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区段站设计专业:铁道运输年级:姓名:学号: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章)年月日绪论第一章原始资料第二章选择车站原则性布置图2.1 选择车站原则性配置图2.1.1车站类型的确定2.1.2各项设备相互位置的确定第三章各项设备的设计、计算3.1 确定货物运转设备3.1.1 货物列车到发线数量确定3.1.2牵出线数目的确定3.1.3调车线数目的确定3.1.4机走线、机待线及机车出入段线的确定3.2客运设备的确定3.2.1旅客列车到发线数目的确定3.2.2站台数目、长度、宽度及横越设备的确定第四章车站工作组织简述,即简要说明接发客、货列车及其他作业的方法第五章到发线及咽喉道岔通过能力的计算5.1 咽喉设计5.1.1确定每一咽喉区作业项目5.1.2根据确定的设备数量绘制咽喉区布置详图5.1.3检查各项必要的平行作业是否得到保证5.2车站咽喉长度,到发线有效长和车站全长的计算5.2.1确定股道间距5.2.2确定道岔辙叉号码及相邻道岔中心距离5.2.3确定警冲标、出站信号机的位置5.2.4确定个别股道的连接尺寸5.2.5计算车站咽喉长度5.2.6计算到发线有效长5.3车站通过能力计算5.3.1车站咽喉通过能力计算5.3.2咽喉道岔组确定5.4 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5.4.1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的确定5.4.2到发线总占用时间的计算5.5车站最终通过能力的确定5.6 绘制CAD平面详图第一章分析原始资料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区段站设计。
必须确定区段站的站型、运输设备的设计以及平面坐标计算,结合车站的现有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满足运输需求的区段站布置图,达到要求的通过能力,合理的运用设备,使工程造价达到最优。
设计车站为曲靖站,为横列式区段站,衔接昆明和贵阳两个方向,区段为单线区段,车站共有1条正线,5条到发线,4条调车线,1条机走线,2条牵出线,位于两端。
北牵为驼峰牵出线,负责车列的解体工作,南牵负责编组。
机务段位于站对右的位置。
曲靖站共有两个站台,一个基本站台和一个中间站台。
1股道接发上下行方向旅客列车和无改编货物列车,4股道为双进路,4、6、7股道用于接发改编货物列车,8-11道为调车线。
根据资料看出,该车站衔接线路为单线铁路Ⅰ级干线,限制坡度甲方向为6‰,单机牵引,乙方向为6‰,同样也是单机牵引,最小曲线半径800m,牵引种类为内燃机车。
甲方向为继电半自动,乙方向为继电半自动。
道岔操纵方式为电气集中联锁。
正线用高柱信号机,站线用矮柱信号机,到发线有效长为800m。
通过课程设计使同学们能够熟练运用区段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熟悉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初步掌握车站的设计、计算、查表、绘图等基本,并培养大家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
第二章选择车站原则性布置图2.1选择车站原则性配置图2.1.1车站类型的确定区段站按图形分为横列式,纵列式,客货纵列式区段站,一级三场式区段站。
其中因为横列式区段站具有布置紧凑,站坪长度短;占地少,设备集中,投资少,管理方便,车站定员少,灵活性大,对部分改编中转列车的甩挂作业较方便;对各种不同地形的适应性强,并适合将来运量增加时车站的改建,因此本次设计中确定曲靖站站型为横列式。
2.1.2各项设备相互位置的确定为完成区段站的客货运业务,以及运转作业等,区段站应具有以下设备:客运业务设备,旅客站房、旅客站台等;货运业务设备,装卸线、货物站台、仓库等;运转设备,到发线、调车线等;机务设备,机务段或机务折返段;车辆设备,列检所、站修段等。
其中设置原则为旅客列车到发线紧靠正线,设在靠近站房并直接连通正线,一段与机务段连通,另一端与牵出线连通,客运设备设于城镇的一侧,方便乘客乘降;货物列车到发线也应紧靠正线;调车线应尽量靠近到发场,以方便转线及调车工作;机务段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到发场以方便机车作业;货场在考虑尽量靠近城镇一侧的同时,也须尽量靠近调车场;站修所要靠近调车场。
旅客站房设在靠近城镇一侧,改编列车到发线设在靠近调车场的地方,无改编货物列车设于靠近正线的一侧。
机务段设在站对右的位置,以便减少机车出入段对对作业的干扰,有利于远期的发展。
货运业务设备设在站同左的位置,便于货主进出取送货物,减轻机务段一段咽喉的负担,车辆设备设在调车场的最外侧远期发展范围以外。
第三章各项设备的设计、计算3.1确定货物各项设备3.1.1货物列车到发线数量的确定货物列车到发线的数量确定的因素主要有:列车对数及性质,衔接方向数及相邻区段的闭塞方式,车站布置图类型,技术作业过程及作业方式,机车交路,列车到达密集情况等确定,换算对数法确定。
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资料客货列车换算对数=(4*0+2*0.5+26*1+10*2)*2=48 查表可知,换算对数在37—48范围内,到发线数量为6—8条,考虑到将客货运量的增加,确定设8条到发线。
3.1.2牵出线数目的确定在区段站上,有调车数量的多少、改编车的编组要求、调车作业方法、站内调机的台数及作业分工、货场与工业线的位置及其作业量等对牵出线的数量和长度都有影响。
本站解体作业采用简易驼峰,设牵出线两条,其有效长不小于到发线有效长。
3.1.3调车线数目的确定调车线的数量确定因素主要有:衔接线路方向数,有调车的数量及其性质;编组计划;调车作业方法。
调车线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在有解编作业的区段站上,每一衔接方向设调车线一条,其有效长不应小于到发线有效长;车流量较大的方向可适当增加,本站作业车停留线一条;待修车和其他车辆停留线一条,如有岔线接轨且车辆较多时,可增加一条,有危险货物品车辆停留时,应设危险品车辆停留线。
在无解编作业的区段站上应设两条调车线,其有效长应按照最大存车数量来确定。
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资料得知,该车站有改编车,衔接两个方向,无岔线接轨,无危险品货物车停留,因此设4条调车线即可。
3.1.4机走线、机待线及机车出入段线的确定在单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上只有一个上下行共用的到发场,当机务段位于站对右时,机车走行线应设在到发现之间。
这样可以把机车出入段与列车到达的进路交叉转化为与列车出发的进路交叉;当新建横列式区段站时设有机车走行线时,在无机务段一端的咽喉区,应设置机待线,尽头式区段站有隔开进路,比较安全,有效长采用45米。
为保证车站与机务段间机车出入畅通,在机务段与到发场之间,应设机车出入段线。
其数量取决于列车对数,列车到发的不均衡行及机车的运转方式,一般设出、入段线各一条。
其有效长不短于两台机车长脚10米的安全距离,一般不少于70米。
3.2客运设备的确定3.2.1旅客列车到发线数目的确定区段站上,客货列车的到发线是兼用,一般适用靠近旅客站台的到发线或正线接发旅客列车。
可经过换算对数法来确定,旅客列车换算对数少于12,因此选择正线和靠近正线的到发线共3条为旅客列车到发线。
3.2.2站台数目、长度、宽度及横越设备的确定设置旅客站台两个。
基本站台和中间站台。
站台长度为550米,宽度为8米。
横越设备采用地道。
第四章车站工作组织简述本站办理的列车主要有快客、普客、直达、区段、摘挂列车。
快客在本站不停车通过,普客在本站停车,直达在本站办理无改编作业,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在本站办理有改编作业。
到达本站的快客,上行方向接入1道或II道办理通过作业。
下行方向的接入3道或II道办理通过作业。
上行方向的普通旅客列车接入1道办理停车作业和相应的旅客乘降作业。
下行方向的普通旅客列车接入3道办理停车和相应的旅客乘降作业。
到达本站的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上行方向接入4、5道办理无改编作业,下行方向接入6、7道办理无改编作业。
包括列检、货运检查及整理、车号员检查现车、到达司机与出发交接票据并交接列车。
到达本站的有改编货物列车,即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在本站办理解体和编组作业。
9道接发上行方向的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10道接发下行方向的区段和摘挂列车。
主要的作业有列检作业,货运检查及整理,车号员核对现车,摘解制动软管等作业。
以及摘机车,挂机车。
在驼峰进行解体作业,在调车场集结,然后在峰尾编组,然后转线到10道,办理出发作业。
第五章车站通过能力的计算5.1咽喉设计车站咽喉时应满足:咽喉必须设置一定的平行进路,保证必要的平行作业;保证作业的机动性、灵活性;尽量减少敌对的进路交叉,特别应避免达到进路交叉;尽量缩短咽喉区的长度。
车站咽喉设计的步骤如下:选择区段站参考详图;确定咽喉区平行进路的数量;确定线间距;到发场线路分组;合理布置道岔和渡线;计算咽喉区的长度和到发线的有效长。
5.1.1确定每一咽喉区作业项目左端咽喉区的作业项目有:下行客货列车到达,上行客货列车出发,机车出入段,调车作业。
右端咽喉区的作业项目有:上行客货列车到达,下行客货列车出发,机车出入段,调车作业。
5.1.2根据确定的设备数量绘制咽喉区布置详图(1)右端咽喉布置详图(2)左端咽喉布置详图5.1.3检查各项必要的平行作业是否得到保证左端咽喉区的主要作业有:下行客货列车到达,上行客货列车出发,机车出入段,调车作业,右端咽喉区的主要作业有:上行客货列车到达,下行客货列车出发,机车出入段,调车作业。
在右端咽喉,可以满足的最大平行作业数量为3项,旅客或货物列车到达,机车出入段,调车作业;左端咽喉可以同时办理旅客列车到达,机车出入段,最大允许2项平行作业。
5.2车站咽喉长度,到发线有效长和车站全长的计算5.2.1确定股道间距根据各种列车的数量合理地确定到发线固定使用方案,设置到发线的单进路或双进路,确定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线路,再进一步根据相邻线路间办理作业的性质,设置在相邻线路间有关设备的计算宽度、线路中心线至主要建筑物的距离、车站线间距离等规定,定出线间距。
1道接发旅客列车和无改编货物列车;II道正线用于接发旅客列车和无改编货物列车,并允许通行超限货物列车;3道接发旅客列车和无改编货物列车,并允许通行超限货物列车;4、6、7、8道用于接发无改编货物列车;9、10道用于接发有改编货物列车;且10道允许通行超限货物列车;11-14道为调车线。
查表确定线间距为1-II道为5m, II-3道为11.5m,3-4道为5m,4-8道间每条线间距为5m,8-9道间为6.5m,9-10为5m,9-10道为5m,其余均为5m。
5.2.2确定道岔辙叉号码及相邻道岔中心距离曲靖站布置简图本次设计中为区段站,确定列车直向通过速度为120Km/h。
因此正线上的道岔号数为12号,其他线路取9号道岔。
调车场道岔采用6号。
5.2.3确定警冲标、出站信号机的位置5.2.4确定个别股道的连接尺寸(见附件)5.2.5计算车站咽喉长度车站咽喉长度是指自进站最外方道岔基本轨始端至最内方出站信号机或警冲标的距离。
设计中需要将坐标计算出来并绘图后求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