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元宵节美术教案
【篇一: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活动教案
活动目的: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活动准备:
1、橡皮泥。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
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对,今天是元宵节,你们高兴吗?为了庆祝元宵节,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
二、元宵的来历。
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
1、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
2、元宵节人们有什么习俗?(吃元宵、挂灯笼等)
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讲述:元宵的来历。
三、说说元宵。
1、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等)元宵这么漂亮,你想不想也来做元宵呀?
2、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四、制作元宵。
1、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
呆会儿看谁做得多。
2、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五、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快乐恰恰恰“时间。
请各位小朋友吃元宵。
老师统计好个数,给小朋友盛元宵。
(老师动员做的多的小朋友让给做的少的小朋友。
)
七、吃元宵。
刚才你做了多少元宵,现在就可以吃多少元宵。
八、教师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在一起渡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们不但知道了元宵节吃元宵,还知道了怎样去做元宵。
【篇二:大班社会活动元宵节教案】
大班社会活动—元宵节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感知元宵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感受节日快乐的氛围和对节日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元宵节的来历”视频;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3 、彩泥每个幼儿一份;
4 、《卖汤圆》儿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对幼儿说:“今天啊,有几个小朋友来和我们一起过节日,小朋友们认真看看动画片里说的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元宵节
幼儿观看动画片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都看动画片那动画片里讲什么啊?她们过的是什么节?他们是怎样过节的?都有什么活动?
教师请幼儿认真思考大胆回答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猜灯谜
教师依次出示灯谜
(1)“白白胖胖,圆圆溜溜.甜甜五脏,装中间.吃在嘴里,又软又黏”提醒幼儿元宵节有的,让幼儿开动脑筋说出谜底(汤圆)。
教师提示,元宵节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
(2)“什么花天上开?天上开了花,人人笑哈哈。
”(大家来猜猜—烟花)
(3)“一个南瓜,两头儿空,肚里开花放光明,。
有瓜没叶儿,高高挂,照得面前一片红。
”(打一物——灯笼)
(4)“元宵佳节就有它,谜语往它身上藏。
”(打一物——花灯)(5)“正月十五,全家聚,圆桌坐来,圆着吃。
”(打一名词团圆饭)教师可以提示幼儿全家一起开开心心地在吃元宵饭,叫什么饭?引导幼儿说出团圆饭,教师解释团圆的意思,让幼儿知道元宵节可
以一起开开心心吃团圆饭。
3.做汤圆
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彩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不同种类
的汤圆。
让幼儿自己动手做,感受到做汤圆的乐趣。
4.唱儿歌《卖
汤圆》
(1)教师教幼儿学会唱儿歌。
【结束部分】
教师让幼儿收拾好桌上的东西,放会原处,活动结束。
【篇三:中班美术《元宵节真热闹》活动反思】
中班美术《元宵节真热闹》活动反思
中班美术《元宵节真热闹》活动反思
一、充分考虑素材与经验的来源,为绘画活动做好准备。
美术活动《元宵节真热闹》作为今天第二个活动,一方面是第一个
语言活动《花灯谣》的延伸,另一方面也是作为节日教育活动的一
项内容。
考虑到幼儿对于热闹的元宵节的印象不够深刻,缺乏相关
的经验,所以我在第一个活动中就选用了一些元宵节的庆祝图片让
幼儿丰富自己对元宵节的认识。
这对第二节美术活动幼儿作画有所
帮助。
同时在美术活动中我也准备好了“看花灯”的几幅范例图,让幼儿有
机会从简练、生动的线条中感受不同人物的造型,为幼儿作画提供
了示范。
二、把握侧重点进行指导,帮助幼儿学会合理的构图。
本次学习活动的侧重点在于让幼儿学习用夸张的方法画抬头的人,
学习合理的构图,尝试大胆运用色彩搭配。
活动中,首先我让幼儿通过看看说说,循序渐进地感受元宵节有趣
的看花灯活动,从而让幼儿掌握绘画的技巧和人物的特点。
难点在
于这次要画仰望天空的人物,这和一般人物的五官是有所不同的,
特别是头发和眼睛、嘴巴在仰望天空时是相反的。
所以看看说说很
重要,通过看看说说,孩子们都观察出了重点,比如:抬头的人脸
向上仰着,我们可以把五官倒过来画,背面的人看不到脸部表情,
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发型来表现不同的人物。
近的人要画小一点,远的人要画大一点等等。
接着就是教师示范作画了,画图的步骤是:用圆形画头部轮廓——在下方画头发——在中间画眼睛——最上面
画嘴巴——两边画上耳朵。
最后轮到幼儿作画了,我采用了这样的
方法,先让幼儿在美工小纸上画人物,画的好的小朋友再发大的纸,用折纸法确定人物位置,再添画花灯、场景,最后涂色。
作品完成期间,发现抬头的人形象都画对了,没有一个幼儿出现错误,经过提示,孩子们的画中显现出来的人物动态也是千变万化的,有双手插腰看花灯的;有双手高举着看花灯的;有一只手指着花灯
看的,还有牵着妈妈的手看花灯的??和以前的画相比,改变了以往
千篇一律的风格。
看花灯是一个热闹的场景,自然画面的颜色也要
显得很热闹,从孩子们画中可以看出他们是真正理解了这个意义,
他们不仅在人物的衣服上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为花灯涂上了各种
红色,有了火红的感觉,甚至有的幼儿还给画面添上了彩色音符、
彩色气球、彩色彩带。
画面就更显红火了,内容丰富,主题突出。
这次活动的效果让我感到很满意,让幼儿真正学到了很多东西,让
他们了解花灯这种传统民间艺术特色,还让他们知道了人物动态的
画法。
希望今后多举行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让幼儿做过了,也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