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 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王苗苗
一、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堪忧
(一)农业资源日趋减少和退化
(二)农村环境污染源点多面广
(一)农业资源日趋减少和退化
1.我国优质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 2.我国森林资源极为贫乏 。
3.我国草原生态目前仍呈“局部改善,
总体恶化”的趋势 。 4.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统筹规划,在编制农业区域规划,城乡 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本地的生态环境资源 和存在的环境问题,协调制定有关规划。

按生态城镇的标准和要求,搞好城镇基 础设施建设。

霍政办[2009]16号 关于转发县环保局2009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企业: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县环保局《2009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转发给你们,请 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2009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二○○九年二月十六日 附: 2009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 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县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 、促和谐的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创新,强化服务,以确保国家生态县验收 命名、推进污染减排为重点,严格环境准入,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全面加强环境监 管,使我县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水平,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环 境支撑。 二、总体目标 两个确保:继续加强生态县创建工作,在08年顺利通过国家技术评估的基础上 ,确保上半年通过环保部验收命名;强化措施,使全县COD和SO2排放总量分别控制 在3108.35吨和1281.89吨,分别比上年削减4.24%和3.73%,确保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 成。“三率”提高:建设项目和“861”项目环评执行率分别提高到100%和90%以上; 省、市审批和县审批项目“三同时”验收率分别提高到90%和100%以上;污染治理设 施稳定运行达标率95%以上。四项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境内主要 河
(三)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
首先,要建立健全与农村生态环保有关的法规 ,切实执行相 关法律。 其次,要建立公共政策农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从政策 源头上把关,控制生态环境问题产生。
第三,制定国家“十一五”农村生态环保专项规划,实施“农村 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 第四,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以解决农村自身难 以消除的外部经济问题,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农村生态环保的 内在动力。 第五,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制度 。 第六,科学地构建农村生态环境的安全体系,提高农村生态 环境灾害的应急能力,减轻灾难的损失。
4.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也 日渐突出。
5.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农产品污染加剧,滥用饲料添加 剂导致畜产品中有害物质不断超标,极大地影响食品安全, 危害人体健康。
农村垃圾
过量使 用化肥 的田地 污水排放 致使河内 鱼类大量 死亡
我国地膜的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
多数养殖场没有 污水处理设施直 接超标排入农业 环境
(四)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供科技支撑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科技的发展战略思路 应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指导,以 解决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中的重大问题和改 善生态环境为基本出发点,为农村生态环 境质量明显改善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科技支撑。
(五)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力度
将生态环保提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 程上来 。
我国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 源的6%,但人均占有量少, 而现实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则 更少 。
(二)农村环境污染源点多面广
1.随着“农村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工业向农村转 移,乡镇工业造成的环 境污染逐年增加。
2.城镇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成为农村内 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3. 随着农药、化肥以及地膜等的大量采用,对自然环境 造成污染,敲响了生态灾难的警钟。
总结
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大事,不仅直接影响当代人民的生活环境,而且将影响子 孙后代的健康,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持应是农业区划工 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农村 环境,这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的国情和农 村的环境形势决定的。 实践已充分证明,没有一个可供持续利用的农业自 然资源,没有一个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就不会有持续发 展的现代农业,就不会有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也就没有 广大农民真正的小康生活。
谢 谢!
医疗垃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持的对策
(一)从战略高度关注农村生态环境安全 (二)建立全面协调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 (三)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 (四)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供科技支撑
(五)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力度
(一)从战略高度关注农村生态环境安全
农村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 成部分,而且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基 础性部分 。
(二)建立全面协调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
要正确运用生态学原理,尽力避免或淘汰那 些有害于生态平衡和良好环境的农业措施,以逐 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要科学分析农业生态系统 中各种资源组合的特点以及其相互作用变化的规 律,选择最优要素组合,以发挥资源的优化组合 功能。要根据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产业结 构的实际要求,建立各具特色的持续平衡的农业 生态体系 。
农药污染
固体废弃物堆满农田
过采贫我 森伐乏国 林量的属 生和国于 长消家森 量耗,林 。量而资 远且源 远森极 超林为
由于对 草地的 掠夺式 开发, 乱开滥 垦、和 长期超 载放牧, 使全国 草地面 积逐年 缩小, 草地质 量逐渐 下降。
2005年4月22日,陕西省 神木县中鸡镇李家畔村村民 们从水沟内打水。李家畔村 处在采煤塌陷区,因水源渗 漏,原来家家有井的村民们 面临着无水可吃的局面,这 条水沟成为100多名村民的饮 用水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