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使用发展
• 目前经皮式神经电刺激被广泛使用在医疗、物理治疗、预 防疾病、甚至医学美容领域里。在医院的TENS多行波治 疗仪可用于手术后疼痛的治疗和缓解,而且近年来经皮神 经刺激疗法也被逐渐的家用化,英国Paingone派恩高 ®脉冲止痛笔自诞生之日起,就被称为“革命性的疼 痛缓解产品”,顺利通过了欧洲权威测试机构德国莱茵集 团的产品安全和质量、产品电磁性能测试,并获得了欧盟 医疗器械质量认证证书(CE证书),被英国公共卫生服 务系统(相当于中国的医保)向医院和疼痛专科推荐使用。 在1999年度,获得Leed&West商业时代医疗产品奖,专 业评委的评语是“他们的努力给英国民众提供了神奇的健 康产品”;并且,凭借着其“快速、有效、安全止痛”的 独有特点,迄今为止已经获得了上百个名副其实的证书和 推荐书。
适应禁忌
• (一)适应证:头痛、偏头痛、神经痛、灼性神经
痛、幻肢痛、颈椎痛、关节痛、腹痛、牙痛、腰痛、胃痛、 痛经、软组织或关节急性扭伤、损伤所致肿痛、术后痛、 产痛、癌痛等。 • 总之,TENS对急、慢性和神经性疼痛均有效果,短期治 疗的疗效较长期治疗的高些。
• (二)禁忌证:
• 1.带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特别是按需型起搏器更应注意, 因为TENS的电流容易干扰起搏器的步调。 • 2.刺激颈动脉窦。 • 3.早孕妇女的腰和下腹部。 • 4.局部感觉缺失和对电过敏患者。
常见的疼痛治疗与穴位对应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慢性疼痛】 1. 头痛:列缺、头维、风池 2. 颈椎病:疼痛点、风池、天柱、肩井、后溪、合谷、外关 3. 肩周炎:疼痛点、肩髃、肩髎、肩贞、肩前 4. 坐骨神经痛: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丘墟 5. 三叉神经痛:下关、合谷、风池 6. 腰痛:疼痛点、大肠俞、委中 7. 胃痛:足三里、内关、中脘 8. 腹痛:足三里、中脘、天枢、三阴交、太冲 【急性疼痛】 1.软组织或关节急性扭伤、损伤所致肿痛: 腰部——疼痛点、肾俞、腰眼、委中 踝部——疼痛点、申脉、丘墟、解溪 膝部——疼痛点、膝眼、膝阳关梁丘 肩部——疼痛点、肩髃、肩髎、肩贞 肘部——疼痛点、曲池、小海、天井 腕部——疼痛点、阳谷、阳池、阳溪 髋部——疼痛点、环跳、秩边、承扶 2.痛经:三阴交、中极、次髎、足三里、气海 3.牙痛:合谷、颊车、下关 4.落枕:疼痛点、外劳宫、肩井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康复中心 李雪梅
• • • • • • • • •
目录 1基本简介 ▪ 疗法起源 ▪ 物理特性 ▪ 治疗机制 ▪ 使用发展 2应用简介 ▪ 治疗方法 ▪ 适应禁忌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的定义
•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Transcua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简称TENS) 经皮的神经电刺 激疗法(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是通过皮 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疼痛的 电疗方法。这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电疗法,在止 痛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因而在临床上(尤其在 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ENS疗法与传统的 神经刺激疗法的区别在于:传统的电刺激,主要 是刺激运动纤维;而TENS则是刺激感觉纤维而 设计的。
疗法起源
• 在人类所有的疾病中,有63%可由人类本身的生物能自行复原,21% 必须依靠药物来治疗,其余的16%才是无药可医的部份。经皮神经电 刺激(TENS)的发明,可回溯自古罗马时,医师用电鳗来治疗人的 头痛及关节炎。一直到数十年前发明机械后,人们才脱离以前的电鳗 疗法,使用较稳定的电流输出,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 所谓的经皮式神经电刺激就是“电气疗法”。所谓电气疗法,是藉由 适当强度频率的电流,连续、轻柔的刺激神经、肌肉和细胞,激发身 体自然产生吗啡,阻断、舒缓疼痛的讯息。因为它使用的是电气,所 以也被归类为“自然疗法”的一环。经皮神经刺激疗法对健康促进与 物理治疗的价值 近十年来,经皮神经刺激疗法的应用已不再单单局 限于止痛的功能,科学家发现,微量、近似人体的电流,还可以刺激 组织再生。组织再生是一系列的热能与电气化学反应,也就是说,细 胞再生的过程中,需要少量的电讯号,作为进行再生过程中所需的能 量。 • 经皮神经刺激疗法的先驱Dr. Robert O.Becker用无数的临床研究,证 实了微电流疗法的功效。他首先发表体内的直流电讯号与人体复原机 制有关。他发现,利用电流特性的经皮神经刺激疗法,处理淋巴的再 生、促进伤口复原及控制疼痛,可发挥极大的帮助。 • 1984年奥运会期间,女子马拉松的纪录保持人Joanie Benoit,曾用微 电流疗法帮助减轻术后不适及伤口复愈,并于术后十七天通过奥运预 赛,勇夺金牌。另外像Joe Montana's在经历背部手术后,仍返回球 场赢得世界杯。
治疗机制
• 有下面几种假说: • 1.闸门控制假说 • 认为TENS是一种兴奋粗纤维的刺激,粗纤维的兴奋,关闭了疼痛传 入的闸门,从而缓解了疼痛症状。电生理实验证明,频率100Hz左右, 波宽0.1ms的方波,是兴奋粗纤维较适宜的刺激。 • 2.内源性吗啡样物质释放假说 • 一定的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可能激活了脑内的内源发吗啡多肽能神经 元,引起内源性吗啡样多肽释放而产生镇痛效果。有人实验证明:以 极板面积24cm2置于右腿中1/3外侧面,用方波、宽度0.2ms,频率 40~60Hz,电流强度40~80mA,刺激20~45分钟时腰穿脑脊液内 β—内啡肽含量显著增高,认为内啡肽由于电刺激而释放入脑脊液, 导致疼痛一时性显著缓解。 •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TENS除镇痛外,对局部血液循环,也有促进 作用,疗后局部皮温上升1-2.5℃。有人实验证明:宽度0.3ms以上, 频率1-2Hz,也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物理特性
• TENS仪器必需具备以下条件: • 1.频率较高:多在2~160Hz之间,属低频范围。 • 2.脉冲短-或更短:一般脉冲宽度多在9~350μs之间。脉 冲太宽,传递疼痛的纤维便被激活,而且电机下离子化增 加。但脂肪组织较多者,脉冲可宽一些。 • 3.强度适宜:采用使病人有一种舒适感,不出现肌肉收缩 的阈下强度。这样TENS便可选择性地激发感觉的,传入 神经纤维的反应,而不触动运动的,传出神经纤维的反应。 • 4.电流形态不统一,目前常用有以下几种波形:(1)对 称的双向方波;(2)被单向方波调制的中或高频电流; (3)有对称的双向脉冲;(4)单向方波;(5)另一种 不方法常用有以下几种: • (1)放于特殊点 即触发点,有关穴位和运动点。因为这些特殊点 的皮肤电阻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密度输入。这些点是放置电极的 有效部位。 • (2)放在病灶同节段上 因为电刺激可引起同节段的内啡肽释放而 镇痛。 • (3)放于颈上神经节(乳突下C2横突两侧)或使电流通过颅部,均 可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 • 2.频率选择多依病人感到能缓解症状为准。慢性痛宜用14~60Hz;术 后痛宜用50~150Hz;疱疹性痛宜用15~180Hz;周围神经损伤后痛 用30~120Hz等。一般主张由病人自己选择认为恰当的频率。大多数 患者适宜采用刺激频率100Hz,t宽0.1~0.3ms。 • 3.电流强度:以引起明显的震颤感而不致痛为宜。一般15~30mA, 依病人耐受而定。 • 4.治疗时间:一般情况每次治疗30-60分钟,一日1-2次。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