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精的栽培技术

黄精的栽培技术

黄精的栽培技术
种黄精选择比较湿润肥沃的林间地或山地,林缘地最为合适,要求无积水,盐碱影响,以土质肥沃,疏松富含腐质的沙质土壤最为好,土薄,干旱和砂土地不适宜种植,整地要求进行土壤深翻30cm以上,整平耙细后作畦。

一、选地整地
种黄精选择比较湿润肥沃的林间地或山地,林缘地最为合适,要求无积水,盐碱影响,以土质肥沃,疏松富含腐质的沙质土壤最为好,土薄,干旱和砂土地不适宜种植,整地要求进行土壤深翻30cm以上,整平耙细后作畦。

一般畦面宽1。

2m。

畦长10―15m,畦面高出地平面10―15c m。

在畦内施足底肥,优质腐熟农家肥4000kg/亩,均匀施入畦床土嚷内。

再深翻30cm。

使肥土充分混合,再进行整平耙细后待播。

二、科学种植
1、种子繁殖: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二年生值株留种,加强田间管理,秋季浆果变黑成熟时采集,冬前进行湿沙低温处理,方法是,在院落向阳背风处挖一深坑。

深40cm,宽30cm。

将1份种子与3份细砂充分混拌均匀,砂的湿度以手握之成团,落地即散,指间不滴水为度,将混种湿砂放入坑内。

中央放高秸杆,利通气。

然后用细砂覆盖,保持坑内湿润,经常检查,防止落干和鼠害,待翌年春季4月初取出种子,筛去湿砂播种,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cm开沟深3―5cm,将处理好催芽种子均匀播入沟内。

覆土厚度2。

5―3cm,
稍加踩压,保持土壤湿润,土地墒情差地块,播种后烧一次透水,然后插拱条,扣塑料农膜,加强拱棚苗床管理,及时通风、炼苗,等苗高3cm时,昼敞夜覆,逐渐撤掉拱棚,及时除草,烧水,促使小苗健壮成长。

秋后或翌年春出苗移栽到大田。

2、根茎繁殖:在留种栽田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秋季或早春挖取根状茎,秋季挖需妥善保存存,早春采挖直接栽取5-7cm 长小段,芽段2-3节。

然后用草木灰处理伤口稍浆干后,立即进行栽种,春栽在4月上旬进行,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5cm开横沟,沟深8-10cm,奖种根芽眼向上,。

顺垄沟摆放,每隔10-12cm平放一段。

覆盖细肥土5―6cm厚。

踩压紧实,对土壤墒情差田块,栽后浇一次透水。

3、育苗移栽:一般北方地区移栽时间多在4月初进行,在整好的种植地块上,按行距30cm。

株距15cm挖穴,穴深15cm,穴底挖松整平,施入底肥3000kg/亩。

然后将育成苗栽入穴内。

每穴2株,覆土压紧。

浇透水一次。

再次进行封穴,确保成活率。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在黄精植株生长期间要经常进行中耕锄草,每次宜淡锄,以免伤根,促使壮株。

2、合理追肥。

每年结合中耕进行追肥,每次施入人畜优质肥1000-1500kg亩。

每年冬前再次亩入优质农家肥1200―1500kg,并混入过磷酸50kg。

饼肥50kg。

混合均匀后沟施,然后浇水,加速根的形成与成长。

3、适时排灌。

黄精喜湿怕旱,田间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遇干旱气候应及时浇水,但是雨季又要防止积水及时排涝,以免导致烂根。

4、摘除花朵。

黄精的花果期持续时间较长,并且每一茎枝节腋生多朵伞形花序和果实,致使消耗大量的的营养成分,影响根茎生长,为此,要在花蕾形成前及时将花芽摘去。

以促进养分集中转移到收获物根茎部,得于产量提高。

5、防治病害:一般叶部产生褐色圆斑,边缘紫红色,为叶斑病。

多发生在夏秋季,病原为真菌中的半知菌,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

入夏时可用1:1: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喷洒,每隔5-7天一次,连续2-3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