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用word做课程表
授课班级四(3)班授课教师许志强授课时间 2013-5-17
教材分析:
《用word制作课程表》是《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在word中插入表格,并学会简单地对表格进行美化。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对word软件有了初步的认识。
能够熟练使用菜单栏里的部分工具。
可能有部分学生分不清“行”与“列”的含义,需要进行点拨引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利用动手操作进行探索,发现新知,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分析:
设计理念:
利用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和发现问题,可以用表格来表示比较直观,这样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接下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讨论怎样可以插入表格以及把表格中的文字居中;最后利用比较法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学解决问题。
教学策略的选择媒体设计:
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者和帮助者,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教学支持。
让学生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学习。
资源准备:word、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我利用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和发现问题,把握操作要领,教师只进行必要的示范操作,学生自学后尝试制作,教师巡回引导,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一部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于行和列的概念有点混淆,因此,我特意通过大屏幕投影重点把行和列突出,并把他们综合起来简称为“横行竖列”,这样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对于行列的直观体验。
我在介绍了制作课程表的三个步骤后,一步一步地引导着学生制作班级课程表。
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可能在一节课里面录入全部的课程,所以我只要求学生输入当天的课程内容,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复习中文输入,也可以紧紧地把握住课堂的时间。
在进行表格的居中对齐这一内容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有两个同桌的同学进行了差不多的操作,可是却只有其中的一位同学能够让单元格居中对齐。
原来这两个同学选中了表格,然后直接点击【格式】栏里面的【居中】,可是只有那位用鼠标选中单元格的同学可以居中对齐,而不能居中对齐的那位同学是用鼠标选定单元格的时候不小心选中了整个表格和表格外面的段落标记,从而导致点击【格式】栏里面的【居中】完全没反应。
我发现这种情况后并没有批评他们没按照课本的操作提示进行操作,而是向全班同学赞扬他们能够想到不同的方法来尝试完成,然后我告诉同学们【格式】栏里面的【居中】按钮是专门针对文字来进行居中对齐的,而我们今天制作的是表格,如果刚好选中的是单元格,
单元格里面的文字就可以进行居中对齐,但是如果不小心把表格外面的段落标记也选中了,这时候【格式】栏里面的【居中】按钮就不能对表格里面的文字进行居中对齐了。
发生这个小插曲后,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就多了一些其他方法的尝试。
在下课前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这一表格的制作,孩子们尝试到了成功制作表格后的喜悦。
在本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每一个小任务的提出,都要事先出示课程表效果图,让学生面对眼前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看着屏幕跟着一起解决问题,效果良好。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出现了大表格里面再套上小表格的问题;还有的学生操作的比较快,完成课程表后,我让他们当当小老师协助小组内或者其他小组的同学完成课程表。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把握本课的重点,找到突破难点的方法,而在细节设计上,不要太局限于课本,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的调整,而且在出现突发意外的时候,要迅速处理好这些意外,并且让这些意外变成正面的信息,促进孩子们的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俗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而掌握的知识比我们讲给他们的知识记得更牢固。
流程图:
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