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试讲真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试讲真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试讲真题一、秋天的图画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基本要求: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秋天的美好。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师:秋天到,谁知道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呢?生1:树叶变黄了。

生2:天气变凉了。

生3:苹果成熟了。

……师:你们真细心啊!有一位小朋友画了一幅秋天的图画,画得可美啦!小朋友想不想欣赏?板书:秋天的图画课件展示“秋天的图画”,配上一段优美的音乐。

师:画上有什么?生(情绪高涨、争着回答):苹果、梨、高梁、稻子、大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小朋友们喜欢这幅秋天的图画吗?生(很兴奋,争着回答):喜欢。

师:有个小朋友特别喜欢,还把这幅美丽的图画写成一段美丽的话。

打开课本听老师朗读。

(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带给学生美的享受,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

)三、研读课文,朗读感悟师:秋天的图画怎么样?你从哪些词句看出秋天很美,请看看图,再读读课文,边读边与周围的小伙伴讨论。

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讨论,朗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

意图:让学生看图、读文、讨论,教师给予充分的信任,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梨树、苹果、稻海、高梁四个美好的画面,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灵活前后顺序学习。

朗读、讨论、交流是感悟的基础。

教师让学生结合画面,运用已有的生活积累,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实质是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过程。

师:从哪看出秋天很美呢?学生纷纷举手。

生6:我看到梨树上长满了许多金黄的梨,远远看去好象许多金黄的小灯笼挂在树梢。

屏幕显示:梨树——灯笼梨树旁出示句子: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师:谁把这美丽的景色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师:你觉得XX同学读得怎样?生1:她读得很流利。

生2:我觉得“金黄”一词要读得大声点。

生3:我觉得应该更高兴点读。

师:怎样读更能表达高兴、兴奋的心情?生:带着微笑,声音响亮些。

师: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是不是也想高兴地招呼大家一起来欣赏?在前面加上两句“秋天来啦”再读一读,感觉怎么样?大屏幕出示句子,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你还看到什么?生: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屏幕显示:苹果——脸颊师:一个个苹果多象小朋友们的脸蛋呀!摸摸自己的脸颊,圆圆的,红通通的,笑眯眯的,真是太可爱了!让我们一起带着微笑,捧起红红的脸颊,读读这句话。

苹果树旁出示句子: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同桌小朋友面对面一起读。

(读:秋天来啦,秋天来啦,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师:秋天还有哪些水果也成熟了?(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课件演示:一大片稻子在秋风吹拂下翻起阵阵波浪。

师:展现在你眼前的这片稻子怎么样?生1:金黄色的一片。

生2:一眼望不到边。

生3:秋风吹来,一大片稻子高低起飞伏,真像大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师:看到这样的画面,你觉得怎样?能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读告诉给大家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边读边用双臂做波浪的动作。

屏幕显示:高梁——火把师:火把是什么?只有人才会举火把,为什么说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四人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

生:秋天到了,高梁成熟挺直了腰杆,多神气呀!男女同学比赛朗读句,一起神气地读句子。

师:秋天是金黄色的,秋天是火红的,秋天的图画多美呀!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来赞美秋天。

看着图,朗读课文。

先自由练习,再分四人小组读,指名读。

(要求一边赞美一边配上优美的动作。

)师:能看着图,不看句子来赞美吗?指名背,集体背。

意图:对课文进行全面的欣赏,在课文接近尾声时,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

学生通过各种深情并茂的读,配上相应的表情动作,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地再现课文,达到熟读成诵,自然地完成背诵积累的任务。

欣赏音乐:《秋天吹》。

师:让我们随着优美、欢快的音乐,再次欣赏秋天美丽的图画。

意图:一首《秋天吹》。

引起学生无限的遐想,把学生的思维引发开去,使他们随着秋风进入秋天美丽的童话世界,共同畅游美丽的大自然,激发起他们表达的欲望。

二、黄山奇石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的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1训练学生背诵喜欢的段落,进行语言积累。

2指导学生从最后一段的黄山奇石中任选一块进行仿说。

一、导入1、激情引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风景特别优美的地方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吗?这个地方就是­——黄山(师板书:黄山)对于黄山你都知道些什么?(生自由答)有去过黄山的吗?多数同学都没去过,教师也没去过。

但老师这里有一段黄山的录像片,你们想看看吗?(放录像)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各抒己见)2、揭题、解题师:提到黄山,就不得不说一说那里的石头,这节课我们就来观赏一下那里的奇石(板书“奇石”)齐读课题。

师:到底那里的石头神奇在哪儿,相信同学们学完这节课都会找到答案的。

二、讲读课文(一)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看图,想想这四幅图都和课文中的哪一段相对应?学生自由读后,汇报。

如果第四幅图出现争议,要留到一会再讨论)。

(二)分段学习1、学习第一段(1)讲读、分析a师: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幅图吧。

(出示第一幅图)谁能说说图上都有什么?你觉得这里的风景怎样?b师:我们看看书上用什么词来形容黄山风景的。

谁愿意读读第一自然段?(一生读第一段)c师:哪个词最能表现黄山风景的特点呀?(秀丽神奇)(师板书:秀丽神奇)秀丽神奇是什么意思?好,我们又学会了一个形容风景的词语,齐读———秀丽神奇。

d师:这段除了告诉我们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外,还告诉我们什么了?(闻名中外)什么叫闻名中外?你还知道我国哪些地方闻名中外呢?作为一名中国人你觉得怎样?(板书:闻名中外)e师:这段还告诉我们什么了?(那里怪石有趣)那句写的读一读(师出于第1自然段第(2)句话)“尤其”一词你还能换个什么词来说,(特别)放在句子里读一读。

(一生读句子)你读了这句话,觉得作者下面要写什么了?(怪石)对了。

像这样的句子在文中就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你们明白了吗?(2)指导朗读第一段。

看来黄山的风景真美呀,尤其是那里的怪石还特有趣,那么谁愿意再读一下第一段,让人听了以后都起赶紧去看看。

(学生读、评价,适当出示朗读符号进行指导)齐读第一段。

2、学习第2一5自然段看图、讲读、分析、朗读(1)师:现在再请你默读2一5自然段,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给它们起了这样的名字。

读完后,你喜欢哪处景观,就给你同桌讲讲它名字的由来。

默读开始(学生默读后,同桌讨论)(2)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哪段就讲读哪段)a“仙桃石”一段,出示图片,学生讲清名字由来后,提问:为什么叫“仙桃石”而不叫“桃子石”教师要抓住“飞”和“落”两个词,并相应板书。

然后请喜爱“仙桃石”的一名学生带着喜爱的情感读第二段。

读后学生评价哪读的好,教师相应出示朗读符号,让所有喜爱这处景观的同学都齐读这一段。

b、“猴子观海”一段,出示图片,学生汇报后,师请学生指出哪些词语最能说明这处景观的样子,师板书:抱、蹲、望,让学生找出所喜爱的词。

如“翻滚的云海”让学生解释是什么样子。

“陡峭”用打手势来理解,然后也请学生朗读、评价。

c“仙人指路”一段,学生汇报后,教师请学生找出哪些词语最能说明这处景观的样子,板书:站、伸、指。

然后让学生做出“指路”的动作,最后学生朗读。

d“金鸡叫天都”一段,学生汇报后,师让生指出不太理解的地方,师出示第一句话;其他学生讲解。

要抓住“变”字,再让学生找出形容样子的词语,师板书:变、伸、啼。

然后朗读。

注意:有可能学生对第四幅图到底对应的哪一段的有异议,教师要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理由,只要能通过图说清是怎么像“仙人指路”或“金鸡叫天都”的既可,老师不做硬性规定。

3、(1)山还有许多没有名字的奇石呢,请你们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起个名字,好吗?(依次出示:仙人下棋、天鹅孵蛋、骆驼峰)(2)请你选一处,模仿着课文的写法,想一想:他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加上丰富的想象说一说。

(练习,指名说)三、花钟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

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1指导学生认识“怒暮燥雅昆播吻致”8个字,结合语境理解“欣然怒放暮色吻合淡雅大致”等词语。

2指导学生书写“艳内梦醒苏”。

3配合教学适当板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谜底是?教师写下“钟”字。

(真聪明,猜对了)今天我们就一块来认识一种特殊的钟,那就是——花钟。

2、欣赏世界各地的花钟,出示图片:你想用什么四字词来形容这些美丽的花?鲜花朵朵香气扑鼻3、你们知道是谁发明了这神奇的花钟呢?植物学家。

第一位发明花钟的是一位植物学家——林奈(瑞典),讲述林奈的故事。

小结:这真是一位爱创新的植物学家,我想同学们现在一定对这篇课文兴趣吧!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1、请同学们快速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难读地方多读几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