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创新工作案例
让我们心中有爱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对于小学阶段,我觉得比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人格。
要有感恩的心,要有担当,那么我作为一个小学班主任,如何引领孩子们在他们美好的童年里留下是色彩斑斓。
一、案例:
我班有这样一名学生:张依琳,女,十二岁。
她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
除非你点他,否则从不主动举手发言,你向她提问题,她会把自己的观点认真的表达出来,别人反驳他的答案有误时,她声音大,一连串的“理由”,让我觉得这不是我平时接触的张依琳同学,有点“过激”,仿佛是一名律师,又像是被人侵犯领土的战士,小小的身体里藏匿着巨大的力量,但是在同学面前却不拘言笑,下课后也是一个人玩耍,别的同学见到老师,就像小鸟一样在你旁边“飞来飞去”,说一些溢美之词。
张依琳碰见老师总是是低着头走过去,你问一声,只看见嘴动,听不见声音,感觉很孤独,在班上,张依琳不合群没有好朋友,也被视为另类,同学们不爱和她一起活动,我问她“为什么不和同学一起玩?”她却说:“没意思,我不和他们玩。
”“你最喜欢的朋友是谁?”“没有。
”我认为她不合群是她成绩忽上忽下的原因。
有一天她妈妈来到我办公室,我问了一句,“一直想和你谈谈孩子在家里的一些情况。
”张依琳妈妈的眼睛里瞬间涌出泪来,“老师,我快愁死了,一直想找你谈谈,又怕耽误你时间,孩子不想活了,昨天如果不是孩子抱住我,我就跳下去了。
”等她情绪平静下来我了解到,孩子平时在家很乖,帮妈妈干活。
妈妈说,她脾气上来就疯了一样,认为妈妈不爱她。
家里三个孩子,爸爸身体不好,常年靠打散工来贴补家用,妈妈在鞋厂每天10个小时,妈妈平时除了繁重的工作,每天的家务,就是照顾孩子们的生活。
张依琳她排行老二,从小体质就差,经常生病请假,身体的病痛和她不善言谈的她,促使他长期脱离同学,这也是她不合群的原因。
长期繁重的工作和家庭的压力,让妈妈脾气难免会很差,但是妈妈始终认为知识改变命运,所以对孩子的学习很在意,很重视。
这也是他们最主要的矛盾,妈妈一味的告诫她认真学习,不许浪费时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次的导火索是,妈妈下班回家没有看到孩子学习,而是看到孩子玩手机,两人越吵越凶,最后有了很极端的想法,虽然张依琳被妈妈跳楼这样的行为吓住了,但是事情并没有解决,凭我多年的经验,这为以后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果不其然,钉钉作业张依琳连着有2次作业没有提交,虽然她体弱多病,不善于言谈,但学习努力,平时发烧39°也都会按时完成作业。
当我询问了曹老师后,得到的答案是一样的,所有的科目都没有提交,我拨通妈妈的电话,妈妈和我说,“老师没办法了,我俩闹得特别厉害,她不上学了,也绝食了。
已经2顿饭不吃了。
”随即我来到他们家,孩子躺在床上,妈妈含着泪在一边做活儿,我马上对孩子说,“依琳我们可以谈谈吗?”“李老师没什么可说的,我觉得上学没意思,你别说了,我不上了。
”我怔住了,孩子的眼神是决绝的,我马上换了一个方式,“我不会强迫你什么?我只想请你帮我个忙,老师一个人完成不了。
”因为平时我和她沟通还算可以,孩子勉强答应了,因下周开始线上期中考试,所以试卷的印制和发放需要一一准备好。
我俩开始工作,我问“你不上学后,有什么打算?你觉得你可以找到什么工作?”孩子眼泪瞬间落了下来,强撑着说,“跟我妈去鞋厂,打下手。
”“奥,你妈有时把一些散活儿带到家里来,你做着还顺手吗?”“没什么意思?”“比做数学题呢?”“没有做数学题有意思。
”听到这里我接着问,“据我观察,依琳最喜欢的是探索难题。
不上学你不觉得可惜吗?”孩子怔住了,我又问,“其实谁都有可能犯错,老师,妈妈,任何一个人也包括你,你和妈妈总是这样,我不认为全是你的错,你能和我谈谈妈妈吗?”
孩子一下哭了起来,“姐姐从来不用妈妈管,学习一直很棒,妈妈总是快姐姐棒,总是认为我不好好学习,其实我那次玩手机,是因为早就写完作业了。
妈妈只有我病了才有可能爱我。
”一句话倒出了所有。
“你生病时妈妈才爱你,不生病就不爱吗?妈妈一天早出晚归,你看见妈妈穿过漂亮衣服吗?妈妈一天忙着挣钱,从不请假,只要你病了,妈妈立马请假,你感受不到妈妈的爱吗?”接着我给孩子讲了妈妈从怀孕身体发生了变化,整整9个月不敢生病,小心翼翼的,临近生产的最后一个月浑身疼痛无法入睡,当生产时,如果选择做刨宫产,则需要用筷子粗细的针头把麻药打到脊柱里,术后阴天下雨腰疼。
如果选择顺产,需要忍受妊娠带来的12级疼痛,也就是12根肋骨一起被折断,这样的疼痛会持续7——8小时,甚至时间更长,但是勇敢的妈妈只是祈祷自己的孩子平安降生。
依琳你现在还认为妈妈只爱你的学习,或者只在你生病时爱你吗?”孩子已经泣不成声,我又追问,你用跳楼、不上学,来威胁妈妈,其实你只是让你妈妈多关注你,在心里你特别爱你的妈妈。
你好好想想吧。
第二天,张依琳妈妈给我打电话,我告诉她,小学阶段父母的爱对孩子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依琳很细心,很爱妈妈,这也是她言行过激的原因。
作为妈妈,关心孩子学习无可厚非,但是过分的介入,会适得其反,家长要适时放手。
多给孩子空间,让她多做,别怕犯错,只有自己经历的才是最珍贵。
不是有句话说:领着蜗牛去散步,不要忘记沿途的风景。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张依琳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她的学习成绩在逐渐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乐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课下有学生问我题,我会让依琳帮忙,时间长了,同学们有不会的难题就去找她请教,俨然成了一个“小老师”,我时常看见她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
家长也反映喜欢把班级的事讲给家长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为了防止张依琳思想再次偏激,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让她帮我抱作业本、发作业本,谈谈她和妈妈的事,一提到妈妈,张依琳再也不是眉头紧蹙,只有满眼的幸福。
在我的潜移默化下,她变化非常大,班里的同学也开始重新认识她,喜欢她。
这个曾经那么孤僻的孩子,现在终于融入到集体中家庭中了,想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我心中既有甜蜜也有感动。
二、针对以上案例我们要重点思考:
1.如何与问题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
同教师一样,学生也有着人所具备的一切尊严和品格。
我国中小学中的师生关系大多属于唯师独尊,唯师独从,而学生最基本的人格却得不到尊重。
教师是师生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因而自然在建立民主、平等新型师生关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为此,教师要做好下列工作: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第二,要建立、健全现代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建立正确的学生观。
第三,处理好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的辩证关系。
严格要求是尊重的表现,尊重又是严格要求的前提。
第四,教风民主、平易近人。
2.如何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尊重孩子,认真聆听孩子的倾诉,和孩子交朋友。
作为家长还要善于引发孩子的倾诉,耐心倾听,做忠实的听众,对孩子的感受表示共鸣,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这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增强其自信心。
(2)、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激励孩子树立自信最胆小怯懦的孩子。
同时,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值,要发展地看待孩子,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
(3)、正确评价孩子。
要求自己的孩子处处强过别人或一步到位,是不切实际的,对孩子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能力,要耐心帮助分析并鼓励他去寻找对策,在实践中树立孩子自信心。
三:结论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
而德育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
学生的不合群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心理疏导,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多一些理解沟通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
多一些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
多一些真诚的爱,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要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
张依琳一直不愿意和班里的同学相处,我知道这是缺乏被肯定的表现,其实其内心是渴望得到妈妈和同学的关注的,她极需要被爱的感觉。
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她内心的焦虑和冷漠。
通过在课堂上对她的赞扬,同学们也开始用欣赏的目光注视她。
这是对她最大的鼓励,也渐渐地消除了对同学们的排斥心理。
这对孩子整个性格培养、心理健康等方面是受益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