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很高兴能给我十分钟的时间和大家交流。
我叫周芮,来自09教技。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冒泡排序》。
该课选自浙教版《算法与程序设计》。
排序算法是本书中比较精彩但也是相对较难的部分之一,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而冒泡排序又是相对简单的一种排序方法。
它是本章的第一课时,在本章中起着示范作用,所以讲好这节课是教好以后的课的关键。
综合以上几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
理解冒泡排序的流程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中对人物财富的排序,理解冒泡排序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归纳冒泡排序算法来编写流程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
人能力,发现规律的能力。
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
兴趣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堂课的重点定为掌握冒泡排序的算法,难点为归纳算法,用流程图表示。
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是所谓的90后,他们普遍具有创造性,容易接受新事物,善于发现的特点。
他们对认知规律从感性逐步提升到了理性。
而且学生有个普遍的特性就是爱玩,这是他们的天性。
基于这一特点,我将会用游戏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知识准备方面,学生
先前已经学过了算法的表示方法,三种基本结构,熟悉了变量的运用,能用算法描述一般问题的解决步骤。
在教法方面,我将选用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
在学法方面,主要是听讲法和自主探究学习法,通过老师讲解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探究算法的原理。
《师说》中提到,“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教学也就是为学生解决疑惑的。
我的教学过程也就围绕“惑”这个字展开,我称之为“惑之四部曲”。
第一部曲是“遇惑”。
我先创设一个游戏情境——大富翁,这是一款比较普遍的游戏,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游戏中的一个情景——财富排行榜,来引出教学内容。
首先我展示的排行榜上可能只有几个人,同学们能够很轻易地给出结果,可是当人数增多的时候,同学们就会觉得比较困难,当人数到达一定的数量后同学们会觉得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样,老师就可以引出学习的内容——冒泡排序。
这一设计,我主要考虑到学生对数量少的数据能够比较容易地完成而不是通过考虑“按什么方法完成的”。
这样增加难度后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好处,从而引起主动学习的兴趣,可以自然引出冒泡排序算法的思想。
第二部曲是“析惑”。
为了让同学们脑海中模糊的思想变清晰,我准备了一个FLASH课件小游戏,内容就是大富翁的财富排行榜。
我制定这么一个规则:将财富从少到多排列。
可以通过从右往左的顺序两两进行对比,将较低的人往左排。
通过这样一个环节,可以让同学们比较直观的感受到冒泡算法的思想,是如何进行的。
第三部曲是“解惑”
首先我会请同学用自然语言来描述算法的思想,我进行小结。
接着我将继续提问如何用流程图表示。
在这里我先会引入一个数组的概念,用板书演示。
为了让同学更加透彻了解算法,我会用数组来演示详细的过程。
用变量i表示趟值,用j表示带比较数组的位置。
若d(j)<d(j-1),则将两者交换。
用表格的形式逐步呈现i,j的变化。
用EXCEL来展示。
这样同学们可以比较清晰,直观的了解到排序是怎么进行的。
由于之前已经用EXCEL呈现过6个数字的排序过程,同学们也都知道了该用几趟才能完成。
然后我会从6个数字的排序迁移到N个数字的排序。
同样用EXCEL呈现。
通过归纳可以发现算法的规律。
从特殊到一般的迁移。
可以比较容易解决学生们对较难知识的理解。
接着是本课难点的学习,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我采用的是补充流程图的方式。
因为同学们刚接触冒泡排序算法,还不是十分熟悉,一下子写出全部流程图会有一定的困难。
可以选择性地挖空,让同学们补充,这样可以比容易实现,可以让同学们对自我进行肯定。
在课堂快结束时我将会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本堂课的知识点提问让同
学回答算法思想,达到巩固的目的。
最后一部曲是“扫惑”。
我会给同学们布置一个任务,给出一张成绩单,上面印有一个同学的各科的考试成绩。
让同学们用冒泡排序算法写出各趟排序结果并上交。
这样可以及时检测同学们是否学会了。
得到及时的反馈。
总结:因为这堂课相对而言是比较难的,如何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我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为此,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1、用游戏引入课堂,逐步加深问题的难度
2、用FLASH课件演示
3、用表格列举
4、请同学们补充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