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2013-2014年春季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主题:整理和复习
课时:共7课时,第7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刘亚南镇区小学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两步)。
2、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
3、学情分析: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
学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解题和计算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评价任务
任务一: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任务二:能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资源与建议
1、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梳理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节课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复习混合运算——回顾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拓展应用——总结全单元。
3、本节课的重点是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可以通过自主探究,知识梳理等解决。
难点是,系统的梳理知识,归纳本单元所学知识,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突破。
准备:学具准备,练习本、尺子
知识准备,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反思
环节一复习
1.口算卡片(开火车)
2.出示混合运算
学生说运算顺序
环节二回顾整理、形成网络
1.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学习混合运算时,都学了哪些知识,记不清的同学也可以看看课本。
师:哪个同学能给老师举个例子呢?(
学生说清楚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师:你能做出这几道题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师:看来,我们同学已经了解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你能判断出这些计算题是对还是错吗?如果是错的,错在哪里呢?
自由回答
能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环节三拓展应用
1.总结解题思路,大屏幕出示第一道题:小红看一本故事书,看了5天,每天看8页,还有38页没有看。
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学生独立解决
能独立完成
(2)班内交流。
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环节四总结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复习了什么?你都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自由回答
至少说出一条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