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挑羊毛疔疗法简介

挑羊毛疔疗法简介

挑羊毛疔疗法简介中华青松分类:求医问药|挑羊毛疔疗法简介:燃灯老人按:挑羊毛疔疗法是民间疗法,解放以来,《新中医》和《新医学》杂志有过许多报导。

民间,挑治”羊毛疔”,挑不同地方(或加火罐),还可治疗许多种病,如:挑大椎穴及周围,治喉痛、颈椎病、哮喘.挑肩后穴治肩周炎、乳腺炎.挑至阳穴治心口痛(胃及心脏病)。

挑肝俞穴治红眼病、高血压头昏。

挑胆俞穴治胆囊炎。

挑胃俞治胃病。

挑肾俞穴治腰疼。

挑腰部压痛点治疼经、妇科病、急性腰扭伤。

挑骶部反应点治痔核疼。

还有用本法治淋巴结核、带状泡疹,均取得很好的效果。

因祖国宝库之大,报导也有百千篇,下文,仅仅将杨春成副会长报导之一篇(附加图谱),以飨读者。

哦,各位来了,看日志转载日志都可以啦,但,不要约聊天;什么UC聊、斗地主、种菜、抢车......这些余都不会,也没有时间和上网费。

以上两年,有二位大善人,他们也没什么相求,却月月给余汇款300元生活费和网络开支费;今年余也叫停了他们的付出。

余有时写写日志,制制图,主旨是照顾个别缺医少药的老人,穷人。

至于有钱人没处花的、学医的、修佛道的、炼气功的、搞网赚的等等,你们各找其师,这些都别问道于我。

文哲之人,希望《著作》留名千古,然而,过去、现在、未来之心不可得!功名利禄不可得。

凡有所得皆累赘,自身累赘怎传人? 凡有所得亦必有过失。

文学罗辑里的东西; 一句摩诃般若波罗蜜可解说一千万册大藏经;笔花写得淋漓具尽仍无尽意耶。

一个瘕疪甚多的玉朴,可以涿磨成翠玉。

欲人有罪何犯无词。

欲歌德圣化野草闲花捻起成诗便是。

是也非也名一一众生相;无是无非具等觉。

“一一众生相,平等如梦幻。

”在无限的宇宙时空面前,五亿寿的有限的地球寿命只等于一个刹那。

亿万星球个个都叫“渐存”;岂止地球上的动植物哉。

有化化有有亦化。

自然是无生生无无不生。

人类个个证无生,说有生死者都无尽意菩萨。

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意不净故生: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一个文字一枝花,繁花落尽果自成。

因是追逐意不净,意净因果转果因。

因果假名众生;果因就假名叫做佛。

(下文墨色字全部为杨会长原文·未改动·图片系燃灯老人篡修制图)杨会长:民间医学,话说挑“羊毛疔”[医话漫谈]山西省新绛县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原县医院副院长退休老中医杨春成[按]挑“羊毛疔”,一种很有效又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民间疗法”但在医书上很难见到,现代医院里的医生大都又不知,有些甚至认为“不科学”“胡乱来”,可有些病人在大医院花数万元治不愈,使大专家、大教授束手无策的时侯,挑“羊毛疔”却给治好了,大多专家听后不知所以然……我想用经历和事实与同道沟通一下……关键词:民间疗法羊毛疔疗效好科学提高入大堂一、初识我清楚记得,十余岁时侯,得了一次大病。

一连数日不吃不喝、全身酸困,昏睡在炕上。

妈妈急的直打转,不断的给祖先、神灵烧香叩头,口中念叨不停,祈求神灵保佑我痊愈,可就是不见好转。

这时有来窜门的邻居提示:娃是否得了“羊毛疔”,让保全妈来挑一下?由于这么一提醒,妈妈立即去请保全妈.说起保全妈,她真名叫石银儿,是一个四十多岁,心体善良的农家妇女。

她会挑“羊毛疔”,在村里很有名气哩,[其实还有个叫高有芳的老婶也挑的不错]由于村里当时也没有卫生所,故人们如果有个头痛脑热的都去找她们,经她们那么扎扎、挑挑,火罐拔拔,大部分就过去了,所以也就成了人们的依托,并受到村民的尊敬。

保全妈很好请,很快就来了.她用手在我的额头和背部摸了摸,第一句话是:娃烧里!笫二句便是:是“羊毛疔”,挑一下就好了。

她这么说的同时,顺手就在她头后扎的发髻(当时农村妇女的一种发型)上取下一根又长又亮的纳鞋底的针,准备动手.这下可吓坏了当时的我,我躲在炕的最远一个角落,急忙求挠,哭喊喊:我不挑!我不挑!婶婶你快走!只见她给我母亲提了个眼神,妈妈立即会意,一把把把我拉到炕边,按了个结实,撩起我的上衣,任凭石婶儿去挑。

到现在,我还能回忆起在当时的石婶儿手非常麻利,将针在她自己头上,自前向后擦了几下,便在我背上嘭嘭挑了起来。

每挑一下,我就觉的象什么东西把我的皮狠狠揪一下的感受。

挑完背部后,又把我翻了过来,在肚子上又挑了一通,还挤了几次血。

然后说:好了,叫娃睡一会就过去了.说也奇怪,约一小时后我就吃了一碗捞面,然后出去玩耍,笫二天便上学去了。

这是我笫一次对挑“羊毛疔”的认识和经历。

二、再识说实在话,本人自幼亦是体弱多病的孩子,由于经常和医生打交道,不知怎的对医道产生了兴趣。

从十六岁开始,正式拜师学医。

可能由于爱好使然,在同伙学友中,很快成为佼佼者。

不仅重点系统的学习中医,就是一些西医的打针服药也有所撑握,故先在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

不仅背上保健箱走村窜户,而且外村的病人也慕名而来。

一种行医救人的优越感悠然而生。

但是,让人困惑的事情还是不时出现:就是自已觉的治病还可以的情况下,但有一部分村民偏不找你看病,而是去找石银儿、高有芳老人。

心里觉的很不舒服,不由的时常从口中流露出:”我是正式医生,应该相信科学”之类不满之话。

可有一次,真把我给”打懵了”。

有一患者自感全身困乏,说如被绳子捆绑一样,发烧、不思饮食已十余天。

前来求诊,我就把学到的医学知识尽力应用,但效果就不明显,后来其人再不来诊。

过了几日后相遇,只见其人生龙活虎、一切正常,心中十分纳闷,就上前去问个究竟。

结果得到的答复是:我让保全妈(即石银儿)挑了一下就过去了。

这一下对我的刺激可不轻,又联想起石大婶给我小时挑治的那个景象,我服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民间疗法”,必须要学会,不可小觑,更不许排斥,这是我对挑“羊毛疔”笫二次的认识和经历。

三、三识我又要拜师了,不过这次拜师不是什么正规医师,而是农村的”家庭妇女”,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石银儿、高有芳朴实忠厚的两位婶儿。

她们对我这个“正规医生”徒弟一点也不见外,真心实意的传授她们的治疗技术:诊断上她们说:“感冒七天出不了汗”就转成“羊毛疔”了.还有头疼、恶心、乏力、心口恋闷,、发烧,、自己感到如用绳子捆绑一样难受,若用手摸其背部,皮肤有绷紧光滑之感。

再用针屁股(针园头一端)按压皮肤坑凹窝久久不起,也是挑治本病的穴位.并能在里面挑出“羊毛”状物质,并一定要挑断挑完.重症患者须在穴位处用一手姆指和食指将皮肤捏起,另一手拿锋刃(剃头刀片或磁碗打碎锋刃)将皮肤割开小口,再用针挑出羊毛状物,用刀割断,再挑再割,直至本穴处挑净为止。

挑完后还可以加拔火罐,出少量血为佳.看起来很残忍,实际很必要。

对于用穴数,她们说胸腹部三处,背部四处,[俗称前三后四,]。

通过手把手的言教手传,很快许多这样病人我就能单独治好了,如一个医生的爸爸,患本病后儿子给他输液七天,没有进展,让我挑后半小时好转,一小时后基本正常,随后痊愈。

特别让人震撼的是:我县古交镇有一个十七岁男孩,姓王,患此病后在本地医院就治,由于查不出病因病灶,辗转到西安等全国有名的大医院,用尽了所有的先进设备和仪器,光就“CT”、“核磁”做了十余次,亳无结果,化去四万余元。

患者也已被折腾的消瘦神疲,已感生存无望,怕死后火葬要求回家。

回来后根椐病情按“羊毛疔”进行了挑治,不一会就感到身体轻松、腹中饥饿便要吃东西,下午开始有精神,一周后基本恢复。

一月后,西安经治专家打来电话,询问病情,家属回答让“土医生”给治好了,这专家当时在电话中就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这也就是第三次对挑”羊毛疔”的认识和经历了。

四、问题七一年后我进入大学深造两年,回来后又调往县医院工作。

不论工作怎样变化,但遇到“羊毛疔”的适应症,首选挑法是第一.效果使人鼓舞。

不过,随着工作的深入,新的问题也出现了。

如:有些感冒七天多了,挑后却无效果;有的挑了临时轻快一会儿,随后又恢复原状了。

在检查初诊病人中,发现有些病人前胸及后背上有已挑过的痕迹,并且每个人痕迹的大、小位置都不一样.就腹部来说:有的在胸前皮肤,有的却在腹部。

有三处呈垂直线排列,有的则横向直线排列。

也有的三处呈正三角形,也有的是扁三角形。

有的三处间隔一寸左右,有的则达五,六寸。

就在背部的四点也是“五花八门”。

但“前三后四”却大都一样.这就产生许多问题,如:首先是农村各处均有挑”羊毛疔”的民间医生,但他(她)们投的师傅和传授的挑治技术都大同小异,可能都有一定效果,(否则不可能存在),或者说:只要按照“前三后四”这个术数,在胸,背这两个范围挑治都可能出现效果。

只于为何有的病人有效、有的无效呢?或许是因为诊断不确切(有些患者原本就不是“羊毛疔”),或许是病情重而挑的轻,或穴位没选到“高效”点.本人带着这些问题在临床上不断探索和总结,并不断用学到的中、西医学知识对其修正和实践,改进,并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来与同道和民间医学爱好者共勉.五、研讨一、在病机辨证上:“羊毛疔”病,实际上是一个症侯群。

根据病人的症状:发热,无汗,皮紧,头昏,乏力,食欲不振,可归纳于“太阳经伤寒”(风寒外束,腠理致密,宣泄受阻),而有些合并恶心,心口恋,应辨证为合并了“少阳”,“阳明证”(宣发不能,郁而化火).故此病虽属感冒,但并非“风寒束肺”,“风热郁肺”那种,因典型“羊毛疔”患者并没有咳嗽、喉痛、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

且后者挑后,病人虽然一时感到轻松,而随后恢复原状,效果不好。

故“羊毛疔”只包含“风寒束表”型。

至于七日转为”羊毛疔”的说法也不尽然,因有些患者不必七日,只要症状明显,挑后效果就佳.并且对输液反应引起的:发热、恶寒、寒战,挑之效果亦著.为急救之良法。

所以,只要迂到”风寒外束”这组症侯,不论时间长短,皆可挑之,这符合中医的辨”证”不辨”病”原则.在临床中还发现:症状越重,或病程越长,效果越明显;反之,病情轻微,病程越短,疗效则不明显.(当然不是此证患者,即是挑了,对人体也无多大危害)。

也就是”反差”越大,疗治时”反应”就越快、越强。

再从现代医学分圻,是和植物神经功能严重失调、抑制关系密切.[再说明一下,本证是个全身性“症侯群”,不易找到所谓的具体”病灶”].二、在取穴上:应该首选背部,因背部为“太阳经”所过。

“太阳主开”。

这与”风寒外束”是相对的。

就挑背部而言,亦应在”太阳经脉”路线所过的皮部取穴,这样效果会更好.挑治点上:上点可设在“大抒”穴,下点设在”肾俞穴”,在此连线上。

“等分”设四或五个点,进行挑之.脊柱两侧均一样。

(不可泥于针屁股压凹坑取穴,因重病患者,皮肤因脱水失去弹性,压在何处均有坑,病轻者则处处无坑,并很快恢复),至于多挑一点少挑一点可根据病轻重而定.一般患者,只在背部挑之即愈。

多数患者,腹部不挑亦可。

倘若病情重,恶心,心口恋“里症”严重,才予配合一下.本人选(八会)穴中的中脘穴(腑会中脘)为主穴(任脉所过,主里病),再在中脘穴的上、下、左,、右各一寸处再加一点,共五处,呈梅花状,加强疗效.这样的取穴法即符合中医理论,又不拘泥“前三后四”这个带“玄学”味道的老传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