向作用 社会政策在满足内容、满足程度和方式上,都以社会需
要为政策规划和落实的基础。社会政策对整体社会需要 的回应,实际上是试图控制社会风险的发生。社会政策 对个人需要的满足并不能完全保证社会风险得到有效克 服,社会整体需要对社会政策的导向作用也因此更加明 显。社会需要的政策导向作用由于强调“社会本位”, 还有与个人需要的导向作用发生对立的可能。 在社会分化的条件下,社会政策的需要导向表现出高度 的复杂性。较高层次的个人需要在不同的人那里必然有 不同的表达。不同的人群实际上是不同的利益全体,社 会政策要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需要,这本身就表现 出在社会分化条件下需要导向的复杂性。
现实之间的差距,就是社会问题。
第二节当代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冲突理论——社会问题是价值矛盾和冲突造就的社会后果。社会中的 冲突不仅表现在价值方面,也表现在权力和利益方面,冲突的结果可 以的外在表现。 标签理论——较为重视社会问题的主观定义取向。认为社会问题是由
哪些因素在影响着政府的社会政策决策和实施?(社会政策 的影响因素)
政府是如何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的?(社会政策的动态过程) 搞清楚这些问题是理解社会政策的关键。在本部分从第四章 到第十章的内容中,我们就从各个方面对上述问题的基本原理 做基本的介绍和分析。
第四章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及社会
问题
政府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最基本的目的是要 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并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因此,社会政策实对个人、群体、社区的各种 需要的制度性回应,是对社会问题采取的应对 措施。社会政策分析的内容之一,是要分析政 策的需要基础以及社会正参与社会问题之间的 关系。本章主要讨论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的概 念及其对社会政策的导向作用、社会问题的基 本性质和特征及其与社会政策的关系、当代社 会问题的主要方面以及社会政策在解决社会问 题中的作用和有限性。
第一节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
社会政策在满足社会需要过程中也有局限性,主要: 第一,通过社会政策而调节人们的社会关系,总是
会影响到原来的利益格局。社会政策的整合作用有 限。 第二,社会秩序的实现还需要其他社会控制制度的 配合才是可能的。 第三,社会政策不能完全控制个人的社会风险,很 容易由个人风险引发社会系统风险,影响社会稳定。 第四,社会政策就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仍然有很多争论。 总之,社会政策在满足社会整体需要的过程中,总 是有其局限性的。
社会群体导致的,因为社会群体标定了那些人的行为属于违反规则的 行为。特定的社会群体能把规则用于特定的人。核心观点是社会问题 是社会的主观定义,即人们对某些人、某些行为、某些现象所作的主 观性社会反映。 帕里洛认为界定社会问题需要考虑四个因素:一种社会现象是否给社 会或个人成员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是否触犯了社会中某些权力阶层的 价值标准;是否能持续存在;针对这些现象是否有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总之,社会问题可以被认为是对社会成员和社会整体造成负面影响、 社会主流价值不能接受因而需要采取集体行动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在社会政策领域内,社会问题应该是众多的个人或社会整体的某种需 要得不到满足的一种社会状况,而社会政策就是试图用集体的行动去 改变这种状况。
第一节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
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时社会政策行动的基础。但人的需要是浮躁的, 既有基本的需要,也有高层次的需要;既有个人需要,也有机体的需 要和社会需要。因此,在进行社会政策分析时首先要对人的需要做出 仔细的分析和明确的界定。
一、个人需要和社会政策 1、个人需要及其社会意义 社会政策中的需要概念是相对狭义的概念,指个人及社会的需要,即
第二编社会政策基本原理
在各国和各个时代政府的社会政策体系中,对同样的问题常 常有许多不同的解决办法,社会政策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 对各种方案的选择过程。正是有着多种选择,使得社会政策充 满了各种变量和不确定性,从而使社会政策分析成为一个充满 挑战性的工作。接下来我们就要问:
什么样的社会政策是一项好的社会政策?(评价和选择适合 政策的标准)
个体和社会为了维系其生存并求得发展而必须设法满足的摄取状态。 人的需要首先表现在个人的需要,即人类个体在其生活中具有的各种
需要。每个人首先具有各种基本的生理性需要,但人又有较高层次的 需要,这些需要具有社会性的意义。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个人需 要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需要,是社会需要在个体层次上的表现, 或说是个体层次上的社会需要。所以,个人需要实际上不是单个人的 需要,即使表现为个体的需要,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其社会的性质。归 根到底,个人需要应该是社会成员的社会需要。 个人的需要就内容而言,与人类的生物、情绪、社会和精神层面都有 关系。
第一节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
6、社会政策在满足个人基本需要中的作用 社会政策是当代社会中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主流方式。满足个
人的基本需要在当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社会成员的社会权利, 而不仅仅是慈善的对象了。社会政策在满足个人需要中的有效 性与局限性。 社会政策由于能有效地调动社会资源,在全社会的范围内针对 人们的种种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解决人们面临的社会问 题,因此,在满足个人需要方面,社会政策表现出较高的有效 性。 局限性:第一,社会政策满足的是人们的基本需要,但远不是 全部的需要。任何一项社会政策都不可能满足人们的所有需要。 第二,在现实的社会政策实践中,即使是基本需要也无法完全 通过社会政策来满足。第三,社会政策总是表现出非个性化的 特征。但个人需要千差万别。
第一节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
三,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对社会政策的导向作用 1、个人需要对社会政策的导向作用 社会政策以组织化、制度化的原则为社会成员提供保障机制。
具体来说,个人需要对社会政策的导向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 (1)满足个人需要的方向(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 人类需要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当代社会政策不再仅仅满足人 们的基本需要,对那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人们的个人需 要,社会政策也要试图满足。 (2)满足程度。社会个体对社会政策的满意程度却是社会政策 规划和落实的基础。社会政策满足个人需要的程度会随着社会 个体对社会政策满意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3)满足方式。与多层次的个人需要相对应的是多层次的政策 体系。与发展性的个人需要相对应的是新的政策领域和新的政 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