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段站课程设计报告书同济大学区段站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区段站课程设计院系: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专业班级:交通运输系学号: 081251 学生姓名:吴忠伟指导教师:叶玉玲完成时间: 2011年1月3日区段站课程设计报告书第一章 原始资料分析1、原始资料1、 单线铁路区段站D 在铁路上的位置如下:车站为单线枢纽区段站,衔接甲、乙、丙三个方向2、 各衔接方向限制坡度:甲、乙、丙三方向均为6‰,其到发线有效长850米 。
3、 机车交路本站为货运机车基本段,内燃机车牵引,三方向均采用肩回交路。
货运机车都入段,客运机车不入段。
机车交录如下4、 行车联络方法:半自动闭塞。
5、 道岔操纵方法:大站电气集中。
6、 铁路等级:‖7、 该站平均每昼夜行车量(列数)见下表。
×甲 乙丙到甲乙丙本站合计自甲5+11+0+0 3+5+0+0 0+0+2+2 8+16+2+2乙5+9+0+0 0+5+0+0 0+0+2+2 5+14+2+2丙3+7+0+0 0+3+0+0 0+0+1+1 3+10+1+1本站0+0+2+1 0+0+2+2 0+0+1+1 0+0+5+5合计8+16+2+1 5+14+2+2 3+10+1+1 0+0+5+5 16+40+10+10 注:表中数字为客+直通+区段+摘挂。
列流图如下图所示:Array8、本站作业车:货场取(送)两次。
两台调车机每昼夜各正被交接班2次。
9、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无特殊要求。
2、分析根据原始资料,初步分析如下:本站为三方向引入枢纽区段站。
根据到发线有效长度850米,可以分析出区段站的布置形式。
各方向坡度为6‰,表示没有增减轴工作。
采用肩回交路,货运机车入段,客运机车不入段,在机车走行线设计等均要考虑。
由该站平均每昼夜行车辆(列数)表可以计算确定区段站设备数量。
计算通过能力时要考虑机务段和货物取送车及调车机车入段整备。
第二章车站基本布置图选择1、车站类型确定有原始资料得知单线枢纽区段站,到发线有效长850,可确定为横列式。
2、各项设备互相位置的确定2.1客运业务设备及客运业务运转设备旅客站房应设在城镇同侧,以方便旅客进出站。
旅客列车到发线要靠近站房并直接连通正线,其一端应接通机务段,以便必要时更换机车;另一端与牵出线要有直接通路,以便调车机车自牵出线往客车到发线摘挂客车车辆。
到发线与站房之间要留有适当距离,以便将来发展需要。
2.2货物运转设备货物列车到发线设在与旅客列车到发线相对应的正线的另一侧并于正线接通。
为了方便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从到发场经由牵出线在调车场解体,本站编组的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要进行编组并经由经牵出线送往到发场,因此调车场要靠近到发场。
调车场与到发场有通路,调车场两端与牵出线相连,两者与驼峰组成整套调车设备。
调车场两端还应该与正线相连通,以便在必要时直接由调车场向区间发车。
考虑本站是三方向肩回交路的单线铁路,只设一个到发场,为了方便折角列车作业及到发线的灵活使用,均设置为双进路的到发线。
除了正线可以通过超限货物列车以外,在单线区段站上应设有一条能通过超限货物列车的到发线,为了不影响邻线列车运行,这条线应设在靠近调车场位置。
2.3机务设备因为本站为货运机车基本段,三方向均采用肩回交路,所以应设置机务段同时配有机车整备设备。
本站是单线横列式区段站,在单线横列式区段站上,上、下行到发场混用,机车出入段与上、下行两个方向列车到达、出发进路所产生的交叉性质相同,考虑车站远期发展和车站两端咽喉能力的均衡,因此机务段设在站对右。
考虑三方向肩回交路,机车出入段的次数较多,为减少货物列车到发与机车出入段的交叉,在到发场内应设有机车走行线,供下行货物列车本务机车出入段走行用。
2.4货运业务设备一般来说,单线铁路区段站的货场应设于站房同侧,为了平衡两端咽喉区的负荷,货场设在甲端。
货场在站房同侧靠近城镇方便货物搬运,同时避免了铁路与公路的交叉干扰;虽然存在货车取送作业与正线的交叉干扰,但本站取送车次数每昼夜两次比较少,可以利用正线的空闲时间。
2.5车辆设备根据原始资料设置车辆段和站修所。
列车检修所宜设在到发场一侧,靠近运转室。
该站列车检修所应该设在站房附近,以便于列检值班员与车站调度员或值班员的工作联系。
站修所要靠近调车场,以缩短扣修车辆的取送行车程。
同时站修所所承担车辆辅修、摘车轴箱检查和摘车临修工作,应设在调车场最外侧远期发展范围以外。
3、第三方向引入位置甲丙方向每昼夜的车流为:3+5+3+7=18(列);乙丙方向每昼夜的车流为:0+5+0+3=8(列)。
甲丙方向每昼夜的车流乙丙方向每昼夜的车流大,为了减少折角车流,丙方向从乙端引入。
4、根据以上分析,绘出车站原则性配置第三章 各项设备的设计和计算1、各项设备数量的确定 1.1到发线的数量由公式N [N +N N N N N ]/2ααα=中中区到区发摘到摘发换算客客+(+++)得:N 甲=(5+5+3+3)/2*0.5+(11+9+5+7)*1+(2+2+2+2)/2*2=28N 乙=(5+5)/2*0.5+(11+9+3+5)/2*1+(2+2+2+2)/2*2=24.5N丙=(3+3)/2*2+(5+7+3+5)/2*1+(1+1+1+1)/2*2=15.5 可知左端N 甲=28有段N 乙+N 丙=40 换算对数=(28+40)/2=34 查表得知到发线数量为6条1.2客运设备设计在区段站上,旅客列车到发线每方向应不少于一股,以保证各个方向的旅客列车同时到发,所以设3条客运列车到发线,并设计为双进路,紧靠站台设置。
使用中也可用于接发货物列车。
旅客站台除基本站台外,还应设中间站台。
1.3机车走行线本站为三方向均采用肩回运转交路的横列式区段站,货运机车都入段,客运机车不入段。
该站机务段设在站对右的位置,从甲方向到达本站的货物列车机车需要经过机车走行线入段,往乙、丙方向出发的货物列车机车需要经过机车走行线出段,乙端调车机车每昼夜需要入段整备,其出入段需要经过机车走行线。
每昼夜有机车经由机车走行线的次数为:(16+2+1)+(14+2+2)+(10+1+1)+2+2=53(次)每昼夜机车走行次数大于36次,小于100次,所以本站设一条机车走行线,且设在到发线之间。
1.4机待线当新建横列式区段站上设有机车走行线时,在无机务段一段的咽喉区,应设机待线。
为便于出入段机车的停留,保证出发列车能及时摘挂机车,本站采用尽头式机待线,有效长为45米。
尽头式机待线有隔开进路,比较安全。
1.5机车出入段线一般设出、入段线各一条。
当出入段机车每昼夜不足60次时,可缓设一条。
各方向的货物机车到达本站列车机车入段一次(共49次);货物列车从本站出发到各方向机车出段一次(共49次);每昼夜机务段取送两次,每次取送经由出、入段线各一次(共4次);每昼夜车站两端的调车机车个入段整备两次(共8次)。
49+ 49 + 4 + 8 =110(次)110大于60,所以本站设处、入段线各一条。
1.6调车线本站有解编作业,每一衔接方向设调车线各一条,本站作业车停留线一条,待修车和其他车辆停留线一条。
所以本站设5条调车线。
调车线有效长按该线上所集结的最大车辆数确定。
1.7牵出线区段站的调车场两段应各设一条牵出线。
如每昼夜实际解编作业量不超过7列时,次要牵出线可缓设。
本站每昼夜解体编组16列,所以本站需要设两条牵出线。
考虑甲方向端设有机务段,为平衡咽喉能力将次要牵出线设在甲方向端,将主要牵出线设在乙方向端,并设有简易驼峰,牵出线有效长均为1050米。
2、咽喉设计2.1选择区段站参考详图选择一幅单线横列式、到发线6条、调车线7条、机务段在站对右、尽头式机待线、第三方向线路从站房对侧非机务段端引入的配置图作为参考。
2.2确定每个咽喉端的作业项目甲端咽喉区的可进行的作业项目有:客、货列车的到(发),本务机车出(入)段,调车机车出入段,改编和自编货物列车的编组,本站和站修车的取送,向机务段取送车,向货场取送车,有时也可能从调车场向区间发车。
乙端咽喉区的可进行的作业项目有:客、货列车的到(发),本务机车(入)段,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的解体,本站和站修车的取送,有时也可能从调车场向区间发车。
2.3确定咽喉区的平行进路数量按《站规》规定,咽喉区平行进路的数量应保证不少于必要的平行作业数目。
横列式单线铁路,平行运行图列车对数在18对及以上的车站,机务段端和非机务段端均需要3个平行作业,其作业内容包括列车到(发)、机车出(入)段、调车。
甲端咽喉区的平行作业项目有:客货列车的接车或发车;机车出段;机车入段;调车。
乙端咽喉区的平行作业项目有:客货列车的接车或发车;机车出段或入段;调车。
2.4确定线路间距1)Ⅱ道是正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与1道线间距取5米;2)Ⅱ道和3道中间有9米宽的站台,站台建筑限界按1.75米计算,所以线间距为 9+1.75*2=12.5米;3)A端机车出入段与牵出线间距为 6.5米;4)B端3道(正线部分)与牵出线间距为 6.5米;5)12道到发线与13道调车线的线间距为 6.5米;6)站修所与调车线线间距为8米(省略)。
7)B端简易驼峰迂回线与调车线线间距为8米。
8)其他线路间距为5米。
2.5到发线路的分组确定到发线的使用到发场内线路分组可以保证必要的平行作业,调整线路的有效长。
此外,分组所行成的隔开进路,有利于保证作业的安全。
本站共有到发线7条,分组如下:1道单独为1组,3为一组,4、5道为一组,6道为机车走行线,7为一组,8、9道为一组。
1道、3道为客货混用到发线,4、5道接发直通货物列车,7、8、9道接发各方向的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9道可接发超限货物列车。
2.6道岔、渡线、梯线的布置《站规》规定,用于侧向接发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2号,其他线路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9号。
则A端咽喉区12号道岔有:20号、22号、24号、26号。
B端咽喉区12号道岔有:21号、23号、25号。
其余道岔皆为9号道岔。
渡线与梯线的布置详见区段站设计详图。
2.7咽喉长度、到发线有效长、车站全长的计算:本站道岔操纵方法为大站继电集中,所以站内线路均有轨道电路。
本站所有道岔采用混凝土岔枕道岔,到发线1/9号道岔连接曲线半径R用300米,1/12号道岔连接曲线半径R用400米;调车线1/9号道岔连接曲线半径R用250米。
2.7.1咽喉区相邻道岔间距计算:A端:106.35)25.6(276.45sin 276.45sin 678.27)0(678.27)0(276.45sin 106.35)25.6(678.27)0(106.35)25.6(5.585.6*9678.27)0(106.35)25.6(950.36)0(964.39)25.6(605*12106.35)25.6(678.27)0(678.27)0(455*9936.33)25.6(455*95854585456545250544454445048504844424240424040124012383638363634341434143230323030223022282628262220241824181816181610810886646442=+∆+=+======+∆+=+==+∆+=+====+∆+=+==+∆+=+==+∆+=+=====+∆+=+==+∆+=+==+∆+=+==+∆+=+=====+∆+=+==+∆+=+==+∆+=+=====+∆+=+====---------------------a f f b L S L SL a f f a L a f f a L SL a f f b L a f f a L a f f b L NS L a f f a L a f f b L a f f a L a f f a L NS L a f f b L a f f a L a f f a L NS L a f f a L NS L αααB 端:276.45sin 678.27)0(106.35)25.6(401.72sin 276.45sin 276.45sin 106.35)25.6(117sin 678.27)0(214.46)25.6(455*9*950.33)25.6(5.585.6*9*5.585.6*9*106.35)25.6(67.27)0(455*9*5.585.6*9*936.33)25.6(455*9*555151495149473941394947454347353533353343332715271525232523232121172117151319113319331933733711975535331===+∆+=+==+∆+=+========+∆+=+====+∆+=+==+∆+=+=====+∆+=+========+∆+=+==+∆+=+========+∆+=+====--------------------αααααSL a f f a L a f f b L SL SL SL a f f b L SL a f f a L a f f a L S N L a f f a L S N L S N L a f f a L a f f a L S N L S N L a f f a L S N L2.7.2道岔中心、警冲标、出站信号机、尽头式机待线车挡坐标的计算 基点计算说明坐标基点计算说明坐标4 原点 0 1 原点 0 2 NS -45 3 NS45 6 64L -33.936 5 3∠+53L -78.936 86∠+86L -78.93675∠+75L-137.4361 08∠+108L-106.614911∠-119L-128.4361 210∠+1210L-151.614117∠+117L-173.4361 410∠106.614337∠+337L-165.1141 614∠151.6141933∠+1933L-200.221 816∠+1816L-179.29213 19∠200.222 418∠+2418L-214.3981719∠+3319L-258.722 024∠214.39815 17∠258.722 624∠+NS 274.3982117∠+2117L-295.672 226∠274.3982321∠+2321L-340.672 826∠+2826L-314.3622523∠+2523L-385.8843 022∠+3022L-311.3482715∠+2715L-286.3983 230∠+3230L-*cosa 346.2314333∠-4333L-48.1143 414∠-3414L-78.9363533∠+3533L-*cosa200.0053 634∠-3634L-20.4364735∠+4735L-*cos2a244.178336∠+3836L-55.37 2498 542 .5944 012∠+4012L-179.2924543∠+4543L-*cosa92.8394 240∠+4240L-*cosa 214.3874947∠+4947L-*cos2a314.1524 442∠+4442L-*cos2a258.3564139∠+4139L-*cosa354.2174 644∠-4446L-*cosa 213.6315149∠+5149L-*cosa341.6564 846∠+4846L-258.905351∠+5351L-*cosa384.9315 048∠+5048L-*cosa 286.4095551∠+5551L-*cos2a385.5585 250∠+5250L-*cos2a330.44○2121∠+警L348.856754 44∠+5444L-*cos2a 280.351S 3○21+3.5 352.35756 54∠+5654L-*cos2a 329.531S 125∠+信L458.57158 54∠+5854L-*cos3a 318.548 S Ⅱ S 1 458.571S 128∠+信L370.541○29 29∠+警L407.904○28 S 1-3.5 367.041S 6 ○29+3.5 410.904SⅡS 1370.541S 7 S 6 410.904○30 30∠+警L350.279S 8 S 6 410.904S3387.006S1255+信L441.746S1 1386.217○55 S12-3.5438.246S1 3395 .90 42.7.3线路有效长的计算线路编号运行方向线路有效长控制点X坐标共计各线路有效长之差各线路有效长左端右端1 上行方向367.549458.571826.12018.143868.143下行方向370.985458.571829.55614.643864.643Ⅱ上行方向367.549458.571826.12014.643864.643下行367.5455.0822.618.14868.13 上行方向350.279352.357702.636141.627991.627下行方向387.006348.857735.863108.4 958.44 上行方向399.426441.337840.7633.5 853.5下行方向402.926441.337844.2630 8505 上行方向402.926441.337844.2630 850下行方向402.926437.837840.7633.5 853.57 上行方向383.506410.904794.41049.853899.853下行方向387.006410.904797.91046.353896.3538 上行方向383.506410.904794.41049.853899.853下行方向387.006407.404794.41049.853899.8539 上行387.0410.9797.946.35896.3下行方向 387.006 348.149 735.155 109.108 959.108 10上行方向 382.217 441.618 823.835 20.428 870.428 下行方向 385.717 441.618 827.335 16.928 866.928 11上行方向 385.717 441.618 827.335 16.928 866.928 下行方向 385.717 438.118 823.835 20.428 870.428 12上行方向 392.416 442.246 834.662 9.601 859.601 下行方向 395.916 442.246 838.162 6.101 856.101 13上行方向 395.916 442.246 838.162 6.101 856.101 下行方向 395.916438.746834.6629.601859.601左端咽喉长度:935.417926.402009.1544=+=+=S b L 左端右端咽喉长度:176.455839.13337.44141=+=+=S a L 右端站坪:111.1723176.455850935.417850=++=++=右端左端L L L第四章 车站通过能力的计算1、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本站有两个到发场,到发场1设有三条到发线(3、4、5道),到发场2设有3条到发线(7、8、9道),采用利用率计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