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试卷及答卷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试卷及答卷

一、填空题(0.5*84=42分)
1、工业机器人按手爪的运动形式可分为、、。

2、快速成型制造简称,其主要工艺方法有、、
、。

3、传感器是能够将外界的信号,按一定规律转换成输出的器件或装置。

4、MEMS是的英语缩写。

WSN是的英语缩写。

FMS是
的缩写。

FMC是的缩写。

5、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通常可划分为三代,第一代是指,第二代是指,第三代是指。

6、传感器是由、、三部分组成。

7、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是和渗透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概念。

8、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由、、、
等组成。

9、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是和技术的有机结合。

10、机电一体化的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
、。

11、伺服系统的控制方式有、、。

12、工业机器人主要由、、、、
组成。

13、工业机器人根据动作方式,手臂可分为、、。

14、工业机器人按机构运动特征分为四种、、
、。

15、数控机床由、、、
、组成。

16、数控机床按工艺用途分为、、;按控制运动轨迹分为、、;按控制联动的坐标轴数分为、、、;按控制方式分
为、、、。

17、传感器按被测物理量可分为、、、、。

18、柔性制造系统通常由、、、组成。

19、根据自动生产线的组成,可以分为、、。

20、全自动洗衣机按其结构可分为、、、
、。

二、选择题(1.5*22=33分)
1、快速成型技术是3D打印技术中的一种()
A、对
B、错
2、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用的最好的传感器是()
A、压电式传感器
B、开关式加速度传感器
C、微硅加速度传感器
D、弹性位移传感器
3、汽车仪表盘的油量指示表用的传感器是()
A、电磁传感器
B、电容传感器
C、浮子液位传感器
D、电缆式浮球开关
4、下列()不能用做加速度检测传感器。

A、电容式
B、压电式
C、电感式
D、热电偶
5、下列关于传感器技术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一化
B、集成化
C、微型化
D、网络化
6、欲测量极微小的位移,应选择()自感传感器。

A. 变隙式
B. 变面积式
C. 螺线管式
7、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完成所要求的动作这一功能的是()。

A、机械本体
B、动力部分
C、控制器
D、执行机构
8、FMS适用于下述何种生产类型()。

A、单件,小批量
B、大批量,多品种
C、A和B
9、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

A. 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
B. 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
C. 电容保持常数,电感为变量
D. 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
10、对处于钢板表面的缺陷宜采用()探伤。

A. 电涡流
B. 超声波
C. 测量电阻值
11、发现某检测仪表机箱有麻电感,必须采取()措施。

A.接地保护环 B.将机箱接大地 C.抗电磁干扰
12、传感器的输出量通常为()
A.非电量信号 B. 电量信号 C. 位移信号 D.光信号
13、电子秤中所使用的应变片应选择()应变片.
A. 金属丝式
B. 金属箔式
C. 电阻应变仪
D. 固态压阻式传感器
14、为提高集成度,测量气体压力应选择()。

A. 金属丝式
B. 金属箔式
C. 电阻应变仪
D. 固态压阻式传感器
15、应变测量中,希望灵敏度高、线性好、有温度自补偿功能,应选择()
测量转换电路。

A. 单臂半桥
B. 双臂半桥
C. 四臂全桥
D. 独臂
16、螺线管式自感传感器采用差动结构是为了()。

A. 加长线圈的长度从而增加线性范围
B. 提高灵敏度,减小温漂
C. 降低成本
D. 增加线圈对衔铁的吸引力
17、自感传感器或差动变压器采用相敏检波电路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

A. 提高灵敏度
B. 将输出的交流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
C. 使检波后的直流电压能反映检波前交流信号的相位和幅度
18、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A 机械本体
B 动力与驱动部分
C 执行机构 D. 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
19、机电一体化的高性能化一般包含()。

A高速化B高精度C高效率D高可靠性。

20、快速成型制造中的熔融沉积制造法不适合()的加工。

A. 树脂材料
B. 金属材料
21、使用压电陶瓷制作的力或压力传感器可测量()。

A. 人的体重
B. 车刀的压紧力
C. 车刀在切削时感受到的切削力的变化量
D. 自来水管中的水的压力
22、下列属于四端元件的是()。

A. 应变片
B. 压电晶片
C. 霍尔元件
D. 热敏电阻
三、综合题(共25分)
1、按坐标形式写出下列工业机器人的分类(2.5*4=10分)
2、分析下列工业机器人手爪的运动,按图示驱动力的方向写出其是如何运动的。

(2.5*6=15)
答卷
一、填空题
拨杆杠杆
1、回转、平移、平动
2、RPM、光固化成型法、叠层实体制造法、选择性激光烧结法、熔融沉积制造法
3、非电、电
4、微机电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单元
5、可编程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自治式
6、敏感元件、传感元件、测量转换
7、微电子技术、机械技术
8、伺服传动系统、数字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
9、机械、微电子
10、反馈元件、比较元件、放大元件、执行元件、被控对象
11、开环控制伺服系统、闭环控制伺服系统、半闭环控制伺服系统
12、操作机、驱动机构、传感器、控制器、驱动源
13、伸缩式、伸缩旋转式、柔性结构式
14、直角坐标系、圆柱坐标系、极坐标系、多关节
15、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机床本体、检测反馈装置
16、金属切削类数控机床、金属成型类机床、特种加工类数控机床、点位控制、直线控制、轮廓控制、两坐标联动、三坐标联动、两轴半坐标联动、多坐标轴联动、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半闭环控制、混合控制
17、机械量、热工量、成分量、状态量、探伤类
18、机床、控制系统、物料运送系统、操作人员
19、刚性自动线、柔性自动线、组合自动线
20、洗涤脱水系统、传动系统、支承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
二、选择题
1、B
2、C
3、B
4、D
5、A
6、A
7、D
8、C
9、B
10、A
11、B
12、B
13、B
14、D
15、C
16、B
17、C
18、ABCD
19、ABCD
20、B
21、C
22、C
二、综合题
1、直角坐标系、多关节、极坐标系、圆柱坐标系
2、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