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论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李琰
九江学院护理学院(学号:11117010113)
指导老师:汪娩南
【摘要】人文关怀的含义以及人文关怀在各科护理工作的应用途径和效果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强对患者和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够使护患关系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创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同时也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工作;患者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其核心在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而护理中的人文关怀是指倡导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即护理工作中服务意识的产生、服务态度的改善、服务质量的提高都要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上。

强调人文关怀既是护理学习内涵模式不断推进及变化的要求,也是进行整体护理的一种升华[1]。

1 人性化护理的必要性
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曾指出:“让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和健康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

人既是生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

因此,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既要重视患者的病情,又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既要重视局部,又要重视局部,又要重视整体;既要重视“科学精神”,又要重视“人文精神”。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护理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2]。

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人的价值,提升人文关怀的内涵。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创造关心患者、爱护患者、尊重患者的环境,努力为患者提供体贴入微、技术娴熟的人性化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2 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方法
2.1 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努力营造一种以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利益和需求为中心的人文环境[1]。

根据各患者的需求特点,尽可能体现家庭的温馨、舒适和方便,使住院患者感到亲切,感受家的温暖;如ICU 病房患者因卧床,多需在床上大小便,故ICU病房每张床之间都设置独立的布
帘,以尊重患者的隐私[2]。

2.2 加强护患沟通,突出人文关怀
患者是忍受着病痛的人,他们在住院接受治疗护理、祛除疾病的同时,也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鼓励以及对健康的指导:护士在接待新入院的患者时,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介绍住院环境、科主任、护士长、主官医师、责任护士以及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并做成精美的标牌悬挂于病房,让病人知道住院期间谁对自己负责。

病房内张贴住院患者注意事项,使患者知道住院期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手术前,向病人讲解术前注意事项以及手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对策,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恐惧。

病情严重的患者,护士在查房时轻轻握一握病人的手,对病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鼓励,让病人体会到不光有亲人的关心照顾,还有护士的鼓励和支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3]。

2.3 加强病区文化建设
美化就医环境,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语言文明,行为得体,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

安装电视,订阅杂志供患者阅读。

全院护士积极参加医院的各项文体活动,展现护士的风采,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4]。

2.4 建立征求意见和访视制度
每日责任护士巡视病房,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意见及建议。

每周在科主任、护士长带领下召开一次公休座谈会,谈谈科内情况,宣传科普教育,收集患者的反馈意见。

护士长在患者出院后根据病情作1~2次以上回访,及时了解患者情况,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5]。

2.5 开展电话预约及出院后电话随访服务
人性化服务的核心是尊重和理解患者,对患者给予相应的关爱。

不仅在于内容上增加其内涵,还在于形式上扩大其外延,从生理服务到心理服务,主动关怀患者的健康,尊重患者的权益和需求。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

3 人文关怀在各科病人的应用
3.1 康复期精神科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
熊应菊报道:康复期病人对每项护理行为关爱性评价的均分范围2.98~1.60,病人认为最具关爱性的护理行为14项:①包括善良周到,态度温和,尊重病人,
按时参加体疗、娱乐、音乐治疗,常带病人外出郊游,病人所需物品护士能及时帮助购买,当病人不能照顾自己时对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督促病人进食对拒绝进食者给予劝导及喂食;督促病人按时睡觉,难眠者给予安慰,讲解本病相关因素,护士会随时帮助病人,让病人放心,护理技术熟练,讲解药物副反应表现与应对,鼓励诉说心理压力、心理矛盾及不舒适感[7]。

3.2 围手术期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
围手术期病认为的最具关怀性的10项护理行为是:①善良周到;②态度温和;③重视病人;④尊重病人;⑤当病人呼唤时,护士能迅速答复;⑥提供全面的护理;⑦准时治疗;⑧护理技术熟练;⑨对病人宣教疾病知识;⑩让病人放心,护士会随时帮助病人[8]。

3.3 骨科患者关怀性护理行为评价
骨科住院患者认为“满足基本需求的护理”最具关怀性,此结果不同于国内学者对一般住院患者调查发现最具关怀性的护理行为是“人道主义,利他主义的价值观等”。

主要原因可能是国外学者的研究对象相对病情较重,护理技术相对复杂[9]。

3.4 急诊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行为的评价
张丽华报道:通过对15例急诊患者的深入访谈,急诊患者对护士关怀行为感知体验呈现5个主题:①尊重他人;②护理行为的及时性;③专业知识和技能;
④心里支持;⑤关注重视患者。

通过调查发现,不论是哪个科室的患者,不论其患何种疾病,病人认为的最具关怀性的护理行为中,出现较频繁的4项是善良周到、态度温和、重视病人和尊重病人。

这些行为就是关怀道德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说明病人非常希望得到个体化的独特的护理,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和尊重。

当病人病情复杂和严重时,病人就会认为工具性行为如技术熟练、密切观察病情等具有最高程度的关怀。

在病人病情相对较轻,而护理技术又不甚复杂,病人更多关注的是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

4 对护士的人文关怀
4.1 对护士的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4.1.1 内在因素
长期超负荷工作和三班倒的工作制度使护理人员生活无规律,精神高度紧张,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内分泌紊乱,易患各种心脑血管等疾病。

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因而他们迫切希望得到人文关怀。

4.1.2 外在因素
护士多为女性,在工作中除要做好护士的本职工作,在家里还要扮演妻子、母亲、女儿等角色。

在高压之下,易产生医护关系、护患关系、护护关系、护士与社会人群关系的不和谐,以上种种因素都会令护士缺乏人文关怀的满足感。

4.2 加强对护士人文关怀
4.2.1 制度上的人文关怀
建立护士分层级管理架构,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资历和工作能力水平分配任务,减轻护士的压力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10]。

4.2.2 人才及绩效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推行护理激励机制必须彻底打破平均主义,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据报道,某医科采取的护理单元绩效=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益的绩效考核方式,使高年资护士产生被肯定感,使年低年资的护士产生了学习新知识、提升护理水平的动力[11]。

4.2.3 医学继续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通过安排年轻职员参加岗位培训、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加强考核,对回院后能开展新业务者,年终给予奖励,激发护士终身学习的兴趣[12]。

5 小结
人文关怀是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建设现代化护理工作模式的关键,也是确保患者满意的保证。

护理工作坚持人文关怀重在落实,体现在人性化护理、个性化护理、情感化护理、全程化护理方面。

实现人文关怀的前提是建立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护理人员素质能力的提高是护理工作持续改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璜,林逸纯,林凤巧.浅谈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J].吉林医学,2009,30(22):2880.
[2] 候佳.浅论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2012,10(8):18-19.
[3] 张利国,崔丽华.对泌尿科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护理体会[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21
(3):231-233.
[4] 张丽华,刘义兰,阮满真,等.急诊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行为感知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
理学杂志,2013,28(3):48-50.
[5] 陈敏娟.人性化服务在老年病房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0,16(10):128.
[6] 陈卫红.妇产科病区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体会[J].当代医学,2009,15(28):102-103.
[7] 熊应菊,熊启艳.康复期精神病人对护理行为关爱性评价的调查分析[J].中志,2004,39 (12):934-938.
[8] 易芳,张静萍,张静,等.围手术期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04,
19(12):1094-1096.
[9] 董秀丽,高小雁.对骨科住院患者关怀性护理行为评价和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17(17):2031-2033.
[10] 刘俊,谭艳.男科护理管理的人文关怀[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3):315-316.
[11] 邢丽丽.浅论外科护理的科学性与护理的人文关怀[J].北方药学,2012(12):107.
[12] 张海霞,梁喆,魏国珍.浅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及其护理[J].吉林医学,2009
,30(22):2881-288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