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气的受热过程复习PPT教学课件
大气的受热过程复习PPT教学课件
B.A>B>D>C
C.C>D>A>B
D.C>D>B>A
(2)此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
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向高纬凸出 ②向低纬凸出
③向北凸出 ④向南凸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高频考点讲练
解析:等压面向上弯曲的A处气压 较高,而向下弯曲的B处气压较低,位 于低空的C、D处气压与高空相反,且 均高于高空A、B处。此季节为北半球 夏季,大陆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 即向北凸出。
高频考点讲练
高频考点讲练
特别提醒
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 变化,因为市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 区。而海陆风环流和山谷风环流的 流向则随昼夜的变化而向相反的方 向变化,因为海与陆、山与谷的气 压高低随昼夜的改变而改变。
高频考点讲练
3.等压面(线)图的阅读 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 成的面,等压面图表示气压的垂直分 布状况;等压线是气压相等的点的连 线,等压线图表示气压的水平分布状 况。
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基础知识回顾
2.大气的水平运动
(1)高空风 (1)高空风
作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和地转偏向力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作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和 摩擦力 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 夹角
基础知识回顾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 动
基础知识回顾
(1)分布 ①气压带:A为赤道低气压 带、B 为副热带高气压 带、C为副极地低气 压带、D为极地高气压 带。 ②风带:a为 东北信风 带、b为东 南信风 带、c为西风带、d为极地东风
高频考点讲练
第二步 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左或向右偏转 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 点的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
高频考点讲练
例2 下图为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 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 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 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 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1)~(3) 题。
高频考点讲练
⑦等压面的凸凹,主要跟下垫面 的冷热有关。A、B两处的气压差异是 由地面热力状况的差异引起空气的上 升、下沉运动所致。地面温度较高 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地面气压较 低;地面温度较低处,空气冷却收缩 下沉,地面气压较高。因此我们可以 根据地面气压高低,反推地面的冷热 状况。A处近地面气压低,说明空气 受热上升,从而得出地面温度较高的 结论。
高频考点讲练
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 陆地增温快,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上 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 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向海洋,近 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 温低,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使下 层空气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海风, 如图a。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 反而形成陆风,如图b。
高频考点讲练
例1 (1)热岛温度为城区与郊区气温之 差,其值高低反映了热岛强度的大小。 从下图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某市热 岛强度( )
高频考点讲练
A.夏季大于冬季 B.午后大于夜晚 C.冬、夏季的差异在午后最小 D.冬、夏季的差异在日出前后最小
高频考点讲练
(2)下图是公园(林草地)、操场(裸 地)、足球场(草坪)三个典型地点的地 面温度变化曲线图。①、②、③三条 曲线分别对应的地点是( )
近地面
风向偏转角度小于90°,最终斜 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图示
高频考点讲练
知识链接 图示高空与低空产生的风向特点
高频考点讲练
2.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 的画法如下:
第一步 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 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 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 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 度力的方向。
高频考点讲练
A.公园、操场、足球场 B.操场、足球场、公园 C.足球场、操场、公园 D.公园、足球场、操场
高频考点讲练
【解析】 (1)由于热岛温度为城 区与郊区气温之差,所以曲线离0值越 远,代表热岛强度越大;此图中代表 夏季的曲线明显低于代表冬季的曲 线,所以热岛强度夏季小于冬季;午 后不论夏季还是冬季都是靠近0值,因 此冬、夏季的差异在午后最小。
第(3)题,在近地面,水平气压梯 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向和风速。两力的合力与另一力的 方向成180°角。
【答案】 (1)A (2)C (3)D
高频考点讲练
触类旁通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2.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上画出有摩擦 力时,A点空气匀速运动 的方向V,以及空气所受 三种力F1、F2和F3。
东亚季风 比较内容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高频考点讲练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 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 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 形成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
高频考点讲练
高频考点讲练
特别提醒
在同一高度上,高气压比低气 压值高,如上图中B地低空气压值 高于A地低空;但在不同高度上则 不一定,如上图中的A地虽然近地 面是低气压,高空是高气压,但实 际上气压值是近地面高于高空,因 为同一地点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减小。
②绘风向V,注意题目中指示为南 半球的情况,所以风向偏向水平气压 梯度力方向的左侧(大约30°)。
高频考点讲练
③绘出地转偏向力F2 和地面摩擦力F3,地面摩 擦力F3与风向方向相反, 地转偏向力在风向V的左侧 (南半球)并与之相垂直。注 意两者合力应与水平气压 梯度力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使得三力的合 力为零。
基础知识回顾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基础知识回顾
字母 名称 温度变化
原因
与人类的关系
A
对流 层
气温随高 度增加而
降低
地面是该层大气 的直接热源,离 地面越高,获得 的热量越少
最密切,云、雨、 雾、雪等天气现 象均发生在本层
气流以平流运动
平流 气温随高 热量主要来自臭 为主,利于高空
B 层 度增加而 氧层所吸收的太 飞行;臭氧层被
基础知识回顾
(2)大气活动中心 ①概念:冬夏季节海陆上的高、低 气压中心。 ②分布:7月:亚洲低压切断 副热 带高气压带。1月:亚洲高压切断 副极 地低气压带 ③意义: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 气候 有着重大影响。
基础知识回顾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 环流
(1)季风环流的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 的差异;气压带和 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2)典型地区:亚洲东部 和南部 。
答案:(1)见右图。(2)水平气压梯度 等压线 垂直 地转偏向 风向 垂直 地面摩擦 风向 相反 零
高频考点讲练
1.北半球海陆分布差异显著导致 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因此形成冬、夏 季不同的大气活动中心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高频考点讲练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高频考点讲练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比较
高频考点讲练
图a
图b
高频考点讲练
(2)山谷风:山谷地区白天山坡比 同高度的大气温度高,暖空气沿山坡 上升,形成谷风,如图c。夜间山坡比 同高度的大气温度低,冷空气沿山坡 下滑,形成山风,如图d。
高频考点讲练
(3)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 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和工 业生产、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燃料,释 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 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由于热岛 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 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 的热力环流,叫城市风,如图e所示。
升高
阳紫外线
称为地球生命的
保护伞
高层
随高度增 加气温先
C 大气 降低 再 升
高
存在电离层,对 无线电短波通信 有重要作用
基础知识回顾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 、散射和 反射。 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1)地面辐射:对流层大气增温的 直接能量来源。 (2)大气辐射:部分射向高层大气 和宇宙空间。大气逆辐射使地面 增 温。
(2)回答:F1是________力,它与________ 的方向________。F2是________力,它与 ________的方向________。F3是________力, 它与________的方向________。F1、F2、F3三 种力的合力为________。
高频考点讲练
解析:绘图步骤:①先绘出水平 气压梯度力F1,注意两点:一是水平 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若等压线为 曲线,即与过该点的切线相垂直);二 是由高压指向低压。
基础知识回顾
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地面辐射从低纬向高 纬递减。 (2)下垫面因素:影响吸收和反射的 太阳辐射比例。 (3)其他因素:其中气象因素的影响 最大。
基础知识回顾
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 移动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近地面空气
受热
―—→ 冷却
气流上升或下降运动→同一水
高频考点讲练
结合下图说明阅读等压点讲练
①从等压面的定义看, PA′=PB′=1000 hPa,PD′=PC′=500 hPa。
②从气压的概念看,在空气柱 L1、L2中,距离地面愈近,上方空气 柱越长,则气压值越高,所以气压值 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即PA′> PA,PD>PD′,PB>PB′,PC′> PC。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气压与海拔 高度之间的关系是气压随海拔高度的 升高而降低。
答案:(1)A (2)A
高频考点讲练
1.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水平气压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 梯度力 低压
受力 分析
地转偏 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