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7、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无根、茎、叶的分化。

(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茎、叶,根为。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葫芦藓、墙藓)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

能产生生殖细胞—-- (肾蕨、卷柏、贯众、满江红)
28、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7上p83;P85种子的结构图)
29、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是的,外面没有包被。

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包被。

常见的被子植物:桃、大豆、水稻、等等。

29.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见七年级上册P90页)
30、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31、种子萌发的条件(7上P92)
1)自身条件:储存时间短,度过休眠期, 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 的。

2)外界条件: 、 和 。

3)种子萌发的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 。

子叶或胚乳中的
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 最先发育,突破种皮,形成 。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 。

32、植物的生长: 画出根尖示意图并写出结构名称
1)根的生长(P97)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 。

成熟区生有大
量的 。

2)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

根的生长一方
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 ,一方面要靠伸长区
细胞 的增大。

3)枝条是 发育成的:芽中也有 组织。

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
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33、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水分、无机盐、有机物。

(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 、 、 的无机盐)
34、桃花的结构(P102)
花柄、花托、萼片、花瓣、
雌蕊( 、 、 )
雄蕊( 、 )
在方框中画出花的结构并标出名称:
35、果实和种子的形成(105页1、2题)
1)传粉: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发出花粉。

从花药落到雌蕊 上
的过程,叫做传粉。

2)受精: 落到 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
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 ,一直到达 。

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
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有 ,它跟来自花粉管的 结合,形成 。

3)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
使命“,因而纷纷凋落。

惟有 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其中 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 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 发育成种子的胚。

4)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绿色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6、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细胞的组成成分;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无机盐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有大量的。

▲茎的结构从外到里分别是:
树皮、韧皮部(有管)、、木质部(有管)和中间的髓。

▲运输途径:管:向上输送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
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p112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叶片的结构:表皮(分上、下表皮,上面有)、、、。

▲气孔的结构: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在营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有些向日葵的果实仍然是空瘪的。

这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要想减少瘪籽,可以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

▲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37、光合作用:
▲天竺葵的实验
1):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3)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中隔水加热。

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4)染色:用染色
5)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叶片有光照的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光合作用的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利用,把和转化成储存能量的(如淀粉),并且释放出的过程。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8、植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将分解成和,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主要是在内进行的。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最后)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
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

合理密植。

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我国每年3月12日为节
▲热带雨林-----地球的肺,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如果将绿叶比做制造有机物的“工厂”,它的机器是,动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

场所是叶绿体,具体部位是叶绿体的细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