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家长注意事项

高考家长注意事项

高三父母四月份关注五件事2011年03月29日 10:10 来源:北京考试报北京市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高校招生简章和招生章程将在近期和4月陆续公布。

另外,高校招生咨询会、高三“一模”考试也将举行。

高三生父母近期要重点关注5件事。

第一,《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将在近期与考生见面,这是了解今年高招政策最权威、详细的资料。

高招志愿填报时间、方法,高考时间安排、考试科目,录取体制、录取照顾对象、体育和艺术院校的招生办法等内容,都可在《高校招生工作规定》中了解到。

政策出台后,高三父母及时、认真阅读该规定,便于帮孩子当好参谋。

第二,《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是了解高校今年招生情况的重要材料。

高三父母要想了解在京招生高校名称、招生计划、专业名称等,可查看4月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

该目录是考生填报志愿的依据。

父母认真阅读,可指导孩子科学填报志愿,指导孩子严格按《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院校和专业来填报。

第三,父母要帮孩子解读高校招生简章和招生章程。

高校的招生简章和招生章程一般也在4月陆续公布。

父母要通过这两份材料,了解学校的办学性质、招生计划、招生专业、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教学与科研成果、毕业生就业情况、录取规则等。

父母还可通过这两份材料,了解学校录取时调档比例、加分政策、进档考生专业安排、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是否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及分数级差、男女生比例、体检要求等。

第四,关注孩子的“一模”考试成绩。

4月上旬,高三生将陆续迎来第一次模拟考试,这是高考前的一次重要演练。

家长要参考孩子的“一模”成绩和孩子所在区县的名次,帮孩子筛选、锁定高招志愿填报的目标高校。

第五,父母要关注高校招生咨询会。

高招的广播、网上咨询以及大部分高校举办的现场招生咨询活动集中在4月举行。

家长要利用好这些咨询会,帮孩子收集相关招生材料。

参加现场咨询会时,家长最好根据咨询会的特点、类别和考生成绩,结合孩子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参加。

(邱乾家有考生家长该怎样做?2011年03月23日 10:12 来源:城市快报最近,我接到一个来自高三学生的母亲王女士的咨询电话,她说:“张老师:您好!有一个问题向您请教,我的儿子是高三年级学生,准备今年参加高考。

为了让他能顺利地考上理想的大学,我已经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并且把工作暂时放置一边陪孩子住在那里,一心一意地照顾好他吃喝。

但是,我最近发现孩子对这一切安排的态度并非我想象的那样。

平时,在学校中他是开心的,和同学有说有笑。

但是,回家后却不愿意和我说话,嫌我惹他心烦。

因为房间狭小,我又没有其他地方呆着,他复习功课到凌晨一两点,我就也陪着他到深夜。

孩子也懂得心疼我,让我早睡。

我就是放心不下,总想陪着他,看着他复习。

我们娘儿俩为这些事闹得不太愉快。

您说我该怎样才好?”像王阿姨这样的情况,不是个别现象。

现在有不少初、高三孩子是由父母陪着在学校附近租房子就近上学。

这样做,对孩子当然有不少有益之处。

但是,怎样能让孩子理解到我们为他们做的一切呢?当孩子自己复习功课时家长应该怎样做呢?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1调整好我们自己的心态,以一份平常心来应对孩子高考。

家长不要过分焦虑,因为你的消极情绪会影响到孩子,应当努力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夫妻之间不要为小事儿争吵,常以微笑、真诚、信任的面容和态度面对孩子。

2每天用10~15分钟时间与孩子沟通,最好少说多听,听他讲今天在学校中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情况。

当然,隔几天以聊天的形式放松一下也是挺好的。

交流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唠叨。

把自己想嘱咐孩子的话概括成一两句,告诉他们即可,点到为止。

3在沟通的过程中,了解他们学习、考试和自我评估的情况。

与孩子共同调整期望值,不要要求过高,一般“踮起脚尖能够得着”的目标是比较客观的、合适的。

4常与孩子一起总结成功的经验,分享成功后喜悦的心情。

5常鼓励孩子:“我相信你知道努力!”“别人能学会的你也能学会,你不比他们差。

”“你还有潜力!”6有的家长常会透过门缝窥视孩子在做什么;有的家长借送水果之机探寻孩子是否在专心学习;有的家长过分干涉孩子,除了复习功课,什么都不许做:不许打球,不许听音乐,不许和同学联系。

这些做法作为家长可能是习惯性的、不经意的,但是,孩子可能会敏感地认为是在监视他、不信任他,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我们最好不这样做。

高三家长要扮好五种角色2011年03月18日 10:12 来源:东北网教育家长要把自己定位成学习方法上的助手,但不要盲目指导高考,也不要指导孩子学这学那。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找到各科的学习方法,也可以上网整理成功的高三学习和复习方法,打印整理出来供孩子参考。

家长还要引导孩子总结、调整、检验、改进方法,同时也要明确“最好的方法就是刻苦”,只讲方法不可能取得好成绩。

学习过程的秘书家长做好“秘书”工作对高考生大有裨益。

每次考试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总结经验教训,找到出错原因,制定查漏补缺的行动方案。

家长还可根据试卷错题,剪辑制作错题本,供孩子复习时使用。

时间管理的行家时间管理的成功,意味着高效率和高收益。

高三学习总体上要劳逸结合,文理交替,背写轮换,强弱科相间。

家长尤其要关注高三的寒假、周六日和放学后的时间。

如果孩子状态实在不好,不如让他们索性痛痛快快地玩半天或睡一觉,或者出去游玩放松心情。

后期复习要和高考考试科目及时间同步,比如每天上午9点到11点可复习语文。

危机管理的专家危机管理重点在于防范,家长要制定好三个应急预案。

一是考试期间生活应急预案,比如考试时发烧、拉肚子、感冒、失眠等该怎么处理?家长要提前演练。

二是考前应急预案,比如上考场心理紧张怎么办,进入考场迟到怎么办,被监考老师批评怎么办,考试用具没带怎么办。

三是考试应急预案,比如第一题不会做怎么办,连着好几道题不会做怎么办,做完的题不放心老想再查一遍怎么办,试题做不完怎么办,第一科没考好怎么办等。

实际上,有了应急预案,出问题的可能性反而会变小。

饮食上的营养师整个高三包括高考期间,家长都应该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搭配。

营养供应要讲长期性和稳定性,切忌平时不在意,高考期间突然大鱼大肉。

一般不必进补各种补品,日常饮食调整好即可。

高考生面对的问题有很多,家长要当个多面手,扮演好多个角色。

很多东西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已经做了工作,家长要以老师的工作为基础,和老师保持经常联系,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做好这些工作。

祝愿全体高三家长能够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高三,考出好成绩。

父母要学会控制焦虑情绪2011年03月22日 13:44 来源:北京考试报北京宏志中学心理教师孙治英案例我和爱人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希望儿子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学。

现在孩子上高三了,成绩成为爱人脸上的“晴雨表”。

孩子考好了,他会跟孩子沟通得很好;一旦没考好,成绩有所下降,他就会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过高要求,强制孩子学习,并实施监督;利用吃饭时间唠叨,跟其他孩子比较。

每到这个时候,儿子就会顶撞我们,“你们烦不烦呀,不要把我跟别人比……”于是,一场火药味儿很浓的战争就爆发了……遇到这类事,我不知道如何处理。

分析家庭是心灵的归巢,家庭环境对考生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

随着高考日益临近,好多父母比考生还要焦虑,他们天天和子女讲道理,横比喻、竖举例,把家长心里的焦虑传递给考生。

不少父母不太会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就出现了案例中所描述的一些不正确做法。

而父母的错误做法,又会给考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挫折感、负罪感、差距感、紧张感等。

孩子会变得更浮躁、不自信、无助、孤单。

在这种压力下,考生心里就会异常紧张,考试时会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

其实,学习的周期性是有规律的,学习的进程并不是持续平稳的,有几天会学得很快,有几天又会烦躁、苦闷,或看见书本就抵触,甚至产生恐惧感,这都是正常现象。

人的大脑在接受了一些新知识后,会把人带入一个未知的领域,让人感觉紧张、焦虑或不安,但潜意识却在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归纳。

等这个处理和归纳的过程结束了,再进行新知识的输入,学生才能重新恢复学习状态。

因此,家长为考生创造一个宽松、欢乐的家庭氛围,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

建议父母想让孩子主动学习,可试着这样做:拿一张纸,逐条写出孩子的优点、强项,然后逐一地肯定和鼓励,使他恢复自信;吃饭的时候幽默一下,跟孩子开开玩笑;孩子休息时,和他聊聊时政、谈谈足球等。

其实,孩子现在的内心是孤独、矛盾的,既想和父母亲近,又害怕父母批评自己不认真复习。

因此,这个时候父母和孩子的及时沟通和适当鼓励,会让孩子情绪变得更加积极。

这种鼓励、赞扬不一定是学习上的,琐碎的生活小事做好了,父母及时的表扬也会使孩子高兴,从而达到让孩子放松紧张情绪的目的。

家长在孩子备考前要学会慢、淡、略、细。

因为在高考前,孩子一般都会出现紧张、急躁的情绪,父母要理解孩子,在说话语气和方式上不妨改变一下,将语速放慢一些,少指责多鼓励。

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不要刻意追问他每天都在干什么。

很多事情孩子不愿倾诉,父母也不要问得太细,必要时父母要学会忽略。

考前有的孩子会比以前沉默,家长要学会细心观察。

比如,孩子晚上熬到很晚,眼睛又红又肿,父母可让孩子喝杯牛奶,不要一味地问这问那,让孩子反感。

下面介绍几种控制焦虑情绪的办法,希望对考生父母有所帮助。

首先,换位思考。

假如我处在孩子这样的高考环境下,压力大,我可能也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并不是孩子不尊重我。

其次,不说话。

假如你发现自己已经被愤怒包围,就要控制自己,在这种情绪消除之前不说话。

沉默能缓和气氛,能让自己慢慢冷静下来,想出更好的应对策略,免去在激烈的反应中“口不择言”。

再次,远离现场。

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环境的效果。

当您控制不住情绪时,先暂时走开。

很多事情远离现场冷静一下,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而原谅别人。

最后,自我暗示。

当愤怒的情绪出现时,要对自己说:“我不能发火,发火不能解决问题。

”这样默念几分钟,就会有效果。

深呼吸、喝杯水、捏捏耳垂儿也都是不错的放松方法。

高考临近,我们怎么帮孩子?2011年02月10日 10:56 来源:扬州晚报【核心提示】“还有几个月就高考了,好紧张。

”“寒假不敢休息,晚上也睡不着觉。

”……高考越来越近,高三生和他们的家长也日益紧张起来。

孩子熬夜复习,家长则抓耳挠腮,不知该怎么去帮助孩子。

在这“赶考”的日子里,家长该做些什么,怎样助孩子一臂之力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班主任,他们建议,在新的一年里,家长要学会给高三学生宽心,帮忙不添乱。

成绩下滑父母要帮忙找原因对于高三期末考没考好的学生,高三老师建议,父母要帮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法。

“孩子这次考得不理想,没发挥正常水平”、“孩子期末考试成绩不如期中考试成绩”、“孩子总是不知道抓紧时间才导致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高三期末考试结束后,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一些父母开始发牢骚,有的还训斥孩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