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技术交底

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技术交底
一交底范围
本交底适用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第。

段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施工。

二施工工艺
2.1施工程序
主要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可焊性试验→焊接参数试验→设备检查→钢筋笼加工→钢筋笼吊放→校正→定位。

2.2 工艺流程
三施工准备
3.1材料准备
3.1.1 所供钢材须是国家大型钢厂免检产品,钢材批量进货,每批钢材出厂质量证明书、出厂合格证齐全,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应有明确标志,且与出厂检验报告及出厂单相符。

3.1.2 钢筋进场原材料进场后需进行报监、试验、报验,待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1.3 钢筋原材料进场后须分类堆放整齐,做到上盖下垫,待检钢材与检验合格钢材分开堆放,并用标识牌标明。

3.2机械准备
3.2.1 主要机械:电焊机、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机、钢筋切断机、汽车吊车。

3.2.2 常用工具:螺纹环规、定位块与棒、丝头保护帽、呆扳手(管钳)、测力扳手、钢丝绳、拖拉机、扳手等。

3.2.3 加工现场要配备有漏电保护器的配电箱,箱内有三相四线插座(380V、20A)和接地端子。

3.3作业条件
3.3.1 根据工程施工图进行钢筋放样,明确需加工的钢筋笼的型号、规格。

3.3.2 施工所需机械、材料已经进场并经验收合格。

3.3.3 操作人员全部全部参加项目部组织的“钢筋笼制作及安装培训”,并培训合格。

四钢筋笼加工
4.1 加工钢筋要求
4.1.1加工材料需报检结果为合格的产品
4.1.2钢筋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4.1.3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4.1.3 钢筋笼主筋连接方式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

直螺纹丝扣的加工应符合下表中的要求,如丝扣不饱满者,切掉2cm重新套丝;如出现丝扣超长,则用手持砂轮机磨掉;如丝扣长度不足时,需重新调整限位器并重新套丝,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剥肋滚压丝头加工尺寸一览表单位:mm
丝头示意图
4.1.4加强筋设于主筋内侧,第一道加强筋距冠梁底40cm,最下一道设于钢筋底面以上10 cm,中间部分自上而下每2m一道,零数可在最下二段平均分配,但不得大于2.5m。

加强筋与主筋的连接采用电弧焊点焊,必须焊牢,要求严格控制电流大小,不得烧伤主筋。

加劲筋采用搭接焊。

搭接焊搭接部位必须弯折4度角,保证焊接完成后钢筋受拉部位受力在同一轴线上。

双面搭接焊的焊缝长度应不小于5d (d为钢筋直径),单面搭接焊的焊缝长度应不小于10d。

焊接质量要求焊缝饱满,无焊碴、砂眼。

4.1.5螺旋箍筋设置在主筋外侧,螺旋筋的缠绕要紧密,防止离鼓。

采用梅花形点焊与绑扎搭配的方式与主筋连接成形,螺旋筋与主筋连接先点焊在主筋上,然后用绑丝绑扎。

钢筋绑扎采用18~22号铁丝,绑丝采用一正一反交叉绑扎的方式,每一扎均要勒紧。

螺旋钢筋采用标准卡具进行安装和检查。

保证箍筋与主筋连接牢靠,钢筋绑扎、点焊前用钢尺量好间距,用石笔在主筋上做标记,按照标记的位置进行绑扎或施焊。

绑扎时不漏扣,脱扣、松扣点不得大于整个钢筋笼绑扎数的10%,并且任一根钢筋上开扣点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6.25倍。

按设计
4.3.3 钢筋焊接饱满,不损伤主筋。

4.3.4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检查
4.3.4.1螺纹牙型应饱满,连接套筒表面不应有裂纹,表面及内螺纹不得有严重的锈蚀及其他肉眼能看见的缺陷。

质检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以一个工作班内生产的丝头为一个验收批,随机抽样10%,且不得少于10个。

当合格率小于95%时,应加倍抽检,复检中合格率仍小于95%时,应对全部钢筋丝头逐个进行检验,切去不合格丝头,查明原因,并重新加工螺纹。

丝头质量检查
4.3.4.2标准型接头的丝头有效螺纹长度应不小于1/2连接套筒长度,且允许误差为+2P。

4.3.4.3加工好的直螺纹连接丝头外露丝扣不得超过两扣。

4.3.4.4直螺纹接头安装时的最小拧紧扭矩值
钢筋直径mm≤1618~2022~2528~3236~40拧紧扭矩N.m80160230300360
4.3.5 钢筋笼保护层厚度:按照施工图的焊接好耳筋,确保桩体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

五钢筋笼报检
5.1当钢筋笼加工完成,先由钢筋班进行自检,然后报专职质检员质检,最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六钢筋笼存放
6.1加工好的成品须分堆摆放,码放整齐,并用标识牌标明用途和型号,钢筋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宜在库内或棚内存放,露天堆置时,应架空存放,离地面不宜小于300mm,下雨天应加以遮盖。

钢筋笼的重叠不能超过两层。

七钢筋吊装
7.1钢筋笼吊装时需用专用平板车或吊车运至现场,钢筋笼牢固固定在平板车或吊车上,防止运输时变形,严禁用翻滚的方式运输钢筋笼。

7.2钢筋笼运至现场存放时必须支垫方木,钢筋笼存放要有一定间距,并用彩条布全部覆盖。

7.3钢筋笼吊装时,采用汽车吊,为了防止骨架起吊时变形,钢筋笼出场前每4米设置一道十字加强撑筋,在安装过程中十字撑由下而上必须全部取出,不得遗漏。

采用两点吊装时,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

起吊时,先提第一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同时起吊。

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

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

解除第一吊点,检查骨架是否顺直,如有弯曲应调直。

当骨架进入桩孔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

当骨架下降到第二吊点附近的加强箍接近孔口,用型钢穿过加强箍筋的下方,将骨架临时支承于孔口。

孔口临时支撑应满足强度要求。

然后焊接骨架吊筋,吊筋长度必须根据测量队现场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经复核无误后降至设计标高再焊接并初步定位。

在钢筋笼上拉上十字线,找出钢筋笼中心,根据护桩找出桩位中心,调整钢筋笼使钢筋笼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

最后用两根平行的I14工字钢或[14槽
钢穿过吊筋吊环,将钢筋笼精确定位完毕后,将工字钢或槽钢焊接牢固定位于孔口,以避免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浮笼现象。

当混凝土开始初凝时,要立即割断钢筋笼定位筋,使钢筋笼不影响混凝土的收缩,避免钢筋混凝土的粘结力受损失。

.
精选wor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