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1.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我国地势的A .第一级阶梯B .第二级阶梯C .第三级阶梯D .第一、二两级阶梯2.从右表中可以看出对四川省交通线路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四川省不同地形类型区和交通线密度比较表A. 河流B.水文 C .地形 D.气候3. 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A. 自然条件决定着城市的形成和发展B. 大多数城市要求有适度的降水和适中的气温,所以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平原地带C. 热带地区因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好,所以没有城市D. 运河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至今对城市城址的选择影响重大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
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据此回答第4题。
4.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 .地形B .气候C .水源D .土壤5. 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
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铁路 公路 河流 山脉 湖泊A .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B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C .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D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6.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 .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B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C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D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7. 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世界沿海地带造成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 .海岸侵蚀加强B .土地盐碱化加剧C .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D .高纬度降水减少8. 寒潮对农作物影响最大的季节是A .冬季和秋季B .秋季和春季C .秋季和冬季D .冬季和春季9.对浙江发展沿海养殖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 .海啸B .寒潮C .台风D .洪涝10.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欠的主要指标是A .多年平均降水量B .多年平均蒸发量C .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总量D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1. 下列对我国部分资源分布的分析正确的是①我国北方多煤和石油,南方多铁矿和煤②北方平原多、热量少、水分少;南方平原少、热量多、水分多③西北干旱、多风沙、光照少;西南湿润、纬度低、光照强④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草场资源和太阳能丰富A .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12~14题。
12.甲组人口亡率总计是A .0.775%B . 3.7%C .0.885%D .0.95%13.下列说法表格内容相符的是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C.发展中国家有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D .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14.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 B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 .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
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右边表示女性。
下图是X 、Y 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15~17题。
15.Y 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年龄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甲 人口数2000 6500 1500 10000死亡率(%) 0.6 0.6 2.5乙 人口数 3500 6000 500 10000死亡率(%) 0.8 0.7 2.2 0.81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16.造成X、Y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根本差异是A.经济水平B.教育水平C.历史条件D.自然条件17.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A.尼日利亚B.印度C.泰国D.日本18.上海市总人口不断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A.城市用地压力增大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C.社会劳动力不足D.人口老龄化突出右下图为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
设A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 B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b,回答第19小题。
19.符合B图的国家A.匈牙利B.新加坡C.印度D.美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
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
读图2和图3并回答20~21题。
20.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B.从城市流向农村C.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D.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21.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22.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由农村到农村B.由农村到城市C.由城市到城市D.由城市到农村2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A.劳务输出B.国际难民C.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D.宗教移民我国人口迁移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据此回答24~25题。
24.“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对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影响是①人口分布中心从长江流域移到珠江流域②人口分布中心从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③南方地区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地区人口④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人口数量达到平衡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5.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在建都前那里荒无人烟,建都后20年就发展成为拥有8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人口迁移造成的,影响其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交通和通讯的发展26.下列关于合理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合理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承载力B.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C.环境承载力发生变化可能会引起合理人口容量发生变化D.合理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当前自然、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27.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市中心不是中心商务区,而是行政区,其原因是A.主要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B.该地段的交通通达度差C.该地段地价高D.该地段的地形不适合作商业区28.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下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区是A.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区B.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29.下图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30. 关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功能区内只有一种功能B. 工业区一般集中分布于城市中心地带C.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功能区分化越明显D.一个城市只有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二、综合题(共55分)31.读右图回答:(11分)(1)从地形因素考虑,______的城市区位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它们位于______地区。
(2)从气候因素考虑,________的城市区位较为有利,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河流因素考虑,______城市沿河而建,但区位不同。
(4)综上所述,_______城市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32.图中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后回答:(18分)(1)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2)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4)目前A类国家主要位于下图中的阶段_________,B类国家大部分位于下图的的阶段______(选填Ⅰ、Ⅱ、Ⅲ、Ⅳ)(4分)33.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12分)原因分类占迁移人口的比重(%)性别比原因分类占迁移人口的比重(%)性别比经济性原因56.2 217.3 家庭性原因34.5 39.0工作调动分配录用务工经商学习培训退休离职11.55.924.312.91.6268.4243.5223.8149.7603.9投亲靠友随迁家属婚姻迁入9.910.414.275.967.49.7其他原因9.3 215.0合计100 123.1(注:性别比是指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
如大于100,表明男性人数多于女性;若小于100,则说明男性人数少于女性)(1)表中所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因素迁移人口的比重是。
其中又以人员比例最高,且该时期的人口流动与以前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不同,主要是以自然地迁移为主。
(2)表中人口迁移的其他原因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
(3)在所有经济性人口迁移中,就性别而言,________性人口数超过________性人口数;在家庭人口迁移中,________性人口数超过________性人口数。
这是由男性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分工不同造成的。
34.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共14分)(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除了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外,还有另一个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