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厕所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厕所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关键部位施工方法第一节工程难、特点分析1.预埋地脚螺栓安装施工要求高本工程钢结构柱与基础采用预埋地脚螺栓固定,土建施工期间,需定出预埋地脚螺栓的精确位置后,在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同时安放,并提请监理单位复核。

由于螺栓预埋精度较高,螺栓的相邻位置、标高、垂直度在施工中需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

螺栓在安装前与钢筋之间的距离要考虑周到,以免受力钢筋与螺栓相碰而影响螺栓的安装精度。

对策:预埋地脚螺栓在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同时安放,地脚螺栓埋设位移偏差要求≤2mm,标高精度控制必须满足柱脚螺栓在混凝土内握裹长度及头部双重螺母拧紧后,螺杆丝扣露出长度的要求。

地脚螺栓预埋精度检测方法:A.仪器检测法: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点上,或两个地脚螺栓中心引出线上。

测出基础中心线到每个螺栓中心线的距离,同时用经纬仪测出纵横方向的垂直度偏差值。

用水准仪测出基础表面的标高及平整度。

B.直角复测法:此方法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复核基础是否是方形的,同时测出每个螺栓到中心线的偏差值。

地脚螺栓处混凝土第一次浇注至柱脚底板下50mm,通过地脚螺栓上的调整螺母对底板进行标高调整,底板调整到位后进行底板下二次灌浆。

2.成品、半成品保护要求高由于在整个施工中施工队伍较多,交叉作业频繁,为了加强对已完施工操作面的成品建材的保护,避免不必要的返修工作,我公司将派专人负责对施工成品(产品)进行监控、保护。

装饰工程施工中对已完操作面的保护尤为重要,在确保自身施工质量加强产品保护的同时,必须防止其他施工队伍对产品的意外损坏,避免返工。

对策:(1)对成品及设备部件的保护管理措施保护管理:采用“护”、“包”、“盖”、“封”等保护措施,对成品、半成品进行防护,并由各专业承包单位专人巡视检查,发现保护措施损坏的要及时恢复。

成品保护:对本工种己完成品、半成品制订保护措施,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他人的成品具体应落实到人,措施落实到物。

设备保管:在现场为专业安装提供必要的保管仓库,防止材料、工具等失落。

并搭设一定量防雨棚,并应带箱堆放,保管时做到不淋雨、不受潮、不被碰撞,另部件、开关等不被拆盗,设备移动时要经过责任人员同意,使设备处于完整无损状态。

(2)门窗的保护措施门窗运输时应做到妥善捆扎,樘与樘之间用非金属软质材料隔垫开,吊运时选择牢靠稳固的着力点,放置窗体相互磨损、挤压、扭曲变形。

进入施工现场后应在室内竖直排放,产品不能接触地面,底部用枕木垫高10cm,室内保持清洁、高燥、通风。

(3)玻璃的保护措施玻璃制品运输至现场的途中不能水平安放,须竖向安放,底部用木板作垫板,然后在外部包裹软布,再用绳子固定。

装卸车采用人工方式搬运,现场需有指定的临时堆场,底部设模板、软布作垫层,按照竖向堆放。

(4)涂料保护措施在刷涂料前,预先清理基底表面;涂料干燥前,应防止尘土沾污和空气的侵蚀。

涂料施工完毕,尚未干燥前,设置标志牌,防止触摸。

(5)地坪的保护工作地砖铺贴后,粘结层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原则上不得在地坪表面行走或则堆放材料。

地坪施工最后的阶段,做好保洁工作,对表层进行清洗,擦除表层上的垃圾、灰层,但需注意不得划伤地砖的面层。

第二节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1.1施工部署1.1.1施工准备1.1.1.技术准备1.组织各专业人员熟悉图纸,对图纸进行自审,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和设计意图。

各专业相互联系对照,发现问题,提前与发包方、设计单位协商,参加由发包方、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2.编制施工图预算,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所需要材料的详细数量、人工数量、大型机械台班数,以便做进度计划和供应计划,更好地控制成本,减少消耗。

3.根据项目施工的内容,拟定加工及定货计划。

4.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需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

5.技术交底专业均采用三级制,即各专业工程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各班组长,技术交底均有书面文字及图表,级级交底签字,工程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工长进行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健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述交底,工长接受后,应反复详细地向作业班组进行交底,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全面理解施工意图,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1.1.2.生产准备1.建筑材料及安全防护用品准备:对水泥、钢材、木材三大建筑材料,特殊材料等,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计划,分批进场,编制各项材料计划表,对各种材料的入库,保管和出库制订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

2.施工机具设备:施工中计划投入的大型施工机械、施工中所需的各种中小型机具设备均齐备完好。

3.施工管理人员进场后,做好如下准备工作:会同有关单位做好现场的移交工作,包括测量控制点以及有关技术资料,并复核控制点。

4.临时用电、临时用水的搭设、安装、调试。

5.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调配入场,满足施工要求。

6.提前做好预制、预埋件的加工工作。

7.组织制定模板的需求计划和定型模板的加工工作。

1.1.3.办理各项开工手续立即办理各项开工手续,确保工程的及时开展。

1.1.4.编制可操作的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编制可操作的施工组织计划和质量计划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内容包括施工方案、施工措施、工程进度计划、材料计划、劳动力计划等。

施工组织计划的编制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有计划,按序的进行,保证工程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

1.1.5.完成临时设施的搭设搭设临时设施,工具间、材料仓库及辅助用房的搭设,根据业主提供的水源和电源位置,布置施工用水、用电路线及排水沟,为工地现场标化作前提准备。

1.1.6.进行工程测量和实地放样工程进行前对整个工程场地的位置尺寸进行复合,根据业主提供的城市坐标点和水准点对工程进行实地放样,设立基准点,为后续施工作好准备。

1.1.2施工临时用电现场施工机械用电统计表序号机具名称安装功率(kw)数量合计功率(kw)1电焊机2281762钢筋切断机132263上料机105504井架451455潜水泵203606砂浆机 3.5277钢筋弯曲机132268木工机械154609圆盘锯 5.521110砼振动机 1.520301.1.3各阶段施工部署1.3.1.总体设想以工程质量、进度为主线,在确保质量、进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工效。

1.3.2.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测量:采用“轴线平面坐标测量定位”方法来进行轴线控制。

地上部分采用“经纬仪投点”将闭合控制点由下引上来测定控制轴线的方案。

挖土: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反铲挖机挖土,自卸汽车外运。

模板:楼板、梁采用九夹板。

柱、墙模采用九夹板。

钢筋:桩基钢筋采用现场加工、现场绑扎形式;其余钢筋采用场外加工,现场绑扎形式。

混凝土:采用商品泵送混凝土施工。

上部结构泵送机械我司采用Sany固定泵,完全能满足本工程泵送要求。

1.2测量方案本工程测量定位采用先进的高精度全站仪1套,激光垂直仪1台、经纬仪1 台、水平仪1台;根据业主提供的红线界桩点和有关图纸,确定轴线控制点;并将所有控制点延伸至挖土影响范围以外的适当位置,且采取混凝土加固保护措施,以防控制点松动移位,每2周对控制点进行一次复核。

整个定位工作由我公司专职测量小组完成。

定位程序:资料审核→内业核算→外业校测→定位测放→定位自检→定位验线。

1.2.1平面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为保证总体工程和各分项工程测量工作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延续性,本工程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控制网分为三级。

第一级为长期保存高精度控制网,第二级为整个工程施工期间的现场方格控制网,第三级为配合各单项工程上部结构施工的控制网。

第一级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场区测量桩点(红线桩或城市导线、水准点)为依据,建立平面成三角形的控制网,采用城市坐标测量系统,高程控制网借用平面控制网的桩点进行布设,该控制网点可称为基准点。

第一级高精度控制网是该工程整体控制和监测的依据和基准,用以保证施工期间测量数据的原始性和各单体工程之间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第二、三级控制网为施工控制网,以第一级整体控制网为依据进行测设,布设满足相关施工细部测量或细部施工控制的要求为原则,全面覆盖。

1.2.2施工中轴线、标高的垂直传递根据地面层设置的控制网、控制点逐层向上传递。

测量仪器为激光垂直仪、经纬仪,具体方法为:经纬仪置中整平至垂直刻度,在开顶上方放置目标分划板激光光点调至最小,水平旋转经纬仪,移动分划板,使分划板中心点位于旋转光点的圆心,调整误差值,最后所取点即垂直控制点,连接控制点形成控制轴线,用钢尺校对,调整误差,最后细分全部轴线;标高的控制采用钢尺从下层引入标高,基点位置固定,可通过结构中的预留孔引上来,同样应调整钢尺的温度及拉力误差,然后利用水准仪同层抄平1.2.3垂直控制点的设置、转换和测量方法根据本工程建筑平面造型设置若干个垂直控制点使其成为控制网,其点位误差控制在±2mm以内,以这些点为基准进行垂直控制测量。

根据结构平面的变化,垂直测量控制网也作相应调整进行垂直控制点的转换,但其精度要求和测量原理不发生改变。

(1)投测方法在地面层结构施工中,利用基准点和基坑四周已测设的轴线为依据,架设垂直仪,从四个方向投测地面层上,测设若干垂直控制点,并在地面层上利用直角坐标法结合极坐标法进行校核,准确无误后,将其用钢板固定,作为以后向上投测的基准点。

(2)垂直度偏差控制为确保主体结构的总垂直度,垂直偏差采取内控为主、外控校核为辅的原则,在每楼层面设置若干个200×200mm的垂直偏差观察孔,结构每施工一层后即由我公司专职测量师采用激光垂直仪进行复核,确保层间垂直度偏差≤3㎜,工程总垂直度≤30㎜。

通过以上这些小控制网的建立及相互校核,可以保证本工程测量处于精度要求范围以内。

1.3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3.1土方开挖方案本工程在整个挖土施工前,应紧密结合本基坑特点与设计工况的具体情况, 做好周密部署,要控制好土方车辆,合理布置车辆停车场地、车辆出土路线、车辆的数量流量,做到车辆停放有序,进出有序,把对周围道路、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

充分进行预降水,达到设计要求。

所有将进入现场的施工设备必须做好完备的检修,保证开工期间的机械正常运转。

各阶段挖土前均做到方案完备,交底明确,职责清楚,思想统一,遵循施工方案进行土方开挖,杜绝盲目施工,野蛮施工。

各挖土阶段的设备和机械,由专人检查用电和后勤工作。

由于本工程开挖面积娇小,土方开挖划为一次性开挖。

1.4上部结构施工技术方案1.4.1上部结构施工流程测量定位放线-钢结构梁、柱、板安装-楼板钢筋绑扎预埋管线-砼浇筑(重复)关注我实时更新最新资料1.4.2钢筋工程(1)钢筋施工工艺流程(2)上部结构钢筋连接方式关注我实时更新最新资料部位连接方式墙体、柱套筒或电渣压力焊或绑扎框架梁、楼板套筒或焊接或绑扎(3)竖向钢筋的接头按设计要求选用焊接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控制要点,我们建议在本工程中对>25mm的水平、竖向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18~25mm的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技术,<18mm的其余钢筋采用绑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