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系部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
江西卫生职业学院
化学实验室规则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能加深对理论问题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为今后学习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因此,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实验规则
1.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实验开始前,详细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若有缺少,及时报告实验指导教师。
3.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教材所规定的步骤、试剂的规格和用量进行实验。
学生若有新的见解或建议要改变实验步骤、试剂规格及用量时,必须征得实验指导教师的同意后,方可改变。
4.在实验的全过程中,必须做到:
(1)自觉遵守纪律,保持实验室的肃静。
做实验时,思想要集中、操作要认真、观察要细致,并积极思考。
对于实验的内容、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等,都要如实地、详细地做好记录。
(2)爱护财物,小心使用仪器和实验室设备,注意节约水、电和化学试剂。
实验室的一切物品不得携出室外。
在实验过程中,若有损坏仪器,要及时报告实验指导教师,办理登记换领手续。
(3)使用精密仪器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细心谨慎,避免粗枝大叶而损坏仪器。
如发现仪器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实验指导教师,及时排除故障。
(4)实验过程中,废纸、火柴梗和废液等应倒人废物桶内,严禁倒入水槽内或随地乱扔;碎玻璃应放在指定位置回收。
(5)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台面和地面的整洁。
5.实验完成之后,将仪器洗刷干净,放回原处,整理好药品和实验台。
并根据实验教材的要求,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二)试剂使用规则
l.取用试剂时,应看清瓶签上的名称与浓度,切勿取错。
试剂不得与手接触。
2.共用试剂,未经许可不得挪动原位置。
3.试剂应按规定量取用。
若未规定用量,应注意节约。
取出的试剂未用完时,不得倒回原瓶中(应倒人指定的容器中),以免带人杂质而污染瓶内试剂。
4.取用固体试剂时,应使用干净药匙。
用过的药匙须洗净后方可再次使用。
注意勿使固体试剂撒落在实验台上。
5.试剂取用之后应立即盖好瓶塞并放回原处,以免和其他瓶塞搞错,污染试剂。
6.取用液体试剂应使用滴管或吸管。
滴管应保持垂直,不可倒立,防止试剂
接触橡皮帽而污染试剂,用完后立即插回原试剂瓶;滴管不得触及所使用的容器壁;同一吸管在未洗净时,不得在不同的试剂瓶中吸取试液。
7.实验教材中规定在实验后回收的试剂,应放人指定的回收容器中。
(三)实验室安全规则
l.在实验室,必须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2.易燃、易爆试剂不得靠近火焰及高温物体,以免发生意外灾害。
3.凡做有毒气体或有恶臭的物质的实验.都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4.加热试管时.不要将试管口指向自己或别人,也不要俯视正在加热的液体,以免被溅出的液体烫伤。
5.需要闻瓶中气体的气味时,鼻子不能直接对着瓶口,可用手把少量气体轻轻扇向自己。
6.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勿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以免产生局部过热,使浓硫酸溅出,引起灼伤。
7.不允许任意混合各种化学试剂,未经实验指导教师同意,不得尝试剂的味道。
8.如因酒精、苯或酵等引起着火时,应立即用湿布或沙土等扑灭;如火势较大,可使用CCl4灭火器或CO2泡沫灭火器,但不可用水扑救,因水能和某些化学药品发生剧烈的反应而引起更大的火灾。
9.如遇电器设备着火.必须使用CCl4灭火器,绝对禁止用水或CO2泡沫灭火器。
10.如果少量强酸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再用20 g / L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如果少量强碱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再用20 g/ L醋酸溶液冲洗。
ll.每次实验完毕都应洗净双手,方可离开实验室。
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检查并关好水、电、门、窗。
实验一烃的性质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2.掌握烷、烯和芳香烃的鉴别方法
二、试验器材和试剂
器材: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玻璃棒,小烧杯。
试剂:液体石蜡,松节油,苯,甲苯,1g/L高锰酸钾溶液,溴水,3mol/L 硫酸溶液。
(注:液体石蜡为高级烷烃的混合物;松节油为含有双键的环烯烃。
)
三、实验报告
四、问题和讨论
总结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在组成、结构以及性质上的异同点。
实验二醇和酚的化学性质
一、实验目的
1.验证醇和酚的主要化学性质
2.能用化学方法鉴别伯、仲、叔醇,一元醇与多元醇以及苯酚等物质
二、试验器材和试剂
器材: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玻璃棒,小烧杯。
试剂:无水乙醇,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苯酚,间苯二酚,甘油,1mol/L三氯化铁溶液,0.1mol/L氢氧化钠溶液,0.95的乙醇,
0.1mol/L硫酸铜溶液,饱和溴水。
三、实验报告
四、问题和讨论
醇和酚都有羟基,为什么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实验三醛、酮的化学性质
一、实验目的
1.验证醛和酮的主要化学性质
2.能用化学方法鉴别醛、酮
二、试验器材和试剂
器材: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玻璃棒,小烧杯。
试剂:甲醛,乙醛,丙酮,苯甲醛,2、4-二硝基苯肼,1mol/L三氯化铁溶液,1mol/L氯化钠溶液,0.05mol/L碘溶液,希夫试剂,亚硝酰铁氰化钠,0.1mol/L硫酸铜溶液,氨水,0.1mol/L硝酸
银溶液。
三、实验报告
四、问题和讨论
鉴别醛和酮有哪些方法?
注:银镜反应注意的事项
1.试管要洁净(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
否则,只得到黑色疏松的银沉淀,没有银镜产生或产生的银镜不光亮。
2.溶液混合后,振荡要充分(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二)。
加入最后一种溶液时,振荡要快,否则会出现黑斑或产生银镜不均匀。
3.加入的氨水要适量(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三)。
氨水的浓度不能太大,滴加氨水的速度一定要缓慢,否则氨水容易过量。
氨水过量会降低试剂的灵敏度,且容易生成爆炸性物质。
4.加碱可使乙醛与银氨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但如果滴加氢氧化钠过量,反应速率太快,产生的银镜会发黑。
5.银氨溶液只能临时配制,不能久置。
如果久置会析出氮化银、亚氨基化银等爆炸性沉淀物。
这些沉淀物即使用玻璃棒摩擦也会分解而发生猛烈爆炸。
所以,实验完毕应立即将试管内的废液倾去,用稀硝酸溶解管壁上的银镜,然后用水将试管冲洗干净。
6.乙醛的浓度大,反应速率快,析出银镜快,但容易出现黑斑,加快振荡速度可以避免出现黑斑。
甲溶液中乙醇起到降低乙醛浓度的作用,使得反应速率适中,容易控制。
有乙醇存在时,产生的银镜均匀、光亮。
7. 用稀硝酸溶液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实验四羧酸与取代羧酸的性质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羧酸与取代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2.掌握常见羧酸与取代羧酸的鉴别方法
二、试验器材和试剂
器材: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玻璃棒,小烧杯。
试剂:甲酸,乙酸,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1mol/L三氯化铁溶液,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氨水,0.1mol/L硝酸银溶液水杨酸,乙酰水杨酸,乳酸,酒石酸。
三、实验报告
*甲基紫本身为碱性,pH变色范围为:0.13~0.5:黄至绿1.0~1.5:绿至蓝2.0~3.0:蓝至紫一般配制为0.1%的水溶液作测试。
四、问题和讨论
如何用实验证明乙酸的酸性比苯酚的酸性强?
实验五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羧酸衍生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2.掌握羧酸衍生物的鉴别方法
二、试验器材和试剂
器材: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玻璃棒,小烧杯。
试剂:乙酸,无水乙醇,1mol/L氢氧化钠溶液,饱和氯化钠溶液,氨水,0.1mol/L硫酸,0.1mol/L硫酸铜溶液,脲,亚硝酸钠。
三、实验报告
四、问题和讨论
你知道油脂的皂化实验中的乙醇起什么作用吗?
实验六糖的化学性质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糖的主要化学性质
2.能用化学方法鉴别糖
二、试验器材和试剂
器材: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玻璃棒,小烧杯。
试剂: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果糖溶液,麦芽糖溶液,莫立许试剂,塞利凡诺试剂,淀粉溶液、碘试剂,0.1mol/L硫酸铜溶液,氨
水,0.1mol/L硝酸银溶液。
三、实验报告
四、问题和讨论
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实验七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一、实验目的
1.验证氨基酸、蛋白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2.掌握鉴别氨基酸、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二、试验器材和试剂
器材: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玻璃棒,小烧杯。
试剂:乙酸,无水乙醇,氨基酸溶液,蛋白质溶液,茚三酮试剂,浓硝酸,苦味酸溶液,鞣酸溶液,0。
1mol/L硫酸铜溶液,氨水,0。
1mol/L硝酸银溶液。
三、实验报告
四、问题和讨论
如何解释浓硝酸滴在皮肤上能使皮肤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