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题江苏省常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二、文言文阅读7.阅读两组文言选段,完成各题。
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乙我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①,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②.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③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④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⑤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慍见曰:“君子亦有穷⑥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⑦矣。
”(《史记•孔子世家》)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注释】①拜礼:拜见并接受聘礼。
②中诸侯之疾:切中诸侯的弊病。
③所设行:措施和作为。
④用事:当政,掌权。
⑤徒役:服劳役的人。
⑥穷;走投无路、困厄。
⑦滥:不加节制,乱来。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曲肱而枕之②威武不能屈③军于城父④士不可以不弘毅⑤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3)在陈蔡被围,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孔子为什么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请结合甲乙两部分材料加以综合分析。
(4)对甲、乙两组文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称赞颜回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表明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要能自得其乐。
B.孟子认为符合仁、礼、义的策略才是“正道”,所以公孙衍、张仪之流不是大丈夫。
C.在几段选文中,对“贤者、士、仁者、君子”这几种人的道德要求是趋向于一致的。
D.选文中“安居、小人、存心”三个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我们最常用的意思相同。
(1)①手臂自肘到腕的部分;②使…屈服;③驻军、驻扎;④弘,广大。
毅,强毅;⑤批评、指责。
(2)①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②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3)孔子在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很好地阐释了“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气节,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惊而不变,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4)D。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三】(15 分)【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
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
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
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注】①染:熏陶,沾染。
②与:赞许。
③狎:亲昵,亲近。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所以: (2)未尝不叹息痛恨痛恨:(3)愿陛下亲之信之愿:(4)不私于物私:(5)今则不然然: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此系贞良死节之臣。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15.【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__________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16.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4分)[三] (15分)13. (5分) (1)这里表示原因(2)感到痛心、遗憾(3)希望(4)用私情(5)这样(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14. (4分) (1)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2)亲近爱戴君子,疏远排斥小人。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15. (2分)汉室之隆立身成败(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16. (4 分)①品行端正,有名声,有气节②对朝廷忠诚,以死来报效国家。
(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2019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6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节选自《礼记》) 【乙】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②。
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前承示谕③:“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
”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
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虛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④,乃得全功。
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⑤,功必倍之。
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 【注】①奉议;官名,即奉议郎。
②奉思:思念。
③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
④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
⑤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不知其旨也旨:_______ (2)然后能自反也反:_______(3)诚能如是是:_______ (4)令心意不驰走走:_______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B.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C.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D.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分)(2)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2分)9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4分)(二)(16分)6.(4分)(1)味美(2)反思,反省(3)这,这样(4)跑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7.(3分)B8.(5分)(1)(3分)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2分)(你)一定能抛开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
9.(4分)①甲文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②乙文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三)西湖美景古来共谈,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 8-11 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8.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2 分)(1)浅草才能没马蹄(2)天与云与山与水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A.是日更定矣明辨是非B.见余大喜曰喜出望外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别具匠心D.余一小舟不遗余力10.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3 分)(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大雪下了三天,。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 ,。
11.同一个西湖,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间,看到的风光不同,表达的心情不同。
根据诗文内容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4 分)白乐天满怀喜悦赏美景张陶庵冬夜无限惆怅8.(1)mò(2)yǔ【解析】(1)“没”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
读为méi 时:①无,如没有,没用;②不曾,未,如没来过;③不够,不如,如汽车没飞机快。
读音为mò时:①(人或物)向下沉,如沉没,没入水;②漫过,高过,如淹没;③隐藏,消失,如埋没,没落;④财物收归公有或被私人侵吞,如没收。
本句诗的含义为:路上浅浅绿草,仅能把马蹄遮盖。
故读音为mò。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与”也为多音字,有三个读音。
读音为yǔ时:①和,跟,如与虎谋皮;②给,如赠与;③交往,友好,如相与;④赞助,赞许,如与人为善。
读音为yù时,表示参加,如参与。
读音为yú时,同“欤”。
本句诗的含义为: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故读音为yǔ。
9.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关键字词的理解。
A.是:代词,这;正确。
B.喜:都是高兴的意思。
C.别:辞别,离开;另外的。
D.余:我;剩下来的,多出来的10.(1)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重要的句子,要注意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的翻译。
[来源:zz&step%.com@#~](1)大雪: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俱:都。
绝:消失。
应翻译为: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莫:不要。
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更:还。
痴似:痴于,痴迷。
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应翻译为: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11.白乐天春日(或“初春”“春季”等)满怀喜悦赏美景。
张陶庵冬夜无限惆怅遇知音(或“思故国”“寄幽思”“游西湖”等)【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的基本规则和对这两首古诗的主题的理解。
对联讲究对仗工整,字数要相等,词性要相当,结构要对称。
所以和冬夜相对应的,再结合钱塘湖春行的写作背景,所以上联的空缺处可以填:春日、初春、春季等词;下联中的空缺处与“赏美景”相对应,再结合湖心亭看雪的主题: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