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剂习题
片剂练习
一、单项/最佳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一、单项/最佳选择题
1.关于片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质量稳定 B.分剂量准确 C.适宜用机械大量生产 D.不便服用 E.可制成缓释、控释剂型 2.每片药物含量在多少mg以下时,必须加 入填充剂方能成型 ( ) A.30 B.50 C.80 D.100 E.120
三、填空题
1.在片剂中硬脂酸镁的作用是 ;羧 甲淀粉钠的作用是 ;淀粉浆的作用 是 ;乳糖的作用是 。 2.分别写出下列物料的英文缩写:羟丙甲 纤维素 ;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 素 ;聚乙二醇 ;聚乙烯吡咯烷 酮 ;乙基纤维素 。
三、填空题
3.为了应用和生产方便,片剂的直径一般 不小于 ,片剂总重一般不小于 。 4.最常用的润湿剂是 ;其次是 。 5.崩解剂的作用机理有: ; ; 。 6.崩解剂的加入方法 有 ; ; ;其中 方 法溶出速率最大。
三、填空题
7.润滑剂的作用有: ; ; 。 8.片剂的制备方法按制备工艺分为四小 类: ; ; ; 。 9.干法制粒压片适用于 ;半干式颗 粒压片法适用于 。 10.常用的包衣方法有: ; ; 。
四、名词解释
1.含量均匀度 2.泡腾片 3.崩解剂 4.全浸膏片 5.裂片
一、单项/最佳选择题
11.《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普通片剂的崩解 时限为( )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E.60分钟 12.糖衣片包衣工艺流程正确的是( ) A.素片→包粉衣层→包隔离层→包糖衣层→打光 B.素片→包糖衣层→包粉衣层→包隔离层→打光 C.素片→包隔离层→包粉衣层→包糖衣层→打光 D.素片→包隔离层→包糖衣层→包粉衣层→打光 E.素片→打光→包隔离层→包粉衣层→包糖衣层
二、多项选择题
31.包糖衣材料包括( ) A.阿拉伯胶浆 B.滑石粉 D.川蜡 E.二氧化钛 32.包衣机的装置包括( ) A.包衣锅 B.鼓风机 D.吸粉罩 E.排风装置
C.糖浆
C.加热器
二、多项选择题
33.下列片剂应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的是( ) A.主药含量小于10mg B.主药含量小于8mg C.主药含量小于5mg D.主药含量小于每片重量的5% E.主药含量小于每片的10% 34.引起片重差异超限的原因是( ) A.颗粒中细粉过多 B.加料斗内物料的重量波动 C.颗粒的流动性不好 D.冲头与模孔吻合性不好 E.颗粒中水分太少
29.关于肠溶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肠溶衣材料包衣的片剂 B.在pH值6.8磷酸缓冲液中1小时内崩解 C.可控制药物在肠道内定位释放 D.主要包衣材料有虫胶、CAP、丙烯酸树脂等 E.必须检查含量均匀度 30.泡腾崩解剂的组成成分包括( ) A.枸橼酸 B.酒石酸 C.硬脂酸 D.碳酸钠 E.乳糖
一、单项/最佳选择题
9.对湿、热不稳定且可压性差的药物,宜采用( A.结晶压片法 B.干法制粒压片 C.粉末直接压片 D.湿法制粒压片 E.空白颗粒压片法 10.流动性和可压性良好的颗粒性药物,宜采用 ( ) A.结晶压片法 B.干法制粒压 C.粉末直接压片 D.湿法制粒压片 E.空白颗粒法 )
一、单项/最佳选择题
7.关于片剂制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增大物料的松密度,使空气逸出 B.减少细粉飞扬 C.改善原辅料的流动性 D.避免粉末分层 E.减少片剂与模孔间的摩擦力 8.片剂制粒的主要目的是( ) A更加美观 B.提高生产效率 C.改善原辅料的可压性 D.增加片剂的硬度 E.避免配伍变化
5.关于崩解剂有关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崩解剂作用是克服黏合剂或加压成片剂形成的结合力 B.泡腾崩解剂由枸橼酸或酒石酸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组成 C.内加法有利于药物的溶出 D.外加法有利于药物崩解 E.崩解速率的顺序是:内外加法﹥内加法﹥外加法 6.关于润滑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增加颗粒流动性 B.阻止颗粒黏附于冲头或冲模上 C.促进片剂在胃内润湿 D.减少冲模的磨损 E.使片剂易于从冲模中被顶出
一、单项/最佳选择题
15.下列片剂应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的是( ) A.主药含量小于10mg B.主药含量小于20mg C.主药含量小于30mg D.主药含量小于40mg E.主药含量小于50mg 16.以下关于片剂重量差异限度规定中正确的是( ) A.平均片重为0.3g以上,重量差异限度为±4.5% B.平均片重为0.3g以下,重量差异限度为±5.5% C.平均片重为0.3g以上,重量差异限度为±6.5% D.平均片重为0.3g以下,重量差异限度为±7.5% E.平均片重为0.3g以上,重量差异限度为±8.5%
一、单项/最佳选择题
3.下述片剂辅料中可作为崩解剂的是( ) A.淀粉糊 B.硬脂酸镁 C.羧甲基淀粉钠 D.滑石粉 E.乙基纤维素 4.片剂辅料中既可做填充剂又可做黏合剂与 崩解剂的物质是( ) A.淀粉浆 B.糖粉 C.微晶纤维素 D.乙基纤维素 E.羧甲基纤维素钠
一、单项/最佳选择题
一、单项/最佳选择题
23.以下可作为肠溶衣材料的是( ) A.乳糖 B.羧甲纤维素 C.CAP D.阿拉伯胶 E.PVA 24.可用于制备缓、控释片剂的辅料是( ) A.乳糖 B.乙基纤维素 C.微晶纤维素 D.阿拉伯胶 E.淀粉
一、单项/最佳选择题
25.于口含片或可溶性片剂的填充剂是( ) A.淀粉 B.糖粉 C.可压性淀粉 D.硫酸钙 E.PVP 26.一步制粒完成的工序是 ( ) A.制粒→混合→干燥 B.过筛→混合→制粒→干燥 C.混合→制粒→干燥 D.粉碎→混合→干燥→制粒 E.过筛→混合→制粒
五、简答题
1.简述片剂制备过程中制颗粒的目的。 2.简述包薄膜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3.下列是碳酸氢钠片的处方: 碳酸氢钠 300g 干淀粉 20g ( ) 淀粉浆 适量 ( ) 硬脂酸镁 3g ( ) 共制 1000片 (1)在括号中写出该成分的作用。 (2)按湿法制粒压片法写出制片的工艺流程。 4.写出包糖衣的工艺流程,并简述每层的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27.单冲压片机的主要部件有( ) A.压力调节器 B.片重调节器 C.下压轮 D.上压轮 E.出片调节器 28.关于片剂包衣的目的,正确的是( ) A.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B.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C.提高片剂的生物利用度 D.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 E.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
二、多项选择题
一、单项/最佳选择题
17.压片时造成黏冲原因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压力过大 B.颗粒含水量过多 C.冲头表面粗糙 D.颗吸湿 E.润滑剂用量不当 18.压片时表面出现凹痕,这种现象称为( ) A.裂片 B.松片 C.黏冲 D.迭片 E.麻点
一、单项/最佳选择题
19.不是用作片剂稀释剂的是( ) A.硬脂酸镁 B.乳糖 C.淀粉 D.甘露醇 E.硫酸钙 20.反映难溶性固体药物吸收的体外指标主 要是( ) A.溶出度 B.崩解时限 C.片重差异 D.含量 E.脆碎度
二、多项选择题
35.《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溶出度测定的方法 有( ) A.转篮法 B.浆法 C.小杯法 D.循环法 E.崩解法 36.需作崩解度检查的片剂是( ) A.普通压制片 B.肠溶衣片 C.糖衣片 D.口含片 E.缓控释片 37.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是( ) A.糖粉 B.喷雾干燥乳糖 C.可压性淀粉 D.微晶纤维素 E.糊精
一、单项/最佳选择题
21.粉末直接压片时,具有稀释、黏合、崩解作用的 辅料是( ) A.淀粉 B.糖粉 C.氢氧化铝 D.糊精 E.微晶纤维素 22.下面关于崩解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浆既有黏合作用又有崩解作用 B.制备片剂都必须加入崩解剂 C.主药含量在0.1g以下的片剂应加崩解剂 D.加入崩解剂可加快片剂的溶出 E.崩解剂应在压片前加入
一、单项/最佳选择题
13.关于片剂的包衣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药物在胃肠道释放速率 B.促进药物在胃肠内迅速崩解 C.包隔离层是形成不透水的障碍层,防止水分 浸入片心 D.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 E.肠溶衣可保护药物免受胃酸或胃酶的破坏 14.《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泡腾片的崩解时 限为( )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E.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