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2.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
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
有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化而变化的曲线(请说出大概形状,及所过的点)
(4)若右图中的AB段与BC的距离等长,会所名此时
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 CO2相
比,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
氧呼吸的。

(5)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
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

蔬菜保鲜应将氧气浓度调到点对应的浓度,更有利于蔬菜的保鲜,是说明为什么。

1. 装置一左移的意义装置二左移的意义4
2.答案:B解析:C6H12O6+6O2→6CO2+6H2O ;6H12O6 →2CO2 + 2C2H5OH
CO2释放量来自呼吸作用,O2吸收量都用于呼吸作用。

A:O2为a时,无的O2吸收,只进行无氧呼吸,贮藏该植物条件低氧多二氧化碳。

B:O2为b时,CO2释放量为8,O2吸收量为3,判定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2.5 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0.5
C:O2为c时,CO2释放量为6,O2吸收量为4,
D:O2为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一致,判定只进行有氧呼吸
3. 解析1、氧气量增多,细胞由无氧呼吸转为有氧呼吸,在达到R点前,无氧呼吸释放CO2量都超过有氧呼吸释放量。

2、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由纵轴、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植物学含义是(CO2的净释放量)。

3、把阴影的竖线端点全部都画成起点是0,然后将另一端点连线。

4、一样多1/3
5、降低氧气浓度,减少有机物消耗 2.5 此时有氧呼吸强度较低,同时又抑制啦无氧呼吸,蔬菜中有机物消耗最少
实验专题一
1.某学生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现请你填写当中的一些空白之处。

瓶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1.(1)NaOH 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2的产生
(3)从B、D中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4)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

再连通E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2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注:测CO2的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变黄)乙醇可使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灰绿色)。

1.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因此便于用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实验装置如下 请回答
2.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的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 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

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 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

试回答:
(1)为了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应设计一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上述装置相比,不同之处是_____ _____。

(2)实验开始30min 后烧杯内液面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_ ___。

如果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有没有进行
无氧呼吸,可以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___ ______。

(3)若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
应作两处调整,分别是:①____ _____;
②_____ _______。

检测的指标是_______ _____。

1.装置一左移的意义 装置二左移的意义
2.(1)将气球中的酵母菌培养液换成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或不含酵母菌的培养液)
(2)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酒精
(3)①气球中不注入氧气(2分)
②取若干相同装置,并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2分) 不同温度下烧杯中液面上升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