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暴利行业揭密一、医药业每个环节都有暴利中国医改在2005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舆论风暴。
2005年,对中国医改的批评,已不仅来自民间和学者,还来自官方。
这表明了中国的医改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制度的不完善、执行力度欠缺、监督不严格,都为医药行业的暴利提供了契机。
没有理由把医药业排除在暴利行业之外。
哈尔宾“550万元”的天价就诊余波尚未平息,深圳120万元的就诊风波又再次传出。
而事实上,经过相关调查组对上述两事件的审核,都表示医院明显存在着不合理之处。
令人瞠目的惊人暴利1300%据业内人士披露,抗生素是当前医药市场的“暴利之最”,通常利润率为20倍。
抗生素大多售价较高,但成本十分低廉,单价数十元甚至上百元的药品成本往往只有几元钱。
而企业在向医院或医药公司销售的时候,回扣、返利一般都高于30%,有些医生拿回扣的数目惊人,一些重点科室的重点医生每月仅拿药品回扣就超过万元。
以头孢三代为例,其市场零售价是170元一针,药厂给地区销售商的价格是12元。
仅为零售价的1/14。
高达1300%的暴利是这样分配的:每针零售价170元的抗生素类药品,医院得到66元,医生回扣35元左右,增值税16元,药厂12元,维护医院关系,每支产品需要10元,经销商5元,其他协调费用5元,医药代表提成10几元。
这里面利益最大的是医院和医生,分别占40%和20%。
这样,一种药从生产到患者手里至少要经过6~9个环节,而中间商则不计其数。
罗红霉素出厂价为6元,市场上骤升为26元;心脏支架在香港仅为300美元,内地医院里却升了10倍多,达三四万元。
济南一位曾介入心脏手术器械销售的李先生曾向媒体提供了一份他给某医院供货的价格表:如果使用国产普通支架,一套包含11种器械的产品,出厂价仅为8598元,经销商却以近3倍的价格2.3万元卖给了医院,医院加价15%后卖给患者,此时的价格已高达2.6万元。
层层都有暴利从最初生产企业的药品,到批发商、医院、药店,每过一关都会层层加价。
以至于到最终的消费者手上时,药品的价格已抬高几倍,甚至是数十倍。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再来看医药,暴利仍然惊人。
暴利的根源在什么地方?药品回扣。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回扣的空间之所以大,在于药品定价“虚高”。
据业内人士透露,药厂在向物价局申报成本时,会巧立名目将各种各样的莫须有的费用摊在里面,蒙混过关。
还有的在申报成本时,先把物价局有关人员进行收买。
这样,本来10元的成本报30元,甚至再高都没有问题。
北京某医院的医生说,现在医院就成了暴利的代名词。
这是因为,医院是一个流通终端,即药品、器械等都由医院购买后,再让消费者来买单。
这一系列的环节都在加利,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
二、殡葬业超级暴利难以终结曾经有家属对殡仪馆的评价是“发死人财”,这话听起来也许不好听,但事实上,这个道理是大家公认的。
虽然199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中规定“殡葬设施”要审批,对“殡葬设备和殡葬用品”提出3个“禁止”,允许对有关火化机、运尸车等殡葬设备和骨灰盒、石料等殡葬用品的生产销售通过市场调节。
在一定程度上给暴利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连同生者的悲哀,殡仪馆都化成了钱。
没有人会否认这个行业存在巨大的暴利,而且殡仪馆的钱赚得非常坦然。
因为他们知道,在悲哀的生者面前,极少或者从没有人和他们计较。
正是抓住这种心理,殡葬业的暴利之高,让人难以想象。
1000%的超级利润殡葬收费到底该收多少?这是大多数老百姓都不知道的。
这个特殊的行业,正是利用了人们的心理和感情因素,因此即使很多人知道这个行业存在暴利,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也很少有人和殡仪馆发生争执。
正是这一背景下,给殡葬的暴利埋下了伏笔。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暴利的环节。
以骨灰盒为例,一个普通的骨灰盒,价格最低的400元左右,最高的1~2万元不等,样式繁多。
而实际上,一个低档的骨灰盒成本也就是几十元,骨灰盒的利润能够达到1000%~2000%。
一位患者的家庭说,即使最普通的骨灰盒,只是换一种形式都能收取更高的费用。
而且他们还会问家属,要好一些的还是差一些的?这种方式让家属其实感觉非常不舒服。
如果买差的,就好象意味着对死者都不孝顺,只好多花钱买所谓好一些的,明知道他们会多赚钱。
这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逝者还需要购买的是衣服、火化、墓地等,每一个环节都会有着惊人的暴利。
据调查,一个最低标准的火化殡葬需花费3000元,高则上万元。
一个最低标准的陵园土葬需花费7000元左右,高则20万左右。
以银川市某大型陵园墓地为例,最低价格为3980元,最高则达到11.8万元。
以天津殡仪馆火化费用为例,按每次火化费用680元、每年火化1500次计算,一年就能收入100多万元。
一台日本进口的最先进的火化设备,价格在80万元左右,包括占地、安装等费用,引进安装一台高级火化炉大概需要100万元。
资金回收率是非常之高的。
事实上,大多数逝者家属在购买殡葬用品时很少计较价格,而这正是导致殡葬用品价格虚高的一个因素。
再加上殡葬内容名目繁多,因此成为殡葬消费中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一种普遍现象。
垄断支撑暴利垄断,是这个产业成为暴利的最大诱因。
也正因为如此的暴利,民间资本很难进入。
尽管名义上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但真正进入实质操作阶段,民政部门并不情愿开闸。
因为这意味着“肥水”流入外人田了。
正是由于殡葬产业的特殊性,及其民政部门的垄断性,暴利似乎是名正言顺的。
垄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个产业不择手段捞钱的升级。
目前这个产业的审批制度改革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殡葬改革的需要,这也为殡葬业谋求暴利提供了空间。
一些地方对丧葬用品、殡葬设备的生产销售,仍然利用行政审批手段进行限制,对殡葬用地、设施也是层层审批,设置垄断堡垒,形成了谁有权谁得利的局面。
再加上逝者家属正处于悲哀心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必然会形成暴利。
三、美容产业美丽给别人暴利给自己中国的美容业是个自行发展的产业,还没有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的范畴,且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管理机构。
而除经营者充分“利用”了消费者自身对美容的需要及从众心理以外,美容业行规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产业间不正当竞争、价格体系不透明、哄抬价格等都给经营者有很多空子可钻。
而市场急剧放大的需求效应,又契合了美容产业的增长要素,这也是美容暴利的基础。
皮肤基础护理580元、七日消斑600元、立体绣眉980元、全年光子嫩夫套装3600元等等,报纸上这样的美容介绍到处都是。
尽管如此高的价位,但并没有让爱美的女士望而却步。
美容业是超过房地产、IT发展速度的产业,是一个蕴藏巨大商机并且以15%的速度增长的产业。
在收集2005年十大暴力产业中,我们把不容忽视的美容服务业归纳进来。
美容化妆品价格虚高前不久,笔者曾在一家美容院做过一次绣眉,因为笔者的朋友和这家美容院的老板私交颇深,自然给打了折扣,最后成交价(5折)380元。
而这个价格和实际产品的价格相差数十倍,自然高昂的服务价格包含在里面了。
某美容院的负责人曾表示,目前国内很多美容院的护理产品,提供的都是一条龙“专业线”供货。
据悉,产品从不对外公开宣传,那么成分、质量、价格当然也就存在着一定的隐蔽性。
甚至连美容院的美容师都毫不知情。
看来美容产业的暴利是来自产品的巨额利润。
以某一品牌护肤配套产品为例,该产品的实际价格只有300元。
但到美容院后,这个产品的使用权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人,而是至少为20~30个人分别使用,每人次的消费价格则为100元。
假如该产品为15个人使用,最终折合成购买价格是1500元。
是实际价格的5倍,可见其暴利惊人。
男人的“面子”更有暴利就在女士美容方兴未艾之际,男士的美容悄然兴起。
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这样的城市,很多都市白领一族的男士们开始频频光顾美容院。
而这个群体的崛起,又给美容业带来了更多获利空间。
据一位经常光顾美容院的先生讲,他们这个群体有一定的消费能力,而且在工作当中经常有一些重要的场合。
现在,很多人把形象看得尤为重要,花些钱在美容方面消费很值。
这位男士说,与女士不同的是,男士美容更看重品牌,其消费价格平均高于女士。
另据一位商场化妆品专柜的售货员说,现在男士买化妆品价格最低都是百元起价,甚至几百元以上,男士和女士相比在这方面的消费数量少但价格高,讲求的是品质。
美容院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他们的暴利比单纯的化妆品还要高许多。
根据《2004中国美容年度报告》的数据,最近两年中国涉足美容消费的人数已达3亿多人次,城镇人口月平均美容消费已达29.33元,全国城镇美容业年产值为1680.4亿元。
该《报告》指出,美容业将成为继房地产、汽车、旅游、电子通讯之后我国居民的“第五大消费热点”。
这说明,美容产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仍然占据消费主流。
四、宠物医院暴利愈演愈烈宠物医院之所以成为暴利,是因为市场需求大。
而且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饲养宠物的家庭会越来越多,且饲养方式已经从早期的初级阶段向成熟阶段发展。
即宠物的饲养向国际品种、宠物的医疗保健等方面延伸,这无疑为宠物医院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空间。
即从单纯的医疗,到宠物的美容、保健扩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在家庭中地位也越来越高,这是饲养人愿意支付宠物医疗的另一因素。
2005年9月17日,朋友家的一只小猫不慎从6楼阳台上掉到了一楼草坪上。
朋友见状,急将爱猫送往附近的宠物医院。
住院10天,居然花掉2000多元。
朋友说,花再多的钱也得治,其中的消费完全凭宠物医院说了算。
因为不知道这些动物用药是否和人使用的相同,所以其中的价格就任人宰割。
比如人服用的药物,在医院或药店有可以参照的价格,但动物用药并没有明显参照价格。
说白了,就是拿人服用的药品给动物治疗,那价格也要高出几倍甚至数十倍。
药品利润300%王小姐经常带自己心爱的狗去宠物医院检查、打疫苗、驱虫、吸氧……据王小姐介绍,狗患感冒、消化、呼吸等常见病医治费每次就要上百元。
据悉,在北京市一家宠物医院里,所有的宠物医疗项目如外科手术、注射、防疫都有明码标价。
外伤处理80~300元/次/只,静脉注射30元/次/只,腹腔穿刺20元/次/只,卵巢摘除手术150~300元/次/只……目前,宠物医院给宠物使用的感冒药很多都是人用的。
在药房不到2元的药品,到了宠物医院摇身一变成了特效药,售价竟涨到100多元。
另外,国产宠物防疫针的最低批发价格仅为5元,但宠物医院的标价却高达60元。
据此,粗略估计宠物医疗行业的利润已远超300%。
除去平时的一些小病小灾,宠物还要定期打疫苗,一般5年期的疫苗每针要70元左右,利润空间非常大。
宠物医院暴利不会减弱据悉,目前北京市仅宠物狗的数量已经达到100余万只,一年花在宠物身上的钱就有5亿元人民币,其中相当一部分花在了给小狗小猫们的“求医问药”上。
当笔者就这一数据向北京市保护小动物协会求证时,工作人员称,北京市宠物狗确实已达100余万只,但北京人一年花在宠物身上的钱已经远远不止“5亿”这个数字。