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度和目标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度和目标

南阳市“三馆一院”项目建设工程一标段(博物馆、图书馆)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编制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日期:2015年8月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实践表明,在我国,建筑与工业、交通形成三大“耗能大户”。

据统计,我国能耗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约35%,而且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是与我国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说明我国建筑节能的潜力很大。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必须发展绿色建筑,为贯彻“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境的优先保护为原则”的指导思想,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环保(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绿色施工要求,并以施工单位、项目部共同成立的绿色施工领导小组,由以上双方管理人员为组员的绿色施工领导小组。

第二章总则1为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规范绿色施工管理。

2本制度所指的施工现场包括施工区、办公区和施工人员生活区。

3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管理除应执行本制度的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4绿色施工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手段、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推进建筑施工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第三章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及目标一管理机构组长:孙志滨副组长:杨成雨傅磊马跃进刘春张杜玉贾炳辉刘景傲组员:赵亚东刘恋张玉斐张扬王东宛蔡向阳刘鹏飞褚攀郭林韩明陈丹丁怀强张宇时晓鹏方新涛二绿色施工原则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三绿色施工执行的标准1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规范;2原建设部2007年9月10日颁布的《绿色施工导则》;3中国建筑业协会2010年7月7日颁发的《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4中国建设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年11月3日颁发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5南阳市政府颁布的有关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地方性法规、文件。

四绿色施工目标1环境保护:噪声排放达标,符合《建筑施工界噪声限制》:污水排放达标,生产及生活污水经沉淀后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标准规;控制粉尘排放,施工现场道路硬化,达到现场目测无扬尘;达到ISO14001环保认证及《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的要求,达到“零污染”的目标。

2节材与材料的资源利用:合理安排材料的进场计划降低材料的损耗率,积极推广应用“四新”计划。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生活用水节水器具配置比率达100%,万元产值用水量控制在吨。

4节能与能源利用:严禁使用淘汰的施工设备、机具和产品;万元产值耗电量指标控制在75KWh;公共区域内照明灯具的比率大于80%。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禁止使用粘土砖;平面布置尽量减少临时用地面积,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道路等。

五绿色施工目标责任分解组长:负责个分包单位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全面落实绿色施工的管理工作,建立项目责任制,确定目标和指标,负责资源提供。

副组长:负责编制绿色施工措施,是定项目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执行绿色施工导则和标准。

综合管理:组织相关人员按绿色施工责任要求进行实施,并进行自查讲评、落实改进措施。

商务部:编制施工预算和指标测算,按月工程量报表统计,进行施工预算与实耗量对比分析。

物资部:对进场材料验收和核对,建立原材料进厂和耗用台账,逐月和分阶段统计消耗数量,与营销部对比,以掌握材料消耗情况。

技术负责人:熟悉图纸和规范要求,组织施工安全,落实工程进度计划和绿色施工措施,负责向施工班组交底。

质量工程师:执行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动态跟踪施工质量,负责质量故障成本统计安全工程师: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落实施工现场安全文化设施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的推广,做好环境保护。

绿色施工管理资料管理员:负责绿色施工具体管理和绿色施工具体管理和绿色施工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六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下图)。

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的子集。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七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合同协议书甲方(全称):乙方(全称):依照国家及南阳市的有关法规和政策,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特签订本合同协议书。

一、本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合同协议书作为合同的附件,与该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二、乙方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及甲方下发的相关规定。

三、乙方的法定代表人、班组长或代理班组长、文明施工负责人对本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工作各负其责。

四、根据南阳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有关要求,甲方有权审查乙方文明施工管理体制是否符合住建委及有关部门的规定,有权向乙方提出文明施工的要求及日常施工现场的督促检查。

五、乙方施工现场按照南阳市住建委创建文明安全工地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文明施工管理,包括有关设施的设置、办法的制定与实施和资料的准备。

六、乙方应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将施工噪音控制在最低程度。

七、乙方在工程施工中,严格遵循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规定。

乙方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以预防和消除施工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工程范围以外的土地及植被应注意保护,并应保证甲方避免由于污染而承担的索赔和罚款。

八、乙方生产、生活设施应符合环保要求,并接受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九、乙方应在施工期间加强环保意识、保持工地清洁、控制扬尘、杜绝洒漏材料。

十、乙方不得使用任何政府明令禁止使用的对人体有害的任何材料放射性材料、石棉制品等。

乙方违反此项条约的责任和后果由乙方全部负责。

十一、乙方应及时处理施工及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运至垃圾囤积处。

十二、本协议未尽事宜,依照有关法规、规章处理,法规、规章没有明确规定的,经双方协商解决。

十三、本协议自签订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电话:电话:年月日年月日第四章绿色施工管理制度一职责分配1项目经理应对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负总责。

分包单位应服从项目部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

2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责任制度,定期开展自检、考核和评比工作。

3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并确保绿色施工费用的有效使用。

4项目部应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

5项目部应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6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设置明显的有节水、节能、节约材料等具体内容的警示标识,并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7施工前,项目部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8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施工单位应统筹规划,合理组织一体化施工。

二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管理制度1建设工程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应优化土地利用,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

2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

3土方开挖施工应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减少土方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三节能与能源利用管理制度1施工现场应制订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对能源消耗量大的工艺必须制定专项降耗措施。

2临时设施的设计、布置与使用,应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办公及生活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冬季利用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

2)临时设施宜选用由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

规定合理的温、湿度标准和使用时间,提高空调和采暖装置的运行效率。

3)照明器具宜选用节能型器具。

3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1)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

2)施工机械宜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3)220V/38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380V三相系统时,宜使用三相平衡。

4)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4建设工程施工应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电量。

5施工现场宜充分利用太阳能。

6建筑施工使用的材料宜就地取材。

四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1建设工程施工应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

2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必须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

3建设工程施工应采取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新开工的工程限制进行施工降水。

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降水的工程,必须组织专家论证审查。

4施工现场应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保持水体循环,有条件的宜收集屋顶、地面雨水再利用。

5施工现场应设置废水回收设施,对废水进行回收后循环利用。

五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管理制度1优化施工方案,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

根据施工进度、材料周转时间、库存情况等制定采购计划,并合理确定采购数量,避免采购过多,造成积压或浪费。

2对周转材料进行保养维护,维护其质量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

按照材料存放要求进行材料装卸和临时保管,避免因现场存放条件不合理而导致浪费。

3依照施工预算,实行限额领料,严格控制材料的消耗。

4施工现场应建立可回收再利用物资清单,制定并实施可回收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提高废料利用率。

5根据场地建设现状调查,对现有的建筑、设施再利用的可能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合理安排工期。

利用拟建道路和建筑物,提高资源再利用率。

6建设工程施工所需临时设施(办公及生活用房、给排水、照明、消防管道及消防设备)应采用可拆卸可循环使用材料,并在相关专项方案中列出回收再利用措施。

六扬尘污染管理制度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

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2施工现场大门口应设置冲洗车辆设施。

3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密闭存放。

4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