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模具制造工艺学 模拟试卷C
模具 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
)
1.加工导柱时,按照轴类零件加工工艺,以双顶尖为基准,加工所有外圆表面及端面,这是遵循
【 】
A.自为基准原则
B.互为基准原则
C.互换基准原则
D.基准统一原则
2.一般来说,粗规准的蚀除速度较高,电极损耗要小,电蚀表面不能太粗糙,采用
【 】
A.正极性加工
B.负极性加工
C.窄的脉冲宽度
D.中极性加工
3.超塑性成型在用于制造冲压凸、凹模方面受到一定限制的原因是 【 】 A.超塑性材料硬度不够高
B. 超塑性材料强度不够高
C. 超塑性材料韧性不够高
D.超塑性材料密度不够高 4.坐标磨床进行侧磨加工时,需要使用 【 】
A.锥形砂轮
B.侧面磨具
C.试磨量块
D.磨槽附件
5.在正弦分中夹具上无法用平面磨床完成不同轴圆弧面的磨削,其原因是 【 】 A.两顶尖装夹工件 B.分度盘精度低
C. 量块高度不适合
D.没有安装正弦圆柱
6.在正常工艺条件下,能明显提高挤压凸模强度的方法是 【 】
A.热处理
B. 极性效应
C. 多向镦拔
D.电解修磨抛光
7.在加工过程中,间接获得最后保证的尺寸被称为 【 】
A.封闭环
B.组成环
C.增环
D.减环
8.利用一次电极制造出二次电极,再分别用一次和二次电极加工出凹模和凸模,并保证凸、凹模配合间隙,此种方法被称为【】
A.直接配合法
B.间接配合法
C.修配凸模法
D.二次电极法
9.在光学曲线磨削过程中,判断工件余量是否去除的依据是【】
A.工件图样放大对照结果
B.人工测量结果
C.自动测量结果
D.装配实践判断
10.将研具表面嵌入磨料或敷涂磨料并添加润滑剂,在一定压力作用下,使研具与工件接触并做相对运动,通过磨料作用,从工件表面切去一层极薄的切屑,使工件具有精确尺寸、准确几何形状和较低表面粗糙度,这种对表面进行最终精密加工的方法叫【】
A.研磨
B.磨削
C.表面处理
D.抛光
11.拟合方式有直线方式和【】
A.曲线方式
B.短线方式
C.圆弧方式
D.多段线方式
12.模具装配的组织形式通常有固定式装配和【】
A.集中式装配
B.分散式装配
C.断续式装配
D.移动式装配
13.在装配过程中选用合适的形状、尺寸调整件,达到装配要求的方法是【】
A.可动调整法
B.固定调整法
C.配件调整法
D.装配调整法
14.一锻件经过两位锻工在100kw加热炉加热、750kg的锻锤上锻造后,立即被交给另一位锻工在150kg锻锤上锻造,紧接着又交给一位热处理工放于一台100kw的退火炉中退火,然后交给刨工在一台刨床上刨六平面,则工序数是
【】
A.4
B. 5
C.6
D.7
E.8
F.9
15. 数控线切割加工圆弧时,坐标系原点与圆心重合,圆弧起点坐标为(40,-30),电极丝顺时针运动,圆弧终点坐标为(30,-40),采用3B编程时计数方向应选【】
A. G Y
B.G Z
C.G X-Y-Z
D.G X
16. 电火花加工中将电源接正极的加工称为【】
A.正极性加工
B. 阴极加工
C.阳极加工
D.负极性加工
17. 工具曲线磨床进行成形磨削的方法是【】
A.一次性将形状磨出
B. 按数控程序运行将形状磨出
C.按仿形模块外形将形状磨出
D.分段将形状磨出
18. 在电火花加工下面为封闭式凹模型腔(下面没有开口)时,液体介质的流动是从电极中间的通孔向下流动,再经过放电间隙向电极两侧向上及周围流动,这就是【】
A.抽油
B.冲油
C.冲洗
D.抽洗
19.复合模的结构紧凑、关键零件同轴度、垂直度及尺寸精度高,因此得出结论【】
A.内、外型相对位置精度要求低
B. 内、外型相对位置精度要求高
C.刃口易损坏
D.刃口不易损坏
20.用W18Cr4V制成的凸模(冲模)的硬度范围是【】
A.HRC28~32
B. HRC48~52
C.HRC60~64
D.HRC70~74
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错填、多填或未填均Array无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
1.压印锉修制造冲裁模方法的最大缺点是手工制模和。
2. 精基准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
3.制造连续模时,先制作凹模,然后以凹模为基准,配作凸模、凸模固定板及卸料板,这是采用法。
4.压印锉修包括的压印方法有单型孔压印锉修法和。
5.在模具鉴定工作中要做到。
6. 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
7. 成型磨削的方法有。
8.线切割自动编程中的拐角处理包括。
9. 用两顶尖作为定位基准加工凸模所有外圆和端面,这是遵循精基准选择原则
中的原则。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
1.正弦分中夹具
2.测量过程
3.模具规范化
4.关键设备负荷平衡图
5.研磨剂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型腔冷挤压工艺特点是什么?
2. 常见的电化学加工方法哪几种?
3. 在采用两顶尖装夹工件时,工件为什么能够被带动旋转?
4.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有哪三种?
5.用3B格式编写加工路线为从点A(3,1)到点B(–3,0)再到点C(1,-5)直线段的
f凹?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5分,共15分)
1.一轴由柄部、大段、中段、小段四部分组成。
已知该轴现在总长为153+0.050mm,小段长度为30+0.060mm,中段长度为35+0.050mm;而后在加工大段时必须确实保证柄部长度尺寸为18
+0.35
0mm。
请用尺寸链计算方法求该轴大段的长度尺寸。
2.有一带键槽的孔,精磨后的孔径为Ф90+0.06
,键槽深度为94.2+0.30。
由于
该孔有硬度要求,需热处理,故孔的粗加工尺寸为Ф89.6+0.10
,问此时(粗加工)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在磨削同轴圆弧面时,有一圆弧面,圆弧半径为60+0.060mm,该零件其它圆弧面的半径均比它小,并且该零件装夹方便。
在平面磨床上进行成型磨削此圆弧面时,应采用什么工艺装备?应怎样磨削该圆弧面?已知基准圆柱的直径为Ф40。
七、工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编写凸模固定板零件加工工艺
已知:尺寸200×100×25;
凸模台阶圆Φ60×10;
中间一定位孔Φ40 +0.020;
四个螺纹孔4—M10;两个销孔2—Φ10+0.0180。
材料:45
调质HRC28-32。
要求:编写该零件加工工艺。
见参考图(数据以题目数据为准)。
2.编写倾斜面零件加工工艺
已知:外形尺寸(20、30、12、50、15、80)精度较高,均要求±0.03。
倾斜面要求磨削;
零件的前后尺寸(宽度)为30±0.03。
Φ20的规范圆柱(位置如图所示)的圆心至倾斜面的垂直距离为22.99。
要求:编写该零件加工工艺。
见参考图(数据以题目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