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OSI 数据链路层
1.
在网络中实现第 2 层协议时应该考虑哪三个因素?(选择三项)
所选的第 3 层协议
网络的地址范围
传输层定义的PDU
物理层实现
要连接的主机数量
2.
请参见图示。
假设图示中的网络已收敛,即路由表和
的以太网帧目的地址字段中放入以下哪个MAC地址?
ARP表均完整,主机 A 将在发往www.server
0 0-1c-41-ab-c0-00
00-0c-85-cf-65-c0
00-0c-85-cf-65-c1
00-12-3f-32-05-af
3.
下列哪些选项是共享介质以竞争为原则的介质访问属性?(选择三项)
非确定性
开销较低
每次只有一个站点能够传输
存在冲突
设备必须等待轮到自己
令牌传递
4.
有关物理拓扑和逻辑拓扑的陈述,下列哪一项正确?
逻辑拓扑始终与物理拓扑相同。
物理拓扑与网络传输帧的方法有关。
物理信号路径是按数据链路层协议定义的。
逻辑拓扑由节点之间的虚拟连接组成。
5.
决定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因素是什么?(选择两项)
网络层编址
介质共享
应用进程
逻辑拓扑
中间设备的功能
6.
下列哪些有关介质访问控制的陈述是正确的?(选择三项)
以太网采用CSMA/CD
定义为帧在介质中的放置方法
以竞争为原则的访问亦称确定性访问
802.11采用CSMA/CD
数据链路层协议定义了访问不同介质的规则
受控访问存在数据冲突
7、
下列哪些陈述描述的是令牌传递逻辑拓扑?(选择两项)
按照先到先得原则使用网络。
只有当计算机拥有令牌时才能传输数据。
所有主机都将接收其它主机发送的数据。
相互之间依次传递电子令牌。
令牌传递网络存在冲突率高的问题。
8、
网络管理员有责任以图形精确表示公司网络线路和设备在建筑内的位置。
这种图是什么?逻辑拓扑
物理拓扑
电缆路径
线路网
接入拓扑
9、
以太网帧中的前导码有何作用?
作为数据的填充位
用于同步计时
用于标识源地址。
用于标识目的地址。
10 、
下列哪些关于OSI 模型各层地址的陈述是正确的?(选择两项)
第 2 层通过烧录到网卡的物理地址来标识设备
第 2 层地址标识正在通信的应用程序
第 3 层地址代表分层编址方案
第 4 层地址将通信转发到正确的目的网络
第 4 层地址由中间设备用于转发数据
11、
请参见图示。
下列哪项陈述描述了图示网络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三个网络全部采用CSMA/CA 。
所有网络都不需要介质访问控制。
网络 1 采用CSMA/CD而网络 3 采用CSMA/CA 。
网络 1 采用CSMA/CA而网络 2 采用 CSMA/CD 。
网络 2 采用CSMA/CA而网络 3 采用 CSMA/CD 。
12 、
请参见图示。
流量从PC 路由到笔记本电脑时,会进行多少次CRC计算?
1
2
4
6
8
1 6
13 、
请参见图示。
PC正在向笔记本电脑发送帧。
离开RouterB时,帧中包括的源MAC地址和源IP 地址分别是什么?(选择两项)源 MAC-PC
源 MAC - RouterA 的 S0/0 源
MAC - RouterB 的 Fa0/1 源 IP-
PC
源 IP - RouterA 的 S0/0 源
IP - RouterB 的 Fa0/1
14、
数据链路层的哪个子层负责准备供物理层传输的信号?
LLC
MAC
HDLC
网卡
15、
当设备从一个网络或子网移至另一个网络或子网时,下列哪两项陈述是正确的?(选择两项)
必须重新分配第 2 层地址。
不应改变默认网关地址。
设备使用同一个第 2 层地址仍可正常工作。
需
要将其它端口号分配给应用程序和服务。
必须重新分配第 3 层地址才能与新的网络通信。
16、
数据链路层有何功能?
提供数据格式化
在两台主机之间提供端到端数据传送
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提供数据传送
通过公共本地介质提供数据交换
17、
逻辑点对点拓扑的特征是什么?
对节点进行物理连接。
节点的物理布局受到限制。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可以非常简单。
链路上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需要较大的帧头。
18、
将数据包封装成帧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提供网间路由
格式化数据以便向用户显示
有助于数据进出介质
标识与传输的数据相关联的服务
19 、
数据链路层帧尾有何主要作用?
定义逻辑拓扑
提供介质访问控制
支持帧错误检测
传送帧的路由信息
20 、
有效的以太网第 2 层地址有哪三项特征?(选择三项)
其长度为48 个二进制位。
被视为物理地址。
通常以十六进制格式表示。
由四个二进制八位数组成。
用于确定数据的网络通路。
当网络中添加或删除以太网设备时必须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