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一定目标进行的一种内在过程。

()
2、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
3、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
4、气质不影响人的成就高低、贡献大小,但却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
5、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这叫注意的分散。

()
6、信息从感觉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

()
7、听南极考察团的报告时,头脑中浮现出企鹅、雪窝等形象,这是一种创造性想象活动。

()
8、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言语是交际的过程。

()
9、人的表情都是个体通过后天模仿、学习而获得的。

()
10、遗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是内在根据,环境是智力发展的外部条件。

()
二、单项选择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1864年B.1879年C.1903年D.1920年
2、人的习惯和自动化行为的生理机制是()
A.定势B.动力定型C.无条件反射D.反馈
3、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
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成长的需要
“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
A . 时距信息
B . 加工机制
C . 通道
D . 实验
为了解释行为,心理学家可以:
(A) 探究行为的生物原因(B) 假设心理机制或状态
(C) 探究引起行为的环境事件(D) 以上都对
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科学论断的是:
(A) 汉代王充(B) 南北朝范缜(C) 明代李时珍(D) 清代王清任6、脑干中被称为“生命中枢”的是()
A、桥脑
B、丘脑
C、下丘脑
D、延髓
7、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正迁移D.负迁移
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
9、王方5岁,IQ是110,李平10岁,IQ也是110,二人的智力相比()A.王方比李平高B.李平比王方高C.相等D.无法相比
10、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代表个体最独特的性格特质,在性格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特质是()
A.共同特质B.首要特质C.中心特质D.次要特质
三、多项选择题
1、需要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

需要可分为()A.生物性需要B.社会性需要C.物质需要D.精神需要
2、感觉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B.客观事物的整体
C.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D.过去作用于感官的事物
3、下列情况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有()
A、触景生情
B、谈虎色变
C、打草惊蛇
D、闻过则喜
4、求异思维的特点是()
A.流畅性B.可操作性C.变通性D.独特性
5、按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把情绪状态分为()
A.心境B.情操C.激情D.应激
五、名词解释
1、社会促进
2、前提气氛效应
3、双避冲突
4、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六、简答题
1、简述创造者的思维特点。

2、简述情绪、情感过程和认识过程的区别。

3、为什么说注意不是心理过程?
4、短时记忆的编码、容量及加工特征
七、论述题
1、构造心理学之后现代西方心理学三大派别及其理论要点。

2、结合动机理论,谈动机调整的策略
参考答案
一、1、√2、√3、√4、√5、х6、√7、х8、√
9、х10、√
二、1、b 2、b 3、c 4、c 5、d 6、d 7、b 8、c
9、d 10、b
三、1、ab 2、ac 3、bd 4、acd 5、acd
四、1、感受野特征侦察器2、幻想创造想像
3、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4、数量每种情绪在一个特定维度上都
有数量的大小
5、艾宾浩斯、无意义音节遗忘
6、知觉思维
7、同干扰做斗争8、兴奋抑制
五、1、是个体自学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能维持的时间。

3、由于一个稳定的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4、人们希望从事有意义和有挑战性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六、简答题
1、内部语言是指不出声的自言自语。

有二个特点:(1)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2)言语结构具有不定型性
2、二者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但认识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情绪、情感反映的则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3、注意本身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人们通常说“注意灯光,注意铃声”,其实是注意看灯光,注意听铃声,注意没有特定的反映内容,而是伴随着各种心理过程始终的一种心理状态。

4、当两眼注视外界某一点时,由于两眼视线角度不完全相同,因而在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像产生的差异。

当观察立体物体时,则于两眼有6.5mm的距离,左眼看物体左面多一些,右眼看物体右面多一些,这样,两只眼睛在网膜上分别感受到不同的像。

双眼视差经过大脑的复杂加工,就形成了立体知觉。

七、1、记忆类型保持的时间编码方式难易程度如何转入下一个记忆系统意识
瞬时记忆1"以内鲜明形象9个以上项目模式识别不是感觉后象
短时记忆1"以内语言形象5-9复述感觉后象
长时记忆1"以外语义形象无限不是感觉后象
2、言语区定位于大脑左半球较广泛的区域,言语运动区受损,引起运动性失语症,即能看懂文字、听懂语言,但说话句子错乱和用词不当。

言语听觉区位于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这一区域受损引起听觉性失语症,即病人能听到谈话对方在说话,但不理解说什么。

言语视觉区位于顶枕叶交界处,这一区域受损,引起失读症,即看不懂文字材料。

书写区位于额叶语言运动区的上方,这一区
域受损,将失去书写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