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剪纸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剪纸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剪纸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2012-2013第二学期)
一、活动目标:
本学期计划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通过丰富有趣的美术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

同时提高其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用正确的审美观辨别周围的事物。

通过学生对民族,民间以及优秀的剪纸造型艺术的学习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品德及热爱民间传统工艺的热情。

二、活动内容
剪纸阴刻剪纸
单色剪纸阳刻剪纸单色剪纸
剪纸刻纸套色剪纸剪纸组画
彩色剪纸填色剪纸剪纸连环画
撕纸染色剪纸
分色剪纸
对称剪纸
剪纸形式对角
折叠剪纸团花(二、三、四、五、六、八、十角团花)
喜字
刻纸形式:临摩方法和创作方法。

剪纸的特点:体现出刀、剪味及其特有的装饰纹样。

剪纸的构图:饱满,装饰性强,笔笔相连剪不断。

剪纸的设计要决:简洁、夸张、变形、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在像与不像之间突出刀剪味。

三、活动方式:
每2周进行一次剪纸基本功训练。

每学期最后一月进行创作画练习。

四、活动进度:
第一阶段基本剪纸方法练习
(1)用具准备工作
(2)刀法练习学习
(3)团花剪法学习
第二阶段刻纸指法练习
(1)圆形及套圆刻法练习
(2)临摹范画练习
(3)阴刻、阳刻练习
第三阶段套色剪纸学习
(1)分色剪纸学习
(2)染色剪纸学习
(3)填色剪纸学习
第四阶段创作画学习阶段
通过本学期剪纸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进一步培养动手创造的能力,素质能力得到提高,使校本课程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012.2
剪纸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2012-2013第一学期)
一、本学期教学总目标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二、计划教学内容简要分析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广受大众所喜爱的艺术形式,也是小学艺术、美术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它制作材料、工具极其普通,制作方法方便简单,集审美与实用于一身,深受学生尤其是农村孩子的欢迎。

本年级的教学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知识点与第一册的图案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相互联系。

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

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

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

一般来说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南方剪纸精巧秀丽。

剪纸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

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

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

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

剪纸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

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顺序进行。

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教学目的: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1.剪纸的艺术特点:单纯、明快、简朴、朴实、富装饰性。

2.剪纸的题材:花鸟虫鱼、人物、自然景观、吉祥图案、传说、神话。

3.制作方法:剪、刻。

4.表现形式:阴刻、阳刻、点色、套色、分色、衬色。

5.造型手法:简化、夸张、添加。

6.纹样的构成形式:对称、均衡。

三、学生情况简要分析
学生对剪纸较有兴趣,能带好学习材料、学习认真。

本期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提高剪纸水平。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节课教案,组织并上好每一节课。

2.认真批阅学生作业,注意以鼓励为主,认真耐心,定期定计划辅导教育后进生。

3.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进行教育辅导。

4.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5.组织丰富多彩的剪纸活动,提高学生对剪纸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活动和学习的氛围。

6.积极钻研教学教育,并投入到剪纸教研教改的实验教导中,努力探导科学的教学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