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
1.制造工艺是将转化为过程
2.模具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和。
3.切削加工可分为和两部分
4.钳工主要是以手持工具为主,在钳工台上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
5.切削加工中的工作表面分加工表面、加工表面和表面
6.切削三要素、和背吃刀量
7.待加工表面是已被切除多余金属而形成符合要求的工件新表面
8.普通外圆车刀的三面为刀面、刀面和副后刀面
9.切削用量三要素是、和
10.生产中常用的刀具材料是和
11.刀具失效的形式是和
12.外圆车刀三面是刀面、后刀面和后刀面
13.外圆车刀的二刃指切削刃和切削刃
14.车刀按结构可分为式车刀、式车刀、机夹可转位式车刀、机夹重磨式车刀和成型车刀
15.铣平面时根据铣刀类型的不同,可将铣削分为铣和铣两种方式
16.铣削时根据切削层的变化规律,周铣可分为铣和铣
17.粗磨时应使用较的磨粒,精磨时使用较的磨粒
18.根据磨料不同,模具可分为模具和模具
19.磨削过程可分为阶段、阶段和光磨阶段
20.机械产品的加工精度包括精度、精度和位置精度
21.模具的生产过程包括过程和过程
22.模具零件主要有、通用和零件
23.机械制造生产类型可分为生产、生产和大量生产
24.模具产品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加工精度不同,可分为精度和精度
25.模具的加工精度主要体现在模具的精度和相关部位精度
26.模具工艺规程形式机械加工卡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卡
27.基准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基准和基准两大类
28.按用途不同,工艺基准可分为基准、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29.加工阶段可分为加工阶段、加工阶段和精加工阶段
30.工件的装夹方法有找正装夹、找正装夹和专用夹具装夹
31.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有法、法和调整法
32.模具零件的固定方法可分为法、法、铆接法和热套法
二.选择
1.以下不属于钳工范围的是()
A.划线 B.手锯锯削 C.车
2.关于切削,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只能切削金属
B.可切削形状复杂的零件
C.零件尺寸大小一般不受限制
3.()刀具主要用于有色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的高精加工
A.涂层 B.陶瓷 C.金刚石
4.()切削切削力波动小,加工表面质量好
A.带状 B.挤裂 C.单元
5.工件上()是工件上即将被切除的表面
A.待加工面 B.已加工面 C.过渡表面
6. 工件上()是工件上已被切去多余金属而形成符合要求的工件新表面A.待加工面 B.已加工面 C.过渡表面
7.()车刀是用在卧式车床、转塔车床、半自动车床上加工回转体成型表面的专用刀具
A.整体式 B.焊接式 C.成型
8.()铣刀主要用于加工模具型腔或凸模成型表面
A.模具 B.圆柱 C.成型
9.()铣刀主要用于加工成型表面,其刀齿廓形状根据被加工工件形状确定
A.模具 B.圆柱 C.成型
10.以下()钻头是用在实体材料上的孔加工刀具
A.麻花钻 B.扩孔钻 C.锪孔钻
11.以下()钻头是对工件上已有孔进行半加工和精加工的刀具
A.麻花钻 B.扁钻 C.锪孔钻
12.()刀是在车床、镗床、加工中心、自动机床及组合机床上使用的孔加工工具
A.车 B.铣 C.镗
13.()生产需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人
A.单件 B.成批 C.大量
14.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点对同一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称为()
A.工序 B.工位 C.工步
15.()工件在一次装夹中,相对机床或夹具所占有的位置上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A.走刀 B.工位 C.工步
16.()是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A.走刀 B.工位 C.工步
17.()是确定零件上某些点、线、面位置时所依据的点、线、面,是计算、测量和标注尺寸的起点。
A.基准 B.工艺 C.工序
18.()是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点、线、面位置的基准,是标注设计尺寸的起点
A.设计 B.工艺 C.装配
19.零件加工、测量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基准
A.基准 B.工艺 C.工序
20.工序图上,用以标定被加工表面的点、线、面称为()基准
A.测量 B.定位 C.工序
21.加工时确定零件在机床或夹具中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称为()基准A.测量 B.定位 C.工序
22.测量被加工表面尺寸、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基准
A.测量 B.定位 C.工序
23.宽V型块可以限制()个自由度
A:1 B:2 C:4
24. 窄V型块可以限制()个自由度
A:1 B:2 C:4
25.支撑钉可以限制()个自由度
A:1 B:2 C:4
三.判断
1.模具是单件、多品种的生产
2.模具生产周期长
3.模具要求低精度和高的表面粗糙度
4.模具加工技术向高速、高效加工发展
5.普通高速钢适合高速和对硬质材料切削
6.高性能高速钢适合加工超高强度钢等难加工材料
7.精加工以提高生产率为依据
8.粗加工以提高生产率为依据
9.精加工以保证加工质量为前提
10.切削液只有冷却作用
11.初磨时应采用较小的进给量
12.光磨阶段应保持适当的光磨时间,以保证工件的表面质量
13.生产技术准备属于辅助过程
14.毛坯制造属于辅助过程
15.审查零件图时不需要审查零件的选材
16.审查零件图时需要审查零件的技术要求
17.审查图纸时需要审查图纸是否完整和正确
18.普通高速钢适合高速切削和对硬质材料切削
19.制定生产纲领时需考虑废品
20.制定生产纲领时不需考虑备品
11.新产品试制用模具、大型模具制造属于单件生产
12.模具工作部位的精度高于产品制件的精度
四.简答
1.模具制造的基本要求?
2.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3.积屑瘤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4.防止积屑瘤形成的主要方法?
5.切屑种类?
6.影响刀具耐用度的因素?
7.刀具磨损的原因?
8.刀具磨损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内容?
9.切削用量的选择依据?
10.切削液的作用?
10.砂轮硬度的选择依据?
11,磨削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内容?
12.精基准选择原则?
13.模具生产的工艺过程包括那些内容?
14.影响模具加工精度的因素?
15.工艺规程内容?
16.模具工艺规程作用?
17.常用毛坯的种类
18.模具间隙的控制方法?
19.模具的固定方法?
20.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
五.编工艺
1.
六.计算
求毛坯尺寸φ40上偏差为0.18.下偏差为0尺寸,加工的余量为分别为扩孔3㎜;半精车1.5㎜;精车0.8㎜;磨孔0.3㎜,求φ40孔毛坯尺寸
七.找基准
已知,需加工1、2及3面,φ40H7孔及φ55h6面,写出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包括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工序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