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苏武牧羊蒋萌棠2页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对子歌二首》14页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结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
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97.竹石[清]郑燮---1.1课后---P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8.过零丁洋[宋]文天祥---1.2课文---P4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99.示儿[宋] 陆游---1.2课后---P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00.狱中题壁 [清] 谭嗣同---1.3课文---P6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01.自题小像鲁迅---1.3课文---P6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02.逢入京使[唐]岑参---4.3课后---P34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03.蜀相 [唐]杜甫---6.1课文---P51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04.诉衷情【宋】陆游---6.2课文---P53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0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06.悯农【唐】李绅---9.2课后---P8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07.从军行【唐】王昌龄---10.2课文---P92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108.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唐]刘长卿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六年级下册古诗109.西江月·井冈山一九二八年秋毛泽东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10.七律·到韶山一九五九年六月毛泽东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111.渔歌子[唐] 张志和---3.3课后---P2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1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 白居易---4.1课后---P3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13.龟虽寿[魏] 曹操---5.1课文---P4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14.观沧海【魏】曹操---5.1课后---P4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15.十六字令三首毛泽东---5.2课文---P43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è)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少年中国说(节选)梁启超45页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116.望岳[唐]杜甫---6.1课文---P49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7.使至塞上[唐] 王维---6.2课文---P5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18.夏日绝句[宋]李清照---7.1课后---P5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19.书湖阴先生壁(其一)【宋】王安石---8.2课后---P74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论语》四则84页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时”是在一定的时候,不是时不时、常常的意思“习”有两种说法:1.复习2.实习,实践,演习人们多解释成复习,中学教材也这么解释,但是按照原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一书中的解释,应该是后者,理由如下:1.习按其甲骨文的字形推断的本义是幼鸟学飞,由于幼鸟学飞需要实践,因此有演习,实践的意思2.孔子教给其弟子的具体知识是礼乐射御书术,射箭、驾车、礼仪、音乐等学问都需要不断演习操练,因此此处应该是演习的意思3.《礼记》里有“习礼乐”“习射”这样的话,都是演习的意思,可作为第二个理由的佐证“说”通“悦”,喜悦的意思“有朋”的“有”或曰同“友”,“友”是朋友,“朋”是同一师门的师兄弟指的意思“人”是别人的意思孔子说:“能够常常温习学过的知识,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你,你又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作为吗?”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罔”有三种说法:‘罔’同【或通】‘惘’1.惘然无所得2.被欺骗3.迷惑不解根据论语中的其他用例我们认为第三种解释更正确,以前的中学教材解释成第一种,现在的教材已经改过来了“殆”有三种说法:1.精神疲殆2.迷惑3.指学业上陷入困境危险在论语的其他用例中只有后两种解释,根据对偶词的词义相近的规律,我们判断应为第三种解释,旧教材解释成第一种,是根据一些古人的注解做出的判断,没有依据,新教材已经改过来了孔子说:“光学习不思考,就会(因为不思甚解而)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学习,就会(因为思路狭窄而)危险。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重点字词解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yú) ,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
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
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
以诚实之谓信。
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yuē) :“受之于师谓之传。
”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列子》三篇86页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就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学完了,于是告辞回去。
秦青没有阻止他,在郊外的大路上设宴送行;秦青击打着乐器,悲壮地歌唱起来,那歌声使路边的林木都振动了,使空中浮动着的云彩也停住了。
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返回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再敢说回去的事了。
2注释薛谭秦青:传说中秦国两名善于唱歌的人。
(1)讴【ōu】:(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
(2)于:向。
(3)穷:尽、完,用完。
这里指学完。
(4) 尽:学尽,学完。
(5)谓:以为,认为。
(6)技:本领。
(7)遂:于是,就。
(8)之:代词,指代上句中的秦青之技。
(9)辞:告辞,告别。
(10)归:回去,回家。
(11)弗:没有,不。
(12)止:挽留,停止。
(13)饯:用酒食设宴送行,设酒送行。
(14)郊:城外大道旁。
(15)衢(qú):大路,四通八达的路郊衢:郊外的大道边。
(16)悲歌:慷慨悲壮的歌。
(17)振:振动。
(18)响遏行云:遏,阻止;阻拦,行云,飘动的云彩。
形容歌声嘹亮,响彻云霄,连飘动的云彩也停止了。
(19)谢:古代译为谢罪,今译为道歉。
(20)反:通“返”,返回。
(21)抚节:打着节拍。
轻轻地打着拍子。
(22)于:在。
(23)言:发誓。
(24)乃:于是,就。
(25)抚节:打着节拍。
120.风【唐】李峤---10.4课后---P9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