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_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比例的意义》【教学内容】五四制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 《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交流等方式探索新知,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3、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体验发现数学规律的乐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索国旗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一对一数字化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我们首先来欣赏一段音乐,请同学们认真感受。

师:一首《我和我的祖国》在2019年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每一次听到这首歌,相信每名中国人都有不同的感受。

那作为祖国的花朵的你们,听到这首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谁能来分享一下。

师: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五星红旗也越来越多的矗立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那你对五星红旗有哪些了解呢?生:五星红旗是红色的,镶嵌五个黄色的五角星、形状是长方形,有的大有的小……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国旗的这份尊重和爱,去一起发现国旗中蕴藏的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比例)二、新课讲解(1)联系旧知——比师:比例对我们来说是个新概念。

但你知道吗,很多新概念都是跟旧知识有联系的,你觉得“比例”会和谁有联系?生:比师:那我们就试着从“比”的基础上来研究“比例”。

(2)国旗中的比师:(课件出示不同的国旗图片教室场景:长60厘米,宽40厘米。

签约仪式:长15厘米,宽10厘米。

)这是不同场合用的国旗,很明显,它们的大小不一样。

你能写出这些国旗中长与宽的比吗?(学生在平板上写比)师:观察这两个比,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动手做一做。

生:化简比都是3:2生:求比值都是1.5,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师:既然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我们可不可以用个符号把这两个比连接起来?师:就写成这样一个等式一起读出来:60:40=15:10师:是不是所有的国旗无论大小,比值都相等呢?生:猜测可能师:接下来请你们继续验证。

课件出示:天安门升国旗仪式:长5米,宽10/3米。

校园升旗仪式:长2.4米,宽1.6米。

(学生计算长与宽的比值)师:结果怎么样?学生汇报:化简比都是3:2,比值都是1.5。

师:说的非常好,这是个很重大的发现。

四面国旗的长宽虽然不同,但它们化简比都是3:2,计算比值都是1.5。

国旗的制作都是按照一定的比制作的,这在国旗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所以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见到国旗,它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只是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了。

师:大国风范,也要从细节做起。

(3)比例的意义师:我们继续研究。

既然这些比都是相等的,你能选择其中两个比组成一个等式吗?生写一写:60:40=15:10 2.4:1.6=15:10 60:40=2.4:1.6 ......师:这四个比的比值都相等,我们可以任意的两两组合,都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

师:相等的两个比用“=”连接起来,写成这种新的式子,数学上,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师:我们写出了比例,那你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到底什么是比例吗?学生尝试归纳: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教师板书完整课题:比例的意义)(出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学生齐读比例的意义师:想一想,要组成比例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学生交流:两个比比值相等(教师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4)举例比例师:既然咱们知道了什么是比例,你能自己写一个比例吗?生1:2=5:10......师:谁来帮他验证一下他写的比例对吗?看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只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就可以了。

(5)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师:我们通过比认识了比例,在比当中有前项和后项。

那在比例中是否还是这样的叫法呢?生:猜测不是师:请同学们自己去学习课本62页,重新认识比例中的不同名称。

(课件出示)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师:谁来介绍一下。

(教师结合黑板上的比例,板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6)比较比和比例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从比开始,慢慢认识了比例。

那比和比例一样吗?师:通过接下来的练习,相信同学们就可以得出结论。

12:4 2.1:7 3:1 1.5:5 2:4=6:12 3×6=2×9 6:9=2:3结论: 3×6=2×9不是比例。

12:4 2.1:7 3:1 1.5:5 是比。

2:4=6:12 6:9=2:3 是比例。

师:比和比例一样吗?你得出结论了吗?生: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例表示两个相等的比生:比是一个数,比例是一个等式师:比和比例有联系也有区别,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更清楚的去认识它们。

三、巩固练习师:接下来老师要检验一下你的学习成果了。

1、判断对错。

(1)表示两个数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4∶3与8∶6可以组成比例。

()(3)如果1∶3=a∶6,那么a=3 ()2、小明去购物的情况记录如下:(1)写出相对应的总价与单价的比,并求出比值。

(2)说说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

(3)表中的数据能组成比例吗?请写出几个。

四、全课小结师:这节课,大家都非常积极和认真,老师相信同学们的收获肯定很多,那谁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呢?五、比例小知识师:比例的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民警破案的时候。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家珠宝店被盗,神探在案发现场看到两个不同的脚印,分别是24cm和25cm,由此推断出这两名嫌疑犯的身高大约是168cm和175cm,你能联系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解释神探是怎么推断出来的吗?有兴趣的同学课下交流一下,下课!学情分析本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对比例的意义、性质和比值的意义以及求比值的方法有了较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掌握“比例”这一基本概念,是学习比例基本性质的前提。

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其特征,将为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理解其算理,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通过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学习,将为进一步学习正、反比例的意义,用比例的方法解应用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本节教材,不仅要使学生记住概念的描述,更重要的是理解概念,而理解概念,关键是要理解知识的本质和要素,“比例”的本质是一个等式,描述的是两个比值相等的比之间的关系,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材料,让学生判断、思考并表达思维过程,促进理解,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还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针对知识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学方法,突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效果分析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教师应着力构建自主的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率地学习。

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本节课中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创设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有浓厚兴趣时,就会产生不断前进,渴求新知,欲求明白的强烈渴望,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感兴趣的学习中。

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和信心。

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学生活动的自主性,使学生主体处于活跃兴奋状态,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让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参与。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多种媒体组合的优化教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建多向度的立体交往形式,为学生的更优发展提供优良的教学环境。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以学生为本,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会;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去开拓。

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包含三部分内容: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它们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是后面学习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用比例解决问题相关内容的基础,需要切实掌握。

教材的编排是先由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认识比例的意义,再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解比例。

在教学中,我创造性的使用“国旗”导入新课,让学生的生活经验走进数学课堂,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发现、自学的方式,使学生在自己探索中学习知识,发现知识,并通过讨论,说出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依据,促进了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能力。

如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重视在练习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使练习的针对性更强,巩固练习在层次上由易到难,在形式上由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评测练习1、判断对错。

(1)表示两个数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4∶3与8∶6可以组成比例。

()(3)如果1∶3=a∶6,那么a=3 ()2、小明去购物的情况记录如下:(1)写出相对应的总价与单价的比,并求出比值。

(2)说说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

(3)表中的数据能组成比例吗?请写出几个。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的教学展示,总体感觉自己整节课的教学流程清晰,教师对本节课的两个重点突破较好,学生都理解了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比例,并且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地写出比例。

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学会了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练习设计,能体现学生思维的递进性,练习有层次。

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的教学任务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

而且在教学形式方面,能多次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生中来,通过生生互助,师生辅助等方法,让课堂更能体现成自主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